(一) 感知理解讲述对象
情境表演讲述的凭借物是观看表演,并引导儿童讲述表演。
1. 介绍角色、场景,引起儿童兴趣
情境讲述开始时,教师用富有表情和吸引力的语言揭示内容,介绍场景、角色和主演者,以引起儿童观察表演的兴趣,并提醒儿童仔细观看表演者的表情、动作,记住表演内容,以便在观看后进行讲述。
2. 观看表演
为了使全体儿童都看清楚表演,表演者要面向全体,速度适中。可以完整表演,也可以分段表演。
为了给儿童有一个初步的总的印象,一般在表演过程中先组织儿童观看完整的表演,但因情境表演有一瞬即逝的特点,故还需要分段表演,便于儿童观察、记忆,然后再完整地表演,以巩固印象。有时也可以先分段表演,再完整地表演。如何安排表演,应根据教材内容、活动目标和班级实际水平而定,不能强求一律。
教师还要根据表演的内容启发性提问,帮助儿童理解表演内容,提问要有顺序,一般按地点、角色、事件及结果进行提问,也可以从角色的动作、对话及心理活动变化的角度提问,还可从情节的发展上提问。总之,提问不仅要有顺序,还要紧扣主题,富于启发性,能引导儿童通过观察表演,产生相关的情绪记忆和运动记忆。
(二) 儿童运用已有的经验讲述表演内容
教师应在儿童看完表演之后,引导儿童采用自由地组合或个别方式,运用已有的经验进行讲述。教师应借助于提问,提醒儿童要围绕感知理解的表演进行讲述。也就是说,将观察到的动作,按顺序组织讲述内容,这样既使儿童容易接受,又使儿童的思维得到合乎逻辑的训练。
第一次完整表演后的提问可以笼统些,以启发儿童主要讲述初次观察的印象,不强求有顺序的回答。
第二次分段表演后的提问,是为了让儿童逐段细致地描述细节、人物对话及心理活动。因此,应针对情境表演的具体情节提出问题,不仅引导儿童回忆观察所获得的印象,还要求儿童运用新词(或同义词、近义词)恰当地描述表演情节,以提高儿童选词造句的能力,使儿童生动活泼地讲述。总之,儿童观看表演后,根据教师提问的思路,头脑中会产生联想,回忆表演的内容并能用完整连贯的语言讲述出来。讲述时可以分组结伴讲述,也可以请个别儿童在集体面前讲述,让儿童互相倾听,开展自评和互评。
(三) 引进新的讲述经验
儿童自由讲述表演内容后,教师可根据主要情节的线索提问,让儿童产生联想,然后再次观看表演;也可作示范讲述,由教师或儿童按表演顺序,连贯地示范讲述整个表演内容,让儿童了解新的讲述思路。
由于表演是一瞬即逝的活动过程,不像图片那样长时间不变地呈现在儿童眼前,儿童观看表演后的讲述,带有回忆性质。因此,教师可用提问、插话的方法引导儿童的讲述思路。讲述中碰到重点、难点,或因为没有记住某些细节而遗漏时,教师可以重复表演这一小段,让儿童仔细观察后再进行讲述。
(四) 巩固迁移新的讲述经验
让儿童根据老师的要求更换角色、场景或事件,用上述类似的讲述经验作迁移讲述。例如情境表演的内容如适合全体儿童表演的,可把全体儿童每两三人编为一组,分别扮演角色,做情境表演游戏,也可由教师解说,全体儿童按角色的动作进行对话。
情境讲述除了上述的由教师设计动作,指导儿童表演的形式外,也可以让儿童自编自演。一般来说,儿童经历多次情境讲述后,产生了模仿和表演的兴趣,并且有一定的表演能力,教师应该给儿童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儿童在情境中自己设想角色的对话、行动,通过自编表演动作来发展情节,完善表演内容。
此外,组织儿童进行即兴表演,也是一种情境讲述的形式。教师引导儿童把日常生活中或在电视、电影里看到的感兴趣的事情,通过眼神、表情和形体动作,自编自演。这种形式不受条件限制,不需事先排练,他们会感到格外亲切,便于提高儿童的表演和讲述能力。
总之,要使全班儿童都有表演、观察和讲述的机会,以提高情境讲述的效果。情境表演讲述要求儿童一定要记住表演的内容,在教师的启发提问下,展开回忆、想象,并用完整而连贯的语言描述出表演的情节内容、心理活动及对话等,从而提高儿童的记忆力、思维力、讲述能力和表演能力。
活动设计
情境讲述:慌慌张张的莎莎(大班)
活动目标:
1. 学习用恰当的词汇讲述莎莎的动作、表情和心理活动。
2. 能结合情境表演,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创造性地讲述莎莎迟到的原因。
3. 懂得做事要有条理,为上小学做准备。
活动准备:(www.daowen.com)
情境表演,丰富幼儿上小学前的相关经验。
活动过程:
一、与幼儿谈话,引入主题,感知理解讲述对象。
1. 教师与幼儿谈话:小朋友们就快要上小学,成为一名小学生了。你想上小学吗?为什么?有个刚上小学一年级的小朋友叫莎莎,我们一起来看看关于她的故事。
2. 幼儿观看情境表演:《慌慌张张的莎莎》。
二、幼儿围绕讲述内容交谈,教师逐个进行指导。
1. 幼儿观看第一段情境表演并讲述。
(1)幼儿观看并思考:莎莎做了哪些事情?她是怎样做的?
(2)幼儿分组讨论并完整讲述。
3. 幼儿观看第二段情境表演并讲述。
(1)幼儿观看并思考:接下来发生了什么事情?莎莎和妈妈之间会说些什么?
(2)幼儿分组讨论并完整讲述。
三、引进新的讲述经验。
1. 引导幼儿思考并讲述:怎样做就能避免上学前慌慌张张?可以先作好哪些准备?
2. 引导幼儿思考并讲述:莎莎在上学出门前收拾书包合适吗?应该什么时间收拾?她还有
哪些事没有做?为什么?妈妈没让她做完再去上学?迟到有什么不好?莎莎为什么会迟到?她该怎么做?
四、巩固迁移新的讲述经验
幼儿相互讲述:假如我是小学生。
幼儿表演:我是小学生。
附讲述参考: 《慌慌张张的莎莎》
“莎莎,快起来!起来,穿衣服了!”妈妈对莎莎喊。莎莎醒过来,可她不想起床,还想再躺一会儿。
“莎莎,起来!再晚就来不及了!”妈妈又高声喊起来。莎莎没办法,只好起来。先穿袜子,一看,袜子不见了。“我的袜子在哪里?”莎莎喊起来。妈妈和莎莎一起找。椅子上——没有。地上——没有,沙发上——还是没有。妈妈抱起被子一抖,啊呀!找到了,就在被窝里呀。
该穿鞋子了。可是鞋子在哪儿呢?桌子下面——没有,床底下——也没有。“在窗台上呢!”妈妈生气地喊起来。莎莎就这样慌慌张张地找袜子、找鞋子、找衣服,不停地找。
妈妈着急地喊:“快走!再不走,就要迟到了!”“不行!我的书包还没收拾呢!”莎莎慌了神,手忙脚乱地收拾起来。书本、作业簿、铅笔盒……莎莎找一样往书包里塞一样,慌慌张张拿上书包。
“妈妈!我还没吃早饭!”“带上面包和牛奶,快走吧!”妈妈一边看手表,一边喊。莎莎跟着妈妈出了门。一边走,一边啃面包、喝牛奶。她忽然想起来,自己还没刷牙、洗脸呢。可她看见妈妈一脸生气的样子,什么话也不敢讲。“每天早上,都是这么慌慌张张的!”妈妈生气地对莎莎说。莎莎听见远处传来上课的铃声,她的心慌得“怦怦”乱跳。“糟糕!今天又迟到了。”“你知道为什么你每天都这么慌慌张张吗?”妈妈问莎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