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活动准备指南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活动准备指南

更新时间:2025-0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分析应重难点明确,详略分明,讲述的难度相应降低,并且避免讲述时平均用力或出现前松后紧的现象,有利于提高教学活动的效果。总之,事先设计问题是为了使看图讲述能达到预定效果,但在活动过程中不要死扣准备好的问题,而应根据儿童回答的具体情况,灵活掌握。

(一) 看图讲述活动内容的选择及准备

看图讲述所使用的材料主要是图片(它可以是印刷出版的图画,也可以由教师自己构思制作;可以是半成品的边讲边勾画的图画,还可以是儿童画成的图片),教师选怎样的图片内容让儿童讲述,对儿童讲述能力的发展和讲述水平的提高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在选择图片时应注意以下三点要求。

1. 内容上的要求

内容是否具有教育意义:对儿童的情感、能力、知识、健康等方面应具有教育意义。

主题是否健康:主题应符合时代要求,有利于促进儿童健康成长。

2. 艺术上的要求

表现形式是否具有艺术性:图片中的角色(人物、动物)形象鲜明、特征明显突出,背景简单,结构布局匀称,情节一目了然,色彩鲜艳而协调,篇幅大小合适(一般单幅图为全开或对开纸,多幅图为四开纸,也可使用一幅固定的背景图,其余角色采用立体活动的插入或贴绒教具)。

3. 年龄上的要求

小班:主题明确,线索单一,角色不宜太多。画面大,画面中角色的动作、神态、表情明显,背景简单,色彩鲜艳,主要突出角色特征。图片的篇幅少,一般为1~2幅。

中班:主题明确,线索较复杂,前后图片之间有一定联系,角色较小班略为增多,形象突出,有一定的动作和表情,能从图片中了解角色的心理活动。中班可选用多幅图,但不宜超过4幅,前后图片之间有一定联系。

大班:主题鲜明、生动,图片与图片之间有一定的衔接,画面内容能为儿童提供想象的空间,角色的心理活动能从画面中反映出来,能根据图片中的内容激发儿童联想画面以外的线索,使儿童通过观察分析讲出画面上各个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大班可用多幅图,但不宜超过6幅。也可使用立体(活动)教具讲述,还可让大班儿童进行排图讲述。

(二) 分析图片的内容

选择图片后,教师要仔细观察和熟悉图片内容,并进行认真分析。

1. 理解图片的内容,分析主题

教师首先要仔细观察画面中的时间、地点、情节(人与人、人与事、人和环境间的关系)。其次,根据人物和角色之间的动态,构想角色会说些什么,想些什么;在理解图片内容的基础上,再找出主题思想。

2. 分析讲述图片的重点、难点

在确定主题和讲述范围的基础上,教师要分析哪方面表现主题,在情节发展中起关键作用,对这样的重点图引导儿童讲深讲透一些。分析哪些图是一般的,一般图也应分析确定要讲清什么,哪些可以一笔带过,然后根据主次分配好每幅画讲述的时间。分析应重难点明确,详略分明,讲述的难度相应降低,并且避免讲述时平均用力或出现前松后紧的现象,有利于提高教学活动的效果。

3. 分析讲述中需要掌握的词句(www.daowen.com)

在分析图片内容的同时,还要考虑引导观察和讲述图片时,对儿童语言培养上应提出什么新的要求。例如,使用哪些儿童已掌握的词汇和句式,应引进哪些新词和句式,在促进儿童表达方面有何新的要求等,这样才能通过每次的看图讲述,不断提高儿童使用语言的能力。

(三) 设计提问

看图讲述教学的主要部分是教师的启发提问,提问的目的是引导儿童仔细观察图片,并用恰当的语言表达图片的内容。问题提得是否恰当,直接影响儿童的讲述质量,因此教师应在分析图片内容的基础上,重点设计提问:先问什么,再问什么,怎么问,都要有充分的准备。

设计提问时必须注意以下四点。

1. 提问要围绕主题,突出重点

提问要紧扣主题,不需要与主题无关的提问。有的图片内容,需要讲清时间、地点、天气等。因此,“这是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天气怎么样?”这一类提问就十分必要。有的图片内容应直接提与图片主题相关的环境、人物的问题,有的图片内容则应针对人物的动态、语言提问。

2. 提问要有顺序

教师应根据一定的线索,如画面景物的远近、人物出现的先后、事件发生的前后来确定提问的顺序,引导儿童有目的、有顺序地观察图片。比如,可以按照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远到近的空间顺序,也可按事件发生的时间顺序来观察图片。一般来说,提问的顺序是从整体到局部,从主要情节到次要情节,从具体(从人物形象到动作)到抽象(人物的内心活动)。一个问题与另一个问题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下一个问题往往是上一个问题的发展,每个问题都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3. 提问要有启发性

儿童观察图片一般比较粗略,容易看到外部明显的动作、表情,而对内容的内在联系不够注意,这将影响儿童对图片内容的表达。所以,教师提出的问题必须有启发性,以调动儿童的积极思维,加深幼儿对图片的理解。有时也可在图片出示前提出启发性问题,让儿童都能根据图中所提供的线索和自己的生活经验积极开动脑筋,或者开展讨论,充分表达自己的见解。教师应避免提那些包含答案在内的选择性问题。这样的暗示性的提问,儿童只是机械地回答“是”或“不是”,而不用动脑,对思维和语言发展没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4. 不同年龄班,提问的要求应不同

对小班的提问应具体明确(如图上有什么、是什么等),儿童看了图能够回答。具体的小问题一个个地问,启发儿童讲述图中人和事物的名称以及角色的主要特征、动态和简短的对话。

在中班,逐渐增加旨在要求儿童对图片内容进行简单描述的提问(如是什么样、怎样做等),帮助儿童讲清图中人以及事物之间的关系,鼓励儿童用不同的词语描述图中同样的人或事物。

在大班,教师可提几个连续性的问题,也可设计一些较概括的主要问题(如为什么、说明了什么等),还可提一些与图片内容有必然联系但在图片上没表现出来的事物,让儿童思考和回答。

总之,事先设计问题是为了使看图讲述能达到预定效果,但在活动过程中不要死扣准备好的问题,而应根据儿童回答的具体情况,灵活掌握。

常用提问类型一览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