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指导:重要理论及实践(第三版)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指导:重要理论及实践(第三版)

时间:2023-08-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斯金纳把言语看成是一种行为,认为儿童习得言语行为就像老鼠按门阀形成操作性条件反射一样,即儿童语言的获得是通过食物或成人的言语声音、手势等的强化而习得的。乔姆斯基学说的最重要的根据是:语言是一个复杂得令语言学家都感到头痛的系统,但是,儿童只要没有严重的语言学习障碍,却可以在四五年的时间里获得它。乔姆斯基学说重视儿童学习语言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能够解释行为主义所不能解释的一些现象。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指导:重要理论及实践(第三版)

(一) 环境理论

环境理论以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和两种信号系统的学说、华生行为主义学说为理论基础,强调后天学习对语言获得的决定性影响。根据语言获得观点强调的侧重点不同,又可分为模仿说、强化说和中介说三种。

1. 模仿说

这是由阿尔波特(F. Allport, 1924)率先提出的关于儿童语言获得机制的最早理论。他认为,儿童学习语言是对成人语言的模仿,儿童的语言是成人语言的简单翻版。后来的社会学习理论代表人物班杜拉(Bandura, 1977)认为,婴儿主要是通过对各种社会语言模式的观察学习(即模仿学习)而获得语言的,其中大部分是在没有强化的条件下进行的。

哈里斯和哈赛默(Harris & Hassemer, 1972)对模仿在儿童语言获得过程中的作用进行了比较研究,证实婴儿言语活动中有模仿成分。怀特赫斯基(Whitehurst, 1975)等人对传统的“模仿说”进行了改造,并进一步提出了“选择性模仿”的新概念,认为儿童对成人语言的模仿是有所创造、有所选择的。儿童在获得语言的过程中往往把示范句的语法结构应用于新的情景以表达新的内容,或将模仿获得的结构重新组合成新的结构。这样,便产生了儿童自己的话语。这种选择性模仿把临摹因素和创造因素结合在一起。

我国林崇德、庞丽娟等人认为,在儿童获得语言的过程中有各种类型的模仿在起作用,而不仅是直接模仿(观察模仿)或选择性模仿单独作用所能承担的。概括起来,在儿童语言获得过程中相继有四种类型的模仿行为:(1)即时的、完全的“临摹”;(2)即时的、不完全的“临摹”;(3)延迟模仿(有变形或创造性因素);(4)选择性模仿(可以按照示范句的语法结构、功能在新情景中表达新的内容)。即时性模仿一般在语言发展的最初时期起主要作用,但随后便被延迟模仿所替代。这两种模仿在2岁前发挥着重要作用,之后,选择性模仿占据了主导地位,它使儿童能迅速地掌握和运用大量语言材料和基本语法规则。

2. 强化说

强化说以刺激—反应论和模仿说为基础,无论是巴甫洛夫还是斯金纳(B. F. Skinner)都认为,语言的获得就是条件反射的建立,而“强化”在这一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儿童正是通过不断的强化学会语言的。

斯金纳把言语看成是一种行为,认为儿童习得言语行为就像老鼠按门阀形成操作性条件反射一样,即儿童语言的获得是通过食物或成人的言语声音、手势等的强化而习得的。他特别强调“强化依随”(即紧跟在言语行为之后的强化的刺激)在儿童语言获得过程中的决定作用。当儿童与成人相互作用时,儿童作出的言语行为(如说出一个词)如果得到成人的鼓励和奖赏(赞许、微笑等)后就能保持和加强,并逐步形成语言习惯;如果得不到成人的鼓励和奖赏或受到成人的惩罚(气愤或不高兴),他就会回避这种言语反应并逐渐消退。

3. 中介说

中介说又称传递说,在行为主义传统的“刺激—反应”链条中,又增加了“传递性刺激”和“传递性反应”的中介。斯塔茨认为,一个词或一句话都可以具有刺激的性质,可以诱发出条件反应。这种隐含的反应又可以成为刺激,引起新的反应,这样一系列的刺激和反应构成了中介体系。这种中介体系说明了刺激和反应的传递性。

模仿和强化的确在儿童语言发展中起着不小的作用,我国的朱曼殊、许政援等心理学家在自己的研究中,也都证明了这一点。但是,儿童的语言发展却存在着许多不能用模仿和强化解释的现象:

第一,语言单位和语言的结构规则是有限的,但是,由这些单位和规则所组成的话语却是无限的。例如,米勒对英语中20个词组合成的句子数目作了一个保守估计,其数目为1020,一个人仅仅去听所有这些句子就要花费估计比地球年龄大1000倍的时间。因此,话语的无限性,从根本上决定了儿童所学会的话语不可能都有模仿的蓝本,也不可能都得到成人的强化。

第二,有些不合成人语言的现象,成人并没有提供模仿的蓝本,更不会有意地去强化,但是儿童却讲出了这样的话语,甚至会顽固地保持一段时间。

第三,有许多语言现象,即使成人经常向儿童提供,并反复强化,儿童也不一定能够获得。

第四,许多研究发现,父母亲比较重视儿童话语意义的表达,但对儿童所使用的语言形式则比较宽容。例如,很少见到成人去刻意纠正儿童的语言“错误”。

这些现象的存在,说明环境理论有着明显的缺陷。最根本的原因是,环境理论否定了儿童获得语言过程中的主动性和创造力。因此,自从20世纪50年代乔姆斯基语言学兴起之后,行为主义理论受到了严厉的批评。

(二) 先天决定理论

先天决定理论和环境理论完全相反,它强调人的先天语言能力,强调遗传因素对儿童语言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其内部较有影响的两大理论是乔姆斯基(и. Chomsky)的“LAD理论”和伦内伯格(E. H. Lenneberg)的自然成熟说。

1. “LAD理论”(转换生成说)

“LAD理论”(转换生成说),又称“先天语言能力学说”,是由乔姆斯基在其《句法结构》一书中提出的一种语言理论。他认为:(1)语言是利用规则去理解和创造的,而不是通过模仿和强化得来的。(2)语法是生成的。婴儿先天具有一种普遍语法,语言获得过程就是由普遍语法向个别语法转化的过程。这一转化过程是通过先天语言获得装置(Language Acquisition Device,简称LAD)的复杂加工而得,不是后天学习的结果。(3)每一句子都有其深层和表层结构。句子的深层结构(语义)通过转换规则而变为表层结构(语音等),从而被感知和传达。

乔姆斯基学说的最重要的根据是:语言是一个复杂得令语言学家都感到头痛的系统,但是,儿童只要没有严重的语言学习障碍,却可以在四五年的时间里获得它。这种神奇的语言学习能力,是成人所远远比不上的。成年人学习外语,有好的老师和教材,有掌握了一种语言的基础和经验,条件比儿童优越得多。但是成人花费了大量的精力和时间,学习外语的水平却不怎么理想。面对这种强烈的反差,不能不说儿童“是自然界特别制造的小机器,是专为学语言而设计的”。这个小机器具有先天的语言学习能力。

乔姆斯基学说重视儿童学习语言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能够解释行为主义所不能解释的一些现象。因此,是一种新奇而有价值的学说。但是,这一学说也有明显的不足:

第一,儿童是否具有一种如乔姆斯基所说的那种先天语言获得机制,还是一个无法验证的假说。

第二,过于轻视后天语言环境的作用。通过研究成人同儿童交际的语言特点,发现儿童语言的发展同成人与其交际的语言成正相关。成人在同儿童进行交谈时,语言较为规范,而且其语言水平比儿童当时的语言水平略高,起着“导之以先路”的作用。(www.daowen.com)

第三,儿童学习语言的过程,也并非如乔姆斯基所说的那样轻松容易。儿童学话的过程十分艰巨,不仅有大量的失误,而且花费的学习时数也非常可观。儿童在早期的人生历程中,几乎是“全脱产”学习语言。而且,所谓在四五年内就能学会一种语言的说法,也颇轻率,因为四五岁儿童并不能运用语言进行较好的交际,离“熟练运用语言进行交际和思维”的水平,还有相当大的差距。

1970~1977年美国“人工野孩”吉妮(Genie)的个案研究公布以后,乔姆斯基对其理论做了补充,提出作为语言获得基础的这种先天机制,后天必须及时地暴露于语言的刺激下而被激活,否则就会失败。这样,其理论显得更为合理。

2.自然成熟说

自然成熟说是由伦内伯格提出的一种儿童语言发展的理论。

伦内伯格先天决定论的基本思想是把儿童的语言发展看成是受发音器官和大脑等神经机能制约的自然成熟过程。伴随年龄的增长,儿童的发音器官和大脑的神经机能逐渐成长发育。当和语言有关的生理机能成熟到一定的状态时,只要受到适当外界条件的激活,就能使潜在的与语言相关的生理机能转变为实际的语言能力,所以儿童语言能力的获得是由先天遗传因素决定的。伦内伯格还指出在儿童发育期间,语言能力开始时是受大脑右半球支配,以后逐渐从右半球转移到左半球,最后才形成左半球的语言优势(左侧化)。

先天主义理论可以解释语言获得过程中的许多现象,自然成熟学说可以解释诸如成人与儿童之间语言学习能力的差异等问题。但先天主义理论也有其缺陷。很多方面还没有足够的事实证明。总的说来,先天决定论考虑到了儿童自身的内化因素——遗传因素,但同时,由于和后天决定论背道而驰,明显忽略了环境和学习对儿童语言获得的重要影响。

(三) 环境和主体相互作用论

以皮亚杰为代表的认知学派,在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之外又提出了由其相互作用产生的一个语言赖以依托的第三者认知结构,提出了先天与后天相互作用论。

1. 认知相互作用论

认知相互作用论从认知结构的发展来说明语言发展,认为认知结构是语言发展的基础,语言结构随着认知结构的发展而发展,儿童的语言结构具有创造性。儿童的语言能力仅仅是大脑一般认知能力的一个方面,即许多符号功能中的一种,而认知结构的形成和发展既非环境所强加、也非人脑先天具有,而是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对此,该学派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证。

(1) 从个体的发展来看,语言出现于1.5岁左右,而研究表明在此之前就已经有了感知运动智慧,这是一种建立在感知觉基础之上的“动作化思维”,逻辑的产生先于语言,所以并不需要语言的帮助。

(2) 皮亚杰的合作研究者辛克莱对5~8岁儿童的运算阶段和语言阶段之间的关系的研究表明,仅仅通过语言的训练掌握一定的表达方法,并不能保证逻辑运算结构的获得与发展,是智力运算促进了语言的发展而非相反。

(3) 奥立彤和佛斯等人对聋哑儿童、盲童与正常儿童的比较研究证明:聋哑儿童虽没有语言,但有思维,仍经历着同正常儿童一样的发展阶段,只是晚一两年;盲童和正常儿童相比,其进行同样的思维作业要比正常儿童延迟三四年或更多年。他们之间的差别主要在于先天盲童的感知运动图式,从一开始就受到了妨碍,一般的协调动作进行得缓慢,而他们在语言方面的发展并不足以补偿这种缺陷,由此可见,认知结构的发展早于并制约着语言的发展。

皮亚杰认为,“语言依赖于思维”,“某种字词与短语出现于言语中,必须是在儿童掌握了相应的认知规则之后”。皮亚杰举例说,只有儿童在最终认识到藏匿起来的东西并未消失这一点时,他才可能开始谈论不在眼前显示的东西。

皮亚杰学派从主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来说明儿童认知能力和语言能力的发展,但过分强调认知发展是语言发展的基础,而忽视语言发展对认知发展的反作用以及社会交往与儿童语言发展的关系,不免带有片面性。同时,该理论也没有完全解释清楚语言发生的复杂过程和其中的错综关系。

2. 社会相互作用论

20世纪70年代后,以布鲁纳、鲁利亚及班杜拉为代表的一些心理学家特别重视儿童和成人的交往在儿童语言获得中的作用,他们认为儿童和成人的语言交流时语言获得的决定性因素。如果从小剥夺儿童和成人的交往及相应的语言交流,儿童就不可能学会说话。目前发现的一些与野兽生活在一起的人类儿童都没有人类的语言,甚至后来精心教习他们也无济于事。这些儿童就是由于出生后就脱离了人类社会,而很难通过后天的教育来习得语言。

社会相互作用论的主要观点在于强调语言环境和对儿童的语言输入的作用,不过,语言环境和语言输入在儿童语言获得中究竟起多大作用、如何起作用,目前还没有结论。

我国学者、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何克抗在前三大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儿童语言发展理论——语觉论。该理论主要内容如下。

(1) 语言涉及语音、语法和语义。儿童语言的发展靠先天遗传的只是语觉(从一般听觉系统中独立出来的语义感知觉系统)能力,即对语音和语义的感受与辨识的能力,而非全部言语能力。

(2) 由于除了语音、语义的感受与辨识能力以外的言语能力,如词性识别和词组构成分析等语法方面的能力,需要在后天通过学习才能获得,儿童在后天仍需要有一段教育与学习过程才能更有效、更深入地掌握某种语言。

(3) 在伦内伯格儿童语言发展的关键期(也称语言发展的敏感期)基础上作出一条“儿童语觉敏感度曲线”。如图所示。

从图中不难看出,“语觉敏感度曲线”比伦内伯格的“语言发展关键期”(2~12岁)的描述更为翔实。儿童语言发展的关键期不是呈现水平状态的,儿童语言获得的最佳敏感期是在8岁以前,从9岁以后开始下降,到12岁下降到1/2左右,到14岁则下降到1/10左右,已经进入了儿童语言发展的末期,而且在8~12岁的学龄阶段,他们的语觉敏感度随年岁增加而迅速下降。

综上所述,语言获得的各种理论均有一定的合理性,但也存在不同的缺陷。事实表明,学前儿童语言获得的过程是一个多种因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复杂的动态系统,遗传、环境、认知和社会经验在儿童语言获得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到目前为止,关于儿童语言在语音、语义、语法等方面发展的精确模式,研究者并没有得出一致的结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