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学前儿童语言发展的因素及教育指导(第三版)

学前儿童语言发展的因素及教育指导(第三版)

时间:2023-08-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稳定、温馨的家庭环境也是保证儿童口语能力发展的物质基础。在这里,儿童正式开始了规范、系统、科学的语言训练,为学前儿童进入小学学习书面语言打下了基础。因此,对学前儿童进行语言教育显得尤为关键。在这种偏颇思想的影响下,儿童的语言教育很难与儿童全面发展的目标保持一致。

学前儿童语言发展的因素及教育指导(第三版)

语言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高级神经活动形式,是人类相互交往的工具,也是人表达自己内心世界、思维的一种工具,它在人的心理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人掌握并运用语言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语言的发展不仅需要一个相当复杂及漫长的过程,而且还要具备一定的条件。

(一) 遗传素质

1. 正常的发音器官

语言的发音首先要有正常的发音器官,包括喉、声带、咽、舌、唇、齿、腭等结构。要求这些结构完整,具有正常的功能,否则会出现口吃、口齿不清等语言障碍

2. 正常的听觉功能

正常的听觉是语言发展的保证。儿童在发出第一个有意义的词之前已经能够听懂很多语句,所以说,言语的吸收总是先于言语表达,言语理解总是先于言语的产生。语言的发育依赖于听力,只有先接受外界语言的刺激,个体才会做出相应的应激反应,逐渐产生语言。如果听力出现障碍,就不会感受到声音,也就无从学习说话。听力在言语活动中还起着监督的作用,它能协调舌和咽腔活动的相互联系,从而保障说话的流畅性和发音的准确性。如果听觉减弱的话,就不能够听清正确的发音,也就不能区分错误的发音,会出现言语的不清晰,因此儿童要学会准确发音,一定要有良好的听力。

3. 正常的智力发展

儿童语言的发展还必须有赖于一个健全的大脑。大脑是语言活动的中枢所在,人的语言经过视觉器官和听觉器官感知后输入中枢,经中枢分析处理后,再经神经传出支配外周发音器官进行言语的口头表达。如果大脑受到损伤,儿童就不能正确地处理接收到的语言信息,会出现偏听、误听、误解等现象,自然也就不能正确地进行言语的表达,进而影响到儿童与他人进行言语交流,使儿童的语言发展出现各种不同类型的言语障碍。

发音器官、听觉、大脑这三个环节是保证语言发育的先决条件,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导致语言或言语的障碍。

(二) 语言环境

环境能决定语言潜力能开发到何种程度。如果一个环境充满了说话声,这种语言环境就能刺激幼儿在早期便开始学习语言,并能伴随孩子成长的整个过程,不断提高其语言学习的能力。

1. 亲子环境

儿童最先接触的环境就是家庭,父母是儿童语言学习的启蒙者。从宝宝一出生,父母就必须常常与宝宝说话,让他从小就接触“有声音”的环境、感受声音。幼儿的语言发展是通过不断模仿、练习获得的,语言的发展与环境所提供的信息刺激量的多少有关,接受外界信息刺激多的孩子,其语言发展就快于其他儿童,所以父母不妨让宝宝多接触不同的人、事、物,如超市购物、逛公园、探望朋友⋯⋯通过扩展其生活圈,进而将各种事物、动作介绍给他、教他模仿,为语言表达提供素材。当孩子稍稍具备语言表达能力时,父母须专心倾听孩子说话,耐心回答他的疑问,并鼓励他继续表达。父母要提供一个安全的环境,让宝宝去摸、去探索、去操作他所看到的东西,这对语言的发展有很大的帮助。教幼儿说话时,要以孩子的兴趣、喜好为中心,不可强迫他说些较生涩的语句。在跟孩子说话时,应放慢速度,跟随宝宝的步调,句子尽量简单。此外,每句话要留给孩子轮流说话的机会,增强他说话的能力。在家庭中,父母对儿童语言发展的影响是不可低估的,父母经常陪孩子说话、做游戏,带着他们认识周围世界,这些活动大大增进了父母与儿童之间的感情,使儿童有安全感。稳定、温馨的家庭环境也是保证儿童口语能力发展的物质基础。

资料(www.daowen.com)

令儿童感到温暖、舒心、依恋的家庭环境应该是:

1. 不在孩子面前吵架;2. 对家务和工作有责任感;3. 不对孩子失信和撒谎,说话要算数;4. 父母之间相互谦让;5. 关心孩子,亲密无间;6. 孩子的小朋友到家中做客,要真心欢迎;7. 对孩子要有耐心,不能忽冷忽热;8. 家中事务要适当征求孩子的意见,体现家庭民主;9. 节假日多带孩子外出活动;10. 父母知错即改,勇于承认,杜绝家长权威

2. 社区环境

社区是城市建设发展的产物。在这个相对较广阔的环境里,儿童可以感受到更多的人文环境所带来的信息,与更多的人进行言语交流,形成最初的个体与群体的概念。在和人们广泛的接触之中促进了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所谓亲社会行为,通常指对他人有益或对社会有积极影响的行为,包括分享、合作、助人、安慰、捐赠等。在这个较大的社会群体中,儿童开始逐渐感受到集体的力量,出现了较为丰富的情绪情感,形成了最初的道德判断标准。这一系列的变化都成为儿童语言发展的强大基础。

3. 幼儿园环境

现代家庭中,独生子女日益增多,儿童从小缺少游戏伙伴,家庭给予儿童知识的灌输毕竟不成系统。所以,3岁左右儿童就可以进幼儿园继续接受正规的学前教育。在幼儿园,有教师系统、认真、成套的教学计划;有很多不同年龄的孩子做伴,一起学习、生活、游戏。幼儿园给儿童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语言学习的场所,儿童可以在这里充分发挥自己的所学,并且可以得到老师耐心、细致的指导和充满鼓励的微笑。在幼儿园里,教师为儿童提供真实而丰富的语用情境,创设可以帮助他们操作运用多种语言交流行为的交往情境。例如,在专门的语言教育活动中,让儿童学习不同的语用情境里如何运用相应的语言交流方式来与人交往。比如,谈话活动中儿童学习如何倾听他人的语言,并采用合适的内容和语言形式与他人交谈;讲述活动中儿童学习怎样在集体面前比较清楚地叙述个人的看法;文学活动中儿童侧重理解和使用叙事性的语言表达方式;语言游戏要求儿童使用敏捷应变的语言;早期阅读活动给儿童接触书面语言的机会等等。在这里,儿童正式开始了规范、系统、科学的语言训练,为学前儿童进入小学学习书面语言打下了基础。

(三) 语言教育

学前儿童的语言学习与发展,是人的一生中语言发展与运用的关键时期。幼儿只有具备了一定的语言素质,才能表达思想,获取知识,才谈得上今后的全面发展。因此,对学前儿童进行语言教育显得尤为关键。

在教育的这个环节中,首先影响语言教育的就是教育观念,即如何看待学前儿童的语言教育,明确语言教育的指导思想是什么。在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下,我国实施了计划生育这一基本国策,大部分家庭都只有一个孩子,父母望子成龙心切,而幼儿园又迫于社会和家庭的压力,在教育上出现了功利化的思想倾向。在这种偏颇思想的影响下,儿童的语言教育很难与儿童全面发展的目标保持一致。所以,明确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定位,切实把握语言教育的指导思想,把语言教育与儿童发展紧密联系起来,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教育活动科学、稳步地发展。其次,教育方式是落实教育指导思想的关键。现阶段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出现了成人化、小学化、无序化的状态,给语言教育带来了很大的弊病。在家长殷切的期望之下,在入幼儿园之前就教孩子识字、吟诗,使儿童机械识记,以成人的标准去要求儿童。在幼儿园,有些教师为了迎合家长望子成龙的心,将小学部分内容提前到幼儿园大班使用,把教学重心放在教幼儿识字方面,忽视幼儿的口语表达。或者在语言教育中体现不出教学内容的有序性,无一定计划与目标,有的是即兴发挥,有的是年年照搬,不去注入新的内容、新的方法,不能利用幼教的研究新成果。有的教师在语言教育中缺乏创造性,不能在课堂上灵活机动地处理突发问题,一切按部就班,不能因势利导。以上这些在语言教育活动中出现的处理不当的问题都会影响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开展。

由此可见,要想搞好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既要有先进的理论为指导,还要有实事求是的态度,不断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严格贯彻落实的恒心。通过理论指导实践,利用实践反思、完善理论的循环过程,达到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最佳效果。

(四) 认知发展

认知是人类个体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过程。学前儿童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依赖于自身的动作,依靠语言表述。学前期儿童正处在动作思维向具体形象思维转化的阶段,儿童逐渐能够将语言形式和语言内容加以区别。例如,学习“笔”这个词时,儿童逐渐能够理解“笔”不仅指自己手中的画笔,而且可以表示一类。随着儿童对客观世界的探索,认知得到了迅速发展,儿童开始对一些抽象的、复杂的语言有了比较准确的理解和运用。例如,在长期语言经验积累的基础上,儿童能够理解“碰”这个词,在“妈妈在街上碰到爷爷”这句话中表示“遇见”。因此,在学前儿童语言发展过程中,认知发展水平是基础。语言的发展随认知的发展而发展,反过来,语言又可以作为认知发展的重要手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