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特点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特点

更新时间:2025-0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学前儿童的语言教育必须切实把握儿童的发展特点,关注其兴趣、需要和认知发展等。学前儿童的语言教育主要渗透在以下三个环节。因此,我们可以利用学前儿童对游戏的高度热情进行语言教育。只要给儿童提供一个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严格按照儿童语言学习特点进行引导,学前儿童的语言教育是很容易取得成功的。此外,教师是儿童语言教育的主力军,幼儿园是语言教育的主阵地。在教育主体全员性的作用下,学前儿童语言的发展将十分迅速。

学前儿童语言的获得是一个相对复杂的过程。作为一个新生个体,学前儿童对于语言刺激所产生的一系列言语反应都遵循着一定的规律。学前儿童的语言教育必须切实把握儿童的发展特点,关注其兴趣、需要和认知发展等。同时,语言作为学前儿童课程中的一个领域,有其独特的教育功能,作为教育者必须正确认识儿童学习语言的特殊规律。

(一)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渗透性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渗透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学前儿童语言学习的过程是一个在社会生活中不断积累、潜移默化的过程。儿童刚开始接收到多方面的语言信息时好像还处于懵懂、无序的状态,其实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已经开始发展语言能力,往往在家长们的惊喜中才发觉孩子语言的进步。其二,儿童处于具体形象思维和直觉行动思维阶段,语言的理解与产生都离不开现实的情景。充分利用儿童一日生活的每一个环节提供广泛的语言学习的机会符合儿童言语行为的特点。学前儿童的语言教育主要渗透在以下三个环节。

1. 渗透在日常生活中的语言教育

日常生活中的语言交往是儿童进行语言交流、建立友好同伴关系最自然的方式,可以帮助学前儿童自然地面对不同的场合,恰当地运用语言进行言语和情感的交流。在日常生活中对儿童进行的语言教育具有相对的隐蔽性,在“模糊”了学习目的之后,可以让儿童减轻压力,在轻松自然的氛围下获得进步。例如,在实际生活中,教儿童运用礼貌用语;仔细倾听、接收正确的语言信息;对售货员准确表达自己的意图等等。

2. 渗透在游戏活动中的语言教育

游戏是儿童最有效的学习手段。爱玩、会玩是儿童的天性。儿童可以在游戏中获得愉快体验,在游戏中充分发挥想象力,获得满足感。因此,我们可以利用学前儿童对游戏的高度热情进行语言教育。将语言学习的内容渗透在各种游戏活动之中,可以让学前儿童在愉快的气氛中不知不觉地达到学习的目的。例如,在角色游戏中,让儿童通过语言进行协商,分配角色;在创造性游戏中,儿童拥有广泛的空间,可以利用游戏材料进行语言的构思与表达,用语言协调与同伴之间的冲突;在体育游戏中,语言是儿童准确把握游戏规则关键

3. 渗透在其他领域中的语言教育

其他领域的教育活动与语言教育始终交叉在一起,它们相互支撑、相互促进。儿童在其他领域的教育活动中丰富了谈话和讲述的内容,在各种教育活动中接触了大量的新鲜事物,通过多种形式的观察和操作,增强了儿童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更加明确了事物之间的联系,可以通过亲身体验运用语言正确表达自己对事物的认识。

不同领域的活动各有其特点,在培养目标上各有侧重。但是,不管是哪一个领域的活动,都离不开语言的交流,这就为渗透语言教育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平台。例如科学活动中,我们可以逐步发展儿童抽象的逻辑思维和言语的严密性,培养儿童在科学活动中总结性谈话的能力,通过语言和其他方式向他人表达、传递自己对客观事物的认知与感受,告知自己观察的结果,提出疑问,讲述自己在科学探索中的发现等。美术活动,儿童对于这个有色、有形的活动非常感兴趣,教师可以请儿童用语言解释作品的内容,并说明在完成作品的过程中自己的构思和如此构思的原因,把美术活动与发展儿童的口语表达能力有机地结合起来。在文学欣赏和音乐欣赏中,教师可以请儿童用语言描述自己对作品的感受,给儿童创造一个想象的空间和说话的语境,儿童可以凭借自己对作品的感受和理解,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创编内容。

事实上,在对儿童的培养过程中,我们很难将某一领域孤立起来单独进行教育。各领域间都是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的。我们不能为强调语言教育而忽视其他领域的教育,同时也不能在其他领域活动中将语言教育排除在外。

(二)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易行性(www.daowen.com)

学前儿童语言是在成人不断的影响下,在环境的刺激下,在儿童对语言刺激表现出的敏感性和主动性中迅速发展起来的。只要给儿童提供一个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严格按照儿童语言学习特点进行引导,学前儿童的语言教育是很容易取得成功的。

1. 教育对象的主动性

出生的头几年是口语生理机能成熟最为迅速的时期,也是口语发展的最佳期。儿童在这一时期对语言表现出的敏感性和主动性为语言教育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契机。例如,婴儿出生不到10天就能分辨言语的声音和其他声音;2岁以后就能成段成段地模仿成人的语言,喜欢识记各种语言符号,这一时期儿童能主动地倾听,对语言表达有强烈的愿望。因此,教师和家长应该抓住这个语言学习的最佳时机,充分利用儿童的积极性,因势利导进行教育,就能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 教育主体的全员性

学前儿童语言的学习是一个与周围语言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儿童在不同的情境中、和不同的人能获得不同的语言经验。此外,教师是儿童语言教育的主力军,幼儿园是语言教育的主阵地。家长也逐渐意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开始积极储备语言教育的知识,注意环境对儿童语言发展的影响,利用成人对儿童的榜样作用来促进儿童语言的发展。在科技不断进步的今天,人们都已经意识到了教育的重要性,开始以积极的心态关注、引导儿童。在教育主体全员性的作用下,学前儿童语言的发展将十分迅速。

3. 教育内容的广泛性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的变化日新月异,每天给儿童提供的知识也是种类繁多,儿童眼中的世界是个充满神秘色彩的奇妙的世界。各个领域、各种新鲜的事物,都充分刺激了儿童的求知欲,可以让他们在知识的海洋里畅游。在家庭里,《十万个为什么》成为父母育儿必备;在幼儿园,全面、系统的知识保证了儿童循序渐进的发展。但是,不管对哪种知识的探索都需要语言作为交流的媒介,在知识的海洋里,儿童可以大胆尝试各种表达的方式,获取丰富的语言经验。所以,广泛的学习内容也是学前儿童语言发展的必要保证。

4. 教育形式的多样性

学前儿童作为一个特殊群体,他们的学习方式也不可能是单一的。我们要充分考虑儿童学习的特点,以满足他们发展需要的方式进行语言教育。儿童自身语言发展的特点和语言的学科特点决定了学前儿童语言活动形式多样的组织模式,例如游戏、户外活动、集体教学、分组讨论、个别指导等等。针对不同的内容采用不同的教育形式,让儿童保持对教育活动的新鲜感和热情是进行语言教育活动的先决条件。

(三)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积累性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过程就是帮助儿童积累口头语言经验的过程,即让儿童在语言运用中逐渐获得听得懂、记得住、想得出、说得好的经验和习惯。教育者必须充分利用周围的语言学习环境,激发儿童语言学习的兴趣,创造言语互动交流的机会,多看、多听、多想、多记、多说。在语言学习的关键期积累尽可能多的语言经验,为日后的语言学习奠定基础。事实上,进入小学以后很多儿童突出的语言成绩都源于早期的语言经验的积累。所以,无论教师还是家长,不仅要注重新的语言经验的学习,还要关注儿童对新旧经验的融会贯通,将学前儿童的语言教育作为一个长期的、复杂的、积累的过程来看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