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活动指导第三版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活动指导第三版

时间:2023-08-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我们只有不断学习,积极吸收当前世界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新思潮、新观念,勇于探索、敢于创新,不断完善教育观念,才能真正促进学前儿童语言的发展。在这里,简单介绍几种现阶段对学前儿童语言教育颇具影响力的教育观,便于大家较全面地认识语言教育。学前儿童语言教育便是引导幼儿积极地与语言及其相关信息进行相互作用的过程。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活动指导第三版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不断发生着变化。为了向社会输送合格的、具有时代感的新社会人才,教育必须具有超前性,人们的教育观念也必须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我们只有不断学习,积极吸收当前世界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新思潮、新观念,勇于探索、敢于创新,不断完善教育观念,才能真正促进学前儿童语言的发展。在这里,简单介绍几种现阶段对学前儿童语言教育颇具影响力的教育观,便于大家较全面地认识语言教育。

(一) 完整教育观

在学前儿童语言教育中树立完整语言教育观念,就是强调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目标应当是完整的,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内容应当是全面的、完整的;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活动应当是真实的、形式多样的交流情境。

1.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目标应该是完整的

把听、说、读、写等方面的情感态度,认知和能力的发展,作为儿童语言教育的完整目标,即培训幼儿听、说能力,良好的听、说行为习惯,以及早期阅读和书写的技能。

2.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内容应该是完整的

语言教育的内容,既要引导幼儿学习口头语言,也要学习书面语言;既要幼儿理解和运用日常生活用语,也要引导幼儿学习文学语言。也就是说,把幼儿语言教育中的“语”和“文”融为一个整体,而不是分为割裂的两个部分。

3.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活动的过程应该是真实的、形式多样的

完整语言教育观强调教育活动的真实性,即教师在组织活动时应着眼于创设真实的双向交流情境,使语言教育活动的过程成为教师与幼儿共同建设的、积极互动的过程。因为,儿童的语言必须在一定的情境中使用才能真正得到发展和体现。

语言教育提倡以教师和儿童共同参与的活动作为语言教育的基本形式,活动的形式应该多样化。教师要为幼儿提供动脑、动口、动手的生活环境和学习材料,使幼儿成为主动的学习者。在专门的语言教育活动、日常语言教育活动中,随时随地开展语言教育活动,展现给儿童一个完整的、真实的语言学习环境。

(二) 整合教育观

整合的语言教育观念是指把儿童语言学习看成一个整合的系统,充分意识到儿童语言发展与其他智能、情感等方面发展是整合一体的关系。在教学中,表现为语言教育目标的整合,语言教育内容的整合,语言教育方式的整合。

正常婴儿先天就具备语言器官,获得了学习语言的所有内部条件,提供了语言发展的物质基础。但是,能不能很好地来利用,促进其发展,取决于后天的教育,而语言发展的最佳期是在婴幼儿阶段。因此,发展婴幼儿语言能力是学前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而发展幼儿语言能力,不能仅限于语言教育活动中,我们要树立整合教育观,把语言领域目标渗透到各个领域中,渗透到日常生活中、人际交往中、游戏中、认知活动中、体育活动中。把语言教育融入到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在家庭中、社会中、幼儿园集体活动中,引导孩子多听、多说、多看、多练,在运用与交往中发展孩子的语言。

1. 语言教育目标的整合

整合的语言教育目标是指既要促进儿童的情感、能力和知识的发展,还要促进语言在相关的其他领域的发展。把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目标放入儿童整体发展之中去考虑,使语言教育目标成为以促进儿童语言发展为主线,同时促进儿童其他方面发展的整合的目标体系。

2. 语言教育内容的整合(www.daowen.com)

学前儿童语言的发展是儿童个体发展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选择语言教育内容时,应立足于儿童的发展,考虑学习内容与儿童发展之间的整体适应性,满足儿童发展的多元化,使语言教育立体化。因此,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内容应该体现社会知识、认知知识和语言知识的整合。

3. 语言教育方式的整合

学前儿童的语言教育可以抓住有利时机,随时随地来进行。以各种方式的活动来组织语言教育内容,通过专门的语言教育活动和与其他活动结合的语言教育活动,激发多种因素促进儿童与外界多变环境和刺激的相互作用,在主动探索中满足儿童运用语言与人、事、物交往的需要,在整合的语言教育环境中获得语言和其他方面的共同发展。

(三) 活动教育观

活动教育观是指以活动的形式来组织学前儿童语言教育过程,帮助学前儿童学习语言。强调教师和儿童共同参与的活动作为语言教育的基本形式,强调引导学前儿童在生动活泼的操作实践中动脑、动口、动手,从而使其成为主动的语言学习者。

1. 提供学前儿童充分操作语言的机会

儿童的语言发展也是通过儿童个体与外界环境中与各种语言和非语言材料交互作用得以逐步获得的。儿童发展需要外界环境中的人、事、物的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是由成人灌输去强迫儿童接受的,而是在没有压力、非强迫的状态下,儿童通过自身积极与之相互作用而主动获得的。学前儿童语言教育便是引导幼儿积极地与语言及其相关信息进行相互作用的过程。

2. 通过多种形式的操作,促进儿童语言的发展

儿童语言的发展有赖于认知的发展,而认知的发展主要依靠儿童自身的动作。儿童正处在动作思维向具体形象思维发展的阶段,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主要依赖于自身的各种操作活动,通过动手、动脑和手脑并用的操作来发生与环境的交互作用。在亲身体验中增强儿童语言操作的积极性,获得愉快体验。在对操作材料的探索中激发学习的内在兴趣和动机,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真正实现以活动的形式促进儿童语言的发展。

3. 要注意发挥学前儿童在活动中的主体作用和教师在活动中的主导作用

所谓学前儿童的主体地位,是指在活动组织设计时充分考虑内容与形式适应幼儿发展水平和需要;学前儿童在活动过程中始终有积极的动机、浓厚的兴趣和主动的参与精神,而不是被动的消极的受教者;活动为每个参与者提供适合他们发展特点与需要的环境条件。

教师在儿童活动中从旁引导,扮演着促进儿童积极参与、良性发展的角色。教师在语言活动中的主导作用表现为:在活动开始之前,为儿童创设良好的语言教育环境、准备充分的语言材料;在活动过程中,教师运用提示、提问、示范、暗示等方法,指导学前儿童正确操作材料,根据儿童不同的特点,因材施教,帮助他们找到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顺利完成学习任务;在活动结束时,教师要及时点评,总结学前儿童活动的成果。对学前儿童的活动提出新的要求,使儿童明确更高的目标,为下个环节的活动奠定基础。

[1] 周兢主编:《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

[2] 周兢主编:《学前儿童语言教育》, 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