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快速融入社区!20个技巧帮你互联网平民创业

快速融入社区!20个技巧帮你互联网平民创业

时间:2023-08-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或者,因为它人数少一点,被人们称作“社群”也行。当然了,在解决这两个问题之前,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基础问题需要解决,那就是:如何选择社群?有用的原则放到哪里都有可能适用,为了回答“我是否应该加入这个社群?”反过来,什么是这个社群绝对不能容忍的?什么是在这个社群里会被鄙视甚至唾弃的?进而,融入社群的方式就异常清楚了:在社群认同的价值观方向上迅速成长。

快速融入社区!20个技巧帮你互联网平民创业

1995年6月底一个烈日炎炎的中午,李笑来从一所三流大学毕业了。扛着个小包走在省会城市的中央大街上,心里无限失落、无限迷茫。许多年后,想起那个中午,我不禁乐了,那时心里想的是“我怎么在这个社会找到一个属于自己的位置”,肯定迷茫啊!肯定失落啊!压根就不可能找到满意答案啊!

因为“社会”是个太大太广的概念!后来我才明白,其实,只要在一个“社区”甚至“社群”里混好,就已经不错了——我在写作课里反复强调的“具体具体再具体”的原则,用在这里也毫无违和感。你生活的小区,是一个社区,哪怕只不过是一个胡同而已,那里面也有很多人。你工作的单位,是一个社区,无论大小,里面除了你之外也绝对不止两三个人,甚至有可能过万人。工作之外,你的朋友圈,也是一个社区,普遍来看怎么也有三五百人。

不求“混得最好”,哪怕“退而求其次”都很不错。不是朋友里混得最好的,但肯定不能是最差的;不是小区里混得最好的,但肯定不能是最差的;不是工作单位里混得最好的,但肯定不能是最差的……即便是这样的状态也已经相当不错了,不是吗?

互联网刚刚起步的时候,有很多“论坛”,也是社区。刚开始的时候基本上都是“兴趣社区”——虽然当时大家都是在那里玩,并且所有人都以为自己在玩,然而,许多年过去之后,很多人惊讶地发现,即便是在这样一个“看起来没正经”的地方,也有混得好的也有混得差的。到最后,那一批在互联网上搭建社区、维护社区的人都成了“站长”——你可能不知道的是,互联网崛起的过程中,很多当年的所谓“草根站长”后来都成了大人物。

移动互联网刚刚起步的时候,微信以后来居上的姿态占领了整个互联网。微信里没有“论坛”,但,有另外一个新时代的替代物,“微信群”——这也是社区啊!或者,因为它人数少一点,被人们称作“社群”也行。再一次,绝大多数人就是玩玩而已,结果呢?结果和上一次一样,很多认真创建社群、维护社群的“群主”们,又悄悄地做成了大事,大到已经上市的拼多多,小到正在崛起的轻客,都是从“微信群群主”做起的。

2015年的时候,我见到“剽悍一只猫”,相谈甚欢。然后,我就给了他一个建议:

一定要重视社群!

这一转眼五年过去了,他已经成了国内最懂社群的人之一,你所听说的很多社群,背后都有可能有他的身影——他现在是很多社群的高级顾问。2020年,微信视频号内测的时候,由微信视频号头部创作者构成的“竹园”社群,他也是顾问之一,主要任务就是在群里发红包,哈哈。

如何创建一个社群,如何维护好一个社群,甚至,如何从一开始就想明白且设计清楚一个可以长期持续的社群,是个非常复杂且庞大的话题,一万字两万字写不清楚。尤其,它是个非常依赖“群主特性”以及非常依赖“实践发展”的工程,所以,“教育”是不起作用的,只有“教练”才管用。

然而,在这里,对平民来说更为重要的是:

——只有把这两个问题解决掉,才有未来“有可能自建社群”的可能性。

当然了,在解决这两个问题之前,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基础问题需要解决,那就是:

如何选择社群?

因为加入社群常常是有“排他”属性的——主要并不是因为社群之间各有不同,而是因为你作为一个正常人时间精力有限,而时间也好精力也罢,都是“排他性资源”,你用它做这个就不能同时干那个,反之亦然。

有用的原则放到哪里都有可能适用,为了回答“我是否应该加入这个社群?”这个问题,你只需要问你自己一个问题就行了,一个在哪儿都可能需要反复问的问题:

它的长期价值是什么?

这个问题的答案将帮助你权衡你是否应该加入某个社群,就这么简单。在我做过的一次调查问卷中,我们发现“加入BOX定投践行群”的理由之中,比重最高的就是,“它是个培养长期主义者的地方”。

加入一个社群之后,无论是免费的还是付费的,抑或就是你的邻居群,你的亲属群,你的工作群,你的同学群,都一样,你要琢磨的第一个问题,也是最重要的问题就是:

这个社群的价值观是什么?

没有价值观的社群首先是不值得加入的,并且,就算加入了,没多久它也会自动“冷清”下去,变成死群。所以,只要是“值得你加入”“值得你投入”的社群,必然是有价值观的,并且,也恰恰是因为你自己认同那个价值观你才会留在那里,否则,别说单位群了,连家属群都有可能退群,不是吗?更何况是免费群或者是付费群?

所谓的“价值观”无非就是“什么比什么更重要”而已。在这个社群里,什么被认为是更重要的?什么是更受到认同的?反过来,什么是这个社群绝对不能容忍的?什么是在这个社群里会被鄙视甚至唾弃的?——于是,你就知道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了,是不是?应该做的好好做,不应该做的绝对不能碰,甚至,看到有人做的时候,应该出手制止,不是吗?

进而,融入社群的方式就异常清楚了:(www.daowen.com)

在社群认同的价值观方向上迅速成长。

这就好像在街坊里,你是个懂事的孩子,你是个有礼貌的孩子,你是个孝敬老人的孩子,那么,街坊里就没有人不喜欢你,更不可能讨厌你。这就好像是在小学或者初中,你是个学习好的孩子,那么在异性同学眼里你不是帅就是美,哪怕多年后大家发现审美发生变化之后并不是那么回事儿。这就好像是你在工作岗位上总是能把分内的事做到最好,无论是领导还是同事都会对你敬上三分——至于“能力强情商差所以不断被整”完全是胡说八道,都市传说而已,反正我自己工作这么多年,并没有见到真正的案例——偶尔听到,但仔细观察一下就会发现,都是“被害者的自我幻觉”而已。

在“BOX定投践行群”里,整整一年的时间里,我们强调的价值观非常朴素:

每次线下聚会,人们会偶尔互相问及,你加入多久了?你持有多少BOX?听到对方很早就加入了,听到对方持有很多BOX,当然会想着“佩服佩服”!看到对方容光焕发身材挺拔,就知道对方是在不断践行的人,所以,大家会相互尊称“你是个好践谍啊!”若是听说谁在过去的一年里仅因销售践行群门票就赚了十万以上,那么大家都会围上去仔细倾听对方的分享——谁不想更加进步呢?!

在“社群认同的价值观方向上不断成长”之外,再做一件事儿,你就不仅已经“融入了社群”,更会成为社群的“中坚力量”:

乐于分享

这是我在很多地方都分享过的观察:

第一总是乐于分享,第二总是保守己见。

乐于分享有个巨大的好处,就是因为乐于分享,所以可以听到很多来自不同角度的声音,或是求助,或是质疑……所以,无论在哪个领域里,第一的人常常是反过来的:

“因为乐于分享才逐步变成了第一”——因为乐于分享,所以,此人获得了一个更为全面的堪比“上帝视角”的理解环境

那么第二的人为什么那么优秀却保守己见呢?很尴尬的是,第二很可能远远比第一更聪明——你想啊,他在完全不可能有“上帝视角”的情况下,仅凭自己的悟性就做到了第二,怎么可能笨嘛!第二之所以第二,就是因为缺一个东西:更全面的思考。当然,他自己并不知道。然而,他对自己一路走来的艰辛是感受最为深刻的,所以,他很舍不得把自己辛辛苦苦才搞来的东西哗啦哗啦就都讲给别人听。

这真的是个很有趣的悖论。

然而,它也给了我巨大的启发——从很年轻的时候开始,我就主动把自己变成了乐于分享的人,并且,需要分享的时候,绝对不会藏着掖着,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而我自己,这个原本天资一般,原本条件一般的人,正因为大量分享,所以才有了大量反馈、大量求助,甚至大量质疑——在这些来自各个角度全方位的刺激之下,才变成了很多领域里的第一,实在是太幸运了!

最后有个小补充,就是:

最好实名

——尤其是在“微信互联网”上!许多年前,李笑来从刚开始上网的时候,就用实名——说实话,我身份证上的名字,“笑来”,直接拿出来就像是个笔名或者网名,甚至艺名,但那就是我自己的真实名字。许多年后我回头看,发现当年直接用了实名对自己的帮助非常大——二十年之后人们开始讨论“个人品牌”的时候,我发现按照他们的说法,李笑来已经有了实际上将近二十五年的实战经验!

别在名字里加上乱七八糟的特殊字符,以至于有人想找你的时候竟然不知道咋才能搜索到你;别在名字里加上不属于你的品牌的任何狐假虎威;别取个看起来很酷却实际上跟你完全没有联系的昵称……当然,最不齿的是那种为了增加“曝光量”用美女头像的男生。

——这些都是渣渣才干的事情,好商人不会这样,理由再一次很简单,理由再一次是同一个:

这么做,不可能有任何长期价值!

在此之前,我们学会如何一步一步把自己打造成他人值得信任值得依赖的人,剔除掉自己的讨好型人格,心中有爱,有价值力,有同理心,并且,除了“有所为”之外,你还格外重视“有所不为”,甚至,你是个长期重视锻炼且身体健康的人——等地基打好了,在这样优质的地基上,要盖什么呢?不管盖什么吧,在李笑来看来,“地基”上的“建筑”都有“地板”,而所谓的“地板”就是我们平日里说的“社交”——想想看吧,融入好的社群就是最简单直接粗暴有效的社交,是不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