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虽然不能决定人们怎样想,却能决定人们想什么”。[16]经典传播学的议题设置理论形象地揭示了现代社会中传媒的重要性。传统上的戏曲传播主要是依靠舞台演出及文本发行来实现的。而在今天这个媒介信息时代,单靠舞台演出及文本发行,已难以有效吸引大众。唯以多方借助媒介力量,综合运用多种传播形式,拓展传播渠道,千方百计吸引眼球,方可唤起一定的注意力。青春版《牡丹亭》在传播过程中,显然是深谙此理的,在传播形式和传播渠道的运用和拓展方面,做了积极而有益的尝试。
(1)积极利用海报招贴宣传营造气氛
“宣传是运用各种有意义的符号传播一定的观念,以影响人们的思想,引导人们的行动的一种社会行为。”[17]它的基本职能是传播信息,影响受众,引导行为。海报招贴作为视觉传播的媒介,经过设计者的精心设计,其图文并茂的编排组织能够突出表现信息内容而达到传播信息或其他视觉美的要求,进而树立产品(节目)的良好形象,提高知名度,促进消费。尤其像戏曲类型的传统表演艺术,青年消费者的某些需求可能是处于潜在状态的,若不对其进行刺激,就难以使之产生消费行动。
青春版《牡丹亭》在传播过程中充分利用了海报招贴的信息传播功能,对节目内容、包装、看点、社会反响等进行说明。在各地演出前,首先在演出场所周边和人流众多的场合密集地设置大型海报招贴,借艺术的表现手段塑造形象,在信宿(消费者)和信源(信息内容)之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青春俊俏而又温情脉脉的生旦肖像,配以潇洒遒劲的“牡丹亭”字样,再辅以在两岸三地及海外演出的大事记,亮丽的色彩映射,生动优美的造型,人群中心区的密集呈现,既易引起注意,也易于记忆而形成牢固印象,从而使消费者在心理上被其意念同化。试想,猛一个转身,看到了竖在路边的广告牌:青春版《牡丹亭》,桃花人面,风姿绰约,以及若有如无的裙带飘动、碎步轻移,难免不会让人产生艳羡之情以及欣赏观看的冲动。尤其是在今天这样一个感官化的娱乐消费时代,这些富有青春气息的宣传海报是具有较大感召力的,能够有力地吸引大众走进剧场。
(2)重视专题讲座的预热宣传和引导(www.daowen.com)
专题讲座作为人际传播一种形式,虽然使用范围非常有限,但在某些带有专业学术特征的信息传播方面又具有一定优势。例如,将《牡丹亭》的思想蕴藉及艺术价值充分传达给普通受众,这种具有一定专业学术倾向的信息内容,欲从高次元向大众传播、呈现,以实现文化普及、知识交流、意见反馈等效果,学术讲座因其特殊的人际传播特征,具有较大的渗透性和普及性,能够使得大众传播渠道难以表达的艰深、专业信息得以有效传达。
青春版《牡丹亭》在各地演出前,常借助白先勇本人或各高校中文系资深教授做专题讲演,以加强公众对昆曲和《牡丹亭》的了解。从白先勇先生本人先后于香港中文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上海图书馆、广州中山大学、佛山市图书馆所做的“青春版牡丹亭的文化现象——美西巡演的反响”、“白先勇先生和他的青春版《牡丹亭》”、“古典与现代:从青春版《牡丹亭》的制作方向讲起”、“青春版《牡丹亭》校园巡演反思”、“昆曲之美——从青春版《牡丹亭》讲起”等讲演报告,到北京大学吴小如教授的“《牡丹亭》与中国戏曲”,南京大学王健教授的“人文教育与名剧进校”;北京昆曲研习社朱复先生的“谈谈昆曲《牡丹亭》的欣赏兼及青春版《牡丹亭》的得失”,西安交通大学焦垣生教授的“话说《牡丹亭》”等学术报告,这些专题讲座一方面普及了《牡丹亭》以及相关的戏曲文化知识,另一方面也为青春版《牡丹亭》在该地的节目演出做足了预热宣传。这也足见其前期宣传策划之匠心。
另有媒体新近报道,“青春版《牡丹亭》”的主创人员汪世瑜先生将借助香港城市大学举办为期两个月的“青春版《牡丹亭》的导赏讲座”为契机,与另一著名昆曲表演艺术家与王奉梅老师从《牡丹亭》的“生死恋三讲”——梦中情、人鬼情、人间情,“创作排演青春版《牡丹亭》的始末”,“青春版《牡丹亭》的演出盛况”,“导演青春版《牡丹亭》的心得”,“青春版《牡丹亭》情欲戏的舞台呈现”,“还魂情痴——杜丽娘”,“多情书生——柳梦梅”,“牡丹绿叶——春香和石道姑”,“芸芸众生——杜宝、杜母、胡判官、黄帝、陈最良、小人物的舞台处理”,“舞台调度和场面处理”,“青春版《牡丹亭》演出成功后的思考”等方面,详细剖析青春版《牡丹亭》,并辅之以青春版主要演员俞玖林沈丰英的示范表演。[18]这大有营造“昆曲季节”之势的策划,无疑又将为“青春版《牡丹亭》”的持续火热再注一道劲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