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戏曲史的整理与研究中,虽不能把第二重证据即在一些地方实际尚存在的某个古老剧种称为“地下之材料”,但称为“活”的材料还是可以的。关于程文所称的“1780年前”的那个秦腔,亦即朿先生所称的“前秦腔”,确实还被保留着。本节通过对该剧种的分析,我们也可以看出旧时文献所云之“西秦腔”的一般面貌。
《中国戏曲通史》(张庚、郭汉城主编)〔23〕第3卷中就提到了至今还存在于广东潮汕一带的“西秦戏”,朿文寿先生为此专门做了考察,并与汉调二黄进行了比较研究。
先看西秦戏的简单介绍:
“西秦戏,又名乱弹戏,植根于海丰陆丰两县,流行于粤东和闽南,广州、香港、台湾以及东南亚也有它的足迹。唱腔道白均用中州官话,主要声腔有正线、西皮、二黄以及昆曲、小调,正线是西秦戏本腔,其剧目占全部剧目的三分之二以上,西皮、二黄是后来从皮黄剧中吸收过来的。”〔24〕
朿文寿先生通过实际考察认为,“西秦戏在广东基本完好保存流传300多年,证明陕西秦腔具有广泛的传播力和顽强的生命力。同时,广东西秦戏是全国流传最早,保存最为完好的二黄戏声腔之一,她的存在,对于明末清初陕西秦腔到底是什么声腔,中国戏曲文化发展流向,以及南北戏曲交流、花部兴起等课题研究,都具有‘活化石’的价值与作用。”(以下未注明出处的文字,均来源于作者惠赐已刊稿)
(1)历史悠久。西秦戏记载明末清初已流传广东。仅曾为海丰县的一个镇,现为地级市的汕尾的高贤斋西秦曲馆,始建于清代雍正(1723—1735)年间,留传至建国以后,一个业余演唱组织存活300余年甚是可贵。这也是西秦戏悠久历史的一个实物见证。
(2)名称来源。明、清人积习,简称陕西为西,如西商、西省、西曲、西班等。西秦戏即为陕西秦腔戏曲。名称标志鲜明,流传来路清楚,笔者几次的实地考察中,艺人们皆言前辈代代相传,西秦戏来自陕西,“我们一直尊陕西为祖地”。观看演出剧目,西秦戏唱腔语音以中州韵为主,同时带有明显的陕西方音,基本保持陕西本土二黄至今仍沿用的这一剧种特色。
(3)主调声腔。正线腔是西秦戏的主调声腔。请注意,正线腔的基音,即其定弦(www.daowen.com)
法是“合尺”,今称的“5—2”弦。艺人们说正线腔以“52”定弦是由陕西传来就固有的,而且是正宗、正统的。以“正线”(艺人们俗称为二方)为主,也可转调。
人所共知皮黄戏中以“52”定弦的声腔就是二黄调,陕西前秦腔二黄戏如此,湖北汉戏二黄如此,京剧的二黄也是如此。既然二黄调是秦腔固有的,秦腔产自陕西,那么京剧和湖北汉戏的主调声腔源于陕西,这个道理应该是很清楚的。
(4)保持原貌。西秦戏运用中州声韵并陕西方音唱白;主调以“52”定弦的老二黄声腔为主;常演剧目中如上引《二度梅》、《刘锡训子》、《仁贵回窑》等,以及笔者最近一次考察所观看的《斩郑恩》一剧,其唱调的安排、唱词、场口和人物装扮及脸谱等等都与现存陕西老二黄《斩黄袍》基本全面一致。西秦戏由北方流传到一个与之语言音乐完全不同的粤语地区,单从声腔韵调讲,不可能大量吸收地方成分,否则西秦戏就无法演出。加之地处南海一隅,外地剧种往来较少,相互影响不大,致使陕西秦腔得以在南国粤地基本保持固有风貌,未产生本质变化。
根据朿文寿先生的介绍,西秦戏与现在的秦腔对比后,大不相同。“西秦戏正线慢板(二方)与秦腔慢板迥然不同,而西秦正线另一基本板调平板,则为秦腔所没有,梆子腔最有特色的打击乐器枣木梆子(注:桄桄)在西秦戏里找不到。”
在1959年12月陕西省秦腔演出团在广州与西秦戏艺人有一个座谈记录,这份记录的内容是两个剧种的艺人各自对对方演出的一些看法。西秦戏艺人观看了秦腔《赵氏孤儿》《游西湖》之后,认为“无论在腔调、音乐、表演上,都与西秦戏不同,虽也有个别曲调与西秦戏相近似,但究竟很少。”而西秦戏演出了《回窑》《斩郑恩》后,陕西方面的“青年演员们的反映,也认为(西秦戏与秦腔)毫无共同之处。”陕西秦腔演出团的老艺人们也提出,西秦戏确实不像现在的陕西秦腔,更像他们早年看到的陕西汉调二黄。〔25〕
这应该是一个在文献之外的,应用“二重证据法”分析的实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