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体而言,中国戏曲剧种,其声腔系统自明清流传下来,有所谓四大声腔的归类,即昆腔、高腔、梆子腔和皮黄腔。全国戏曲剧种中,粗略统计,采用皮黄声腔的剧种最多,计有京剧、汉剧等40多个,高腔及昆腔各有30多个,梆子腔约有近30个。〔16〕所以,周贻白先生就称皮黄腔握有中国戏剧的“枢纽”。
所以,探究皮黄声腔的流变,基本可以廓清两个秦腔在历史典籍中记载的不同含义。
关于声腔剧种发生及其流传发展的研究,迄今研究者在许多问题上仍存在着不同的见解和看法,甚至相反的意见都有。一个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当时的社会主流、文人雅士把它称为小道,因此见之于记载的资料就相当匮乏,再加上古人的记载,基本是各说各话,文字上的名词、说法很多,缺少训诂的整理,从而十分费解,其考据、判断又很繁难,最重要的是声腔剧种没能留下来声音资料,也没有曲谱,所以难度相当大。尽管如此,总归还是可以找到一个线索的。
在我们见到的史料中,有关“秦腔”的记载大致有:乱弹腔、秦腔、西秦腔、吹腔、梆子腔、胡琴腔、二黄调等等不下十几个说法,它们分布的区域又几乎遍及全国,在时间和空间上相互叠加,如果我们稍为不慎,就会出现差之毫厘,谬之千里的结果来。
本文仅引述程砚秋杜颖陶二先生在《秦腔源流质疑》一文中的梳理线索做简要评述。
“弋腔和昆腔,是中国戏剧两大干线。”这是程杜二先生开宗明义的观点。在此认识上,程先生他们假设了一个前提,并对之论证。这就是1780年以前的秦腔是一个什么样子?为此,他们征引了严长明《秦云撷英小谱》中记载“小惠”的一段文字:
“演剧始于唐教坊梨园子弟,金元间始有院本。……院本之后演而为曼绰(俗称高腔,在京师称京腔),为弦索。曼绰流于南部,一变为弋阳腔,再变为海盐腔,至明万历后,梁伯龙、魏良辅出,始变为昆山腔。弦索流于北部,安徽人歌之为枞阳腔(今名石牌腔,俗名吹腔),湖广人歌之为襄阳腔(今谓之湖广腔),陕西人歌之为秦腔。秦腔自宋元明以来音皆如此,后复间以弦索,至于燕京及齐晋中州,音虽递改,不过即本土所近者少变之,是秦声与昆曲体固同也。……其中微有不同者,昆曲佐以竹,秦声间以丝。……”〔17〕
究竟这一段早期的论述符合不符合实际呢?程文做了自己的分析(以下将程砚秋杜颖陶著《秦腔源流质疑》简称“程文”):
“这一段文字,自来论者,多以是严氏不负责任的漫谈。早年文人,好作臆说,确是常见的事情,尤其是对于戏曲之类,当时所认为小道也者。不过,即使认为严氏这段文字是随便说的,但其中所举的腔名,如枞阳、襄阳之韵,断乎不会是严氏虚造的罢!还有应该注意的,当时流行的腔调,并不止上文中所举的几种,为什么严氏单选这几个来说?恐怕也并非偶然罢!早年我们对于这段记载,也曾认作荒唐。两年以来,旅行各地,得在见闻中接近了若干种的地方戏剧,以与严文相印证,觉得严氏所说,并不容许忽视,却怪我们一向没去重视他,思索他,当时是太主观了。”〔18〕
程文以其实际考察中所获得的感受,做一定的理性归纳,于是才有了上述对严长明说法的一个新的认识,在这个基点上,程文详细考辨了声腔主干之一弋阳腔的流变,通过观察,明清时期人们记载的有关“秦腔”史迹,就隐含在其中,这一步是相当重要的。
为了看得更清楚一些,我们把严长明总结的演变以图示:
程文还引用了三个明代人对声腔变化的说明,用以补充和佐证严长明看到的情况大体符合实际。
一个是徐文长的《南词叙录》的一段话:(www.daowen.com)
“今唱家称弋阳腔,则出于江西,两京湖广闽广用之;称余姚腔者,出于会稽,常润池太徐用之;称海盐腔者,嘉湖温台用之,惟昆山腔止行于吴中。”
还有一位是王骥德,在《曲律》中他说:
“数十年来,又有弋阳、义乌、青阳、徽州、乐平诸腔之出,今则石台、太平梨园几遍天下,苏州不能与角什之二三。”
所以,程文认为,当时在弋阳腔最盛的时期,在昆腔之外,还存在有“九板十三腔”以及分布各地的几十种杂调。
程文从中提炼出了其中重要的六个:
“十三派腔调之中,更比较重要的有六种:一、弋阳腔(又称高腔);二、安庆梆子腔;三、四平腔;四、宜黄腔(即二黄腔);五、襄阳腔(即西皮腔);六、秦腔。这些都是常用的,其余的腔调,只是偶然相见了。这样的混合班子,向各地发展着,在许多的地方,打下了根基,融合了当地的风格,而成为若干种的地方戏剧。据我们所见到的和知道的,如柳腔、川剧、滇戏、汉剧、湘剧、饶河戏、桂戏、粤剧、祁阳剧、婺剧、徽剧等,就连京剧,都是包括着上述的各种成分的,当然都是属于一个系统。(东南一带,因为我们还未接触,暂不提及。)”〔19〕
由于这些见解是从实际中来,加之程砚秋先生对当时全国各地戏曲剧种情况的熟知,于是程文就有一个基本的判断,断定1780年前西安所流行的秦腔,可能也含有枞阳腔、弋阳腔的成分。这就在声腔流变史中论述了秦腔来源十分复杂,与单一的具有一个声腔系统的后世秦腔不同。
“严长明所叙述的,是1780年前西安戏剧的情况。他所举的腔调,有高腔、海盐、昆山、枞阳(地在安徽,旧属于安庆府)、襄阳、秦腔等;和上述相比,只是多了一个海盐,(但文中道及海盐时,乃是述说变迁,而带叙出来,可以看作额外),还少了一个宜黄,(但因宜黄近似安庆,很多都是安庆包括了宜黄。)此外是互相符合了,那么,是否1780年前,西安所流行的秦腔,实也是混合弋腔的支系,除本位秦腔以外,也还有枞阳弋阳等成分呢?如果有,则严氏的一段叙述,不但不是不负责任的漫谈,而是一段很可珍贵的记载了。”〔20〕
通过对史料的辨析,程文初步得出一个结论:1780年以前的秦腔与今天我们看到的梆子腔系统的秦腔区别很大,也就是说,两种秦腔的存在是客观的,前人众多的说法就是明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