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陕西安康汉调二黄剧种成为国家级非遗名录,传承与保护迫在眉睫

陕西安康汉调二黄剧种成为国家级非遗名录,传承与保护迫在眉睫

时间:2023-08-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006年5月20日,国务院以国发[2006]18号文件,正式公布陕西安康汉调二黄剧种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这就是得以批准的原因和汉调二黄剧种重大文化价值所在。优秀人才的出现,对于安康汉调二黄的保护与传承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大计。

陕西安康汉调二黄剧种成为国家级非遗名录,传承与保护迫在眉睫

有人说:“中国戏曲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这应该不是危言耸听。为了保护民族文化的根须和火种,守护民族精神的家园,维护民族文化主权和国家文化安全,抵御西方强势文化的渗透,我们必须要有强烈的保护意识和紧迫感、使命感

2006年5月20日,国务院以国发[2006]18号文件,正式公布陕西安康汉调二黄剧种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这是建国以来,陕西省首次由国务院确定的重大非物质文化保护工程项目之一,也是全省人民特别是安康人民的荣幸与自豪。在全国数千个项目、几百个剧种中,汉调二黄为什么能脱颖而出,成为第一批、仅518个国务院批准公布的项目之一呢?诚如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副所长、博士生导师、著名戏曲作家刘文峰研究员在《全国戏曲剧种现状调查报告》中所言:陕西(安康)汉调二黄剧种不仅历史悠久,遗产丰富,而且它与国粹京剧的形成与产生,具有重大的历史关联。这就是得以批准的原因和汉调二黄剧种重大文化价值所在。这项由国家确立的文化保护工程的实施,从历史意义讲,保护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陕西多一份功劳,在陕西文化史上必将谱写光辉的一页;从现实意义讲,这一难能可贵的文化品牌,对于研究中国戏曲文化发展走向,提升陕西文化大省的品位与知名度,都有着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

文化,是一个地方最具核心竞争力的无形资产。作为民族文化载体之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精神的结晶,是地域特色的精神体现。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指标。

如何保护和传承汉调二黄,是我们当前面临的重大研究课题。国家把保护传承汉调二黄文化遗产重任交给了陕西,交给了安康,人们翘首期盼项目能够打造成功,这项工作做好了,不负国家和人民赋予的神圣使命,如果做不好,就可能成为历史的罪人。

保护与传承汉调二黄工作,应当坚持科学发展观。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汉调二黄,它不同于物质的有形的文化遗产,它是一种流体艺术,必须施行特殊的科学的保护方法。也就如著名戏曲理论家周传家先生所说,实行“活态保护”〔1〕

为此,笔者提出以下几点,仅供研究参考:

首先,应当恢复汉调二黄学术名称。清代汉调二黄曾称作秦腔,现今已有一个称秦腔的剧种,在陕西,不能有两个都称秦腔的剧种同时存在;目前称汉剧,而汉剧又是湖北省的主要地方剧种,且同为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518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之一。我们提出恢复“汉调二黄”名称,主要基于三个方面的原因:其一、原本就有汉调二黄之称,又未与其他剧种同名;其二、汉调二黄改称汉剧之后,其独特个性和影响力,以及外界对它的重视程度等,皆逐渐减弱,而误会和误解却不断增多,例如1989年陕西文化界刘仕刚先生曾在一篇关于剧团体制改革的文章中就提出:陕北的晋剧、陕南的汉剧都是外来剧种,晋剧应该由山西保存保护、汉剧可回湖北,由他省来保存保护云云。而湖北省一些地方观念特强的人,包括一些只知名称而并不了解来龙去脉的人,说什么湖北民国初年就有了汉剧,陕西建国后才有汉剧,陕西汉剧不是湖北传去的,是哪里传去的?进而寻找一些牵强附会的理由再加一证实等等;其三、所有的教科书、工具书和各类文献典籍、志书集成等,无一不是以“汉调二黄(或簧)”开条设目,此次国务院公布的保护名录仍然标明为汉调二黄而非汉剧。为了避免矛盾和混乱,达到上下统一,左右协调,理所应当由地方政府部门尽快以官方文件形式正式恢复陕西(或安康)汉剧为汉调二黄学术名称。

第二,安康汉剧团是当前汉调二黄剧种唯一的专业团体,1956年曾作为省属国营剧团由安康专署代管。“文革”后期两度提出把县管的安康汉剧团收回安康地区管理。多年来,汉滨区(过去的安康县)为保存这一剧种剧团尽到最大的努力,功不可没。但直到目前,汉调二黄仍然是流行全安康市的大剧种,非一区一县所仅有。把安康汉剧团收归安康市级管理,对于汉调二黄剧种的保留、保护与传承,从地位、影响力及保护力量与条件诸方面,能够加大保障系数,使保护工程取得圆满成功。

第三,汉调二黄传承与保护工作是一项复杂艰巨,费时约十年左右的系统工程。当务之急是迅速启动专项课题研究,制定科学可行的保护方案与保护措施。没有科学的设计蓝图,就不可能有优良的工程效果。抓不住重点要点,只能是事倍功半白费时日。汉调二黄的研究专家和老艺人本来就屈指可数,抓紧利用这些可贵人力资源刻不容缓。从保护工程的重大措施到具体细节,课题组要反复研究论证,力求达到科学合理,切实可行。在较漫长的保护期内,根据不同阶段和变化着的客观形势,制定不同的对策与措施,并按照行政主管部门、专业团体和社会各界随时提交的科目开展论证研究,以保障保护工程进度顺利向前推进,直至全面完成工作任务。

第四,要特别注重人才的保护、培育与引进。人才是宝中之宝。任何领域的竞争,取决于人才数量是否充足、人才结构是否合理、人才的素质是否优良、激发人才积极性和创造性的机制是否建立?对于流体艺术的汉调二黄实行活态保护,首先要保护好传承人。因为中国传统戏曲的传承方式主要是靠口传心授,技艺都藏在艺人身上,人在艺在,人亡艺失。要趁硕果仅存,即艺人健在之时,集中财力、人力,抓紧时间进行抢救、整理、恢复、授徒,争取把更多一点的东西保留下来。

数年来,一些有识之士一直呼吁尽快把汉调二黄的录音录像和“音配像”搞出来。一些社会人士千方百计寻买汉调二黄光碟却求购无门。汉调二黄是全国少数几个没有发行光碟的剧种之一,现在已到了非立马行动起来面对此项工作不可的时候了。再迟,有可能永远也作不出来了。

一部中国戏曲史,实际是一部演出史,有时往往几个优秀演员支撑着一个剧种,代表着一个时代。汉调二黄剧种应在3至5年内规划培养出1—2名“梅花奖”演员。因为“梅花奖”演员本来就是一个品牌,就是一面旗帜。优秀人才的出现,对于安康汉调二黄的保护与传承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大计。同时,剧目的改编与创新也要跟上去。

第五,加强宣传力度,搞好普及提高。戏要有人演有人看,才能传承下来。中国戏曲的真正形成,从《永乐大典》所载南宋《张协状元》算起,迄今已有800—1000年左右的历史。戏曲来自封建时代,来自农耕时代,目前正遭遇现代社会多元娱乐文化的挑战。在城市,很多人不知道哪里能看到戏曲;在农村,青壮年人大多外出打工,没人学戏也没人看戏。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深刻变化,以及由此带来的公众娱乐方式和审美趣味的变化,使戏曲市场大大萎缩。与此形成强烈反差的是:一些名不见经传、貌不惊人的所谓超女,却异常火爆,原来默默无闻的相声演员郭德纲红透半边天。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呢?最根本的原因是他们代表着最大多数平民观念,以此标志着越来越广泛、越来越本真、越来越深入的群众参与性。民歌、地方小调在超女那里被演绎得淋漓尽致,郭德纲把相声引进剧场后仍大声疾呼:“相声必须培养新观众,相声一定要跟电视网络等娱乐方式抢观众,才能生存”。“什么叫好相声?观众打破头抢票,那才叫好相声”。事实证明:处于传媒互动的后现代时代,各种艺术只有走进民众,才会具有永不衰竭的生命力。

在过去的时代,汉调二黄在陕南,特别在安康地区无人不知,无人不会。现在的年轻人听得少看得少,自然就疏远了。当前迫切需加强演出,培育观众。利用广播电视和网络媒体,加大宣传力度。让汉调二黄走进校园走进课堂,有选择地在一些学校,把汉调二黄优秀剧目、优秀唱段教授给孩子们。有了新一代的爱好者,汉调二黄就能够传承下去。此外,把各县业余演唱机构和演唱活动尽快组织起来。有了众多票友群众参与,汉调二黄的传承,就有了相当的群众基础。同时,要认真宣传保护汉调二黄的重要意义,让人民群众进一步了解、认识,进而得到广泛的支持与拥护。

第六,坚持发展的观点,对流体艺术实行活态保护。既要重形式的保护又要重精神的保护,既要保护又要利用。

我本人比较倾向周传家博士的观点,民族戏曲的保护更多是要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汉调二黄如何继承,如何发展,是当前需要我们认真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戏曲艺术的传承与保护,不是一个浅层次上的简单问题,而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著名戏曲理论家刘厚生主张,戏曲保护要分层次。一些音乐唱腔、表演程式、曲牌曲谱价值不大的剧种,可以优胜劣汰,顺其自然,但必须收集整理资料、实物,留下声像资料;一些有着丰厚文化和悠久历史、却又与现实和市场相脱节的剧种,可以将其博物馆化。当然政府要用特殊政策给其一定的社会地位和经济支持,使其能够延续“香火”;还有一些剧种要唤起人们重新认识,促进它们焕发艺术青春;一些比较活跃的剧种,要引导他们在市场中不断获得新生。(www.daowen.com)

根据刘厚生先生所分的层次,汉调二黄既属于“有着丰厚文化和悠久历史,却又与现实市场相脱节”,又属于“要唤起人们重新认识,促进它们焕发艺术青春”的剧种。因此,我们制定汉调二黄的保护政策和保护措施,更应该讲科学,更应该谨慎从事。

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仅是文化形式,而且还包含其精神内涵。汉调二黄的文化价值何在?它的精神内涵是什么?又如何去对它的文化和精神方面进行保护和保留?只有把这些问题搞清楚了,汉调二黄的保护工程才能科学有序地向前推进。。

这里,简要谈谈关于打造汉调二黄文化品牌的初步思考。

地方文化品牌的打造,是近年来的热门话题。一个地方文化品牌不突出,这个地方的文化位置就不显著。如果我们把“汉调二黄”作为省级或市级文化品牌推出,我认为,有以下七个方靣的优势条件:

(一)作为戏曲剧种的汉调二黄,在全省、全国乃至全世界都是独一无二的,所谓“天下第一”、“天下仅此”;

(二)汉调二黄是国粹京剧的母体剧种,所谓“子贵母荣”,对外影响特别巨大,又是经过多年科学考证出的历史事实,这一结论已经得到了国家权威部门的认可,并正逐步取得广泛的共识;

(三)汉调二黄已被国务院确立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5年内中央财政将拨专项经费数百万元,省、市还有配套资金,借保护之机进行地方文化品牌打造,具有“一石二鸟”的双赢效果;

(四)汉调二黄是流体表演艺术品种,自身就有较大的影响力,如果有好人才、好剧目,本身即可成为一种文化品牌,剧种自身能量发挥的作用不可低估;

(五)把打造汉调二黄文化品牌与南水北调工程宣传结合起来,北京人的饮水之源在陕南,北京京剧的主调声腔源头在陕西,根基扎在陕南,如此,则会进一步密切陕西人民和首都人民的思想情感联系,为争取更多的开发项目创造有利的基础条件;

(六)过去,陕南人曾把汉调二黄作为家乡特有产品,以自豪的心情带往了南北各地,现在可将这种联系家乡情感的特有精神产品,通过现代科技手段制成光碟磁带等,既可向外传播又可作为老乡之间感情联系的工具;同时,作为地方人们共有的精神财富,在为聚合人们爱家乡、建家乡的热情方面,也能发挥一定的鼓舞作用;

(七)汉调二黄是一种表演艺术,通过组织经年不断的各种类型、各种场所的演出活动,并通过一些物化产品,如制作工艺脸谱、编印出版图书和开设陈列馆等等,对地方旅游文化事业的发展和特有旅游文化商品的开发,大有禆益。同时,经常性的演出活动,对活跃地方人民的文化生活,亦会发挥积极作用。

因此,衷心地希望地方政府能够就此进行考察、研究与论证,制定打造方案,确定打造目标,抓紧利用这份不可多得的宝贵文化资源,作用于现代两个文明的建设。

作者简介:陕西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安康市文联副主席

【注释】

〔1〕见周传家《民族戏曲的活态保护》(《当代戏剧》2007年第2期),笔者本文第二部分的撰写,受周文启发,并作以参考和引用,这里特表谢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