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调二黄在陕西分为关中、商洛、汉中和安康四大地域流派,其中汉中、安康艺人交往密切,风格相近,又通称汉江派。
关中派
明末至民国初年为其发展流传的鼎盛时期。清乾隆四十年前后,西安一地就有二黄戏班达36个之多(所谓“西地梨园三十六”即此)。艺人们捐款在今东大街骡马市修建了一座梨园会馆,敬祀戏神老郎——唐玄宗李隆基(至今碑石仍在)。民国初年,二黄在西安的实力、影响和流行地盘,和现在的梆子秦腔仍不相上下。在西安、泾阳、三原、长安、蓝田、周至、户县、咸阳、凤翔以及耀州、大荔等渭河两岸民众中,据陈兰亭《略谈二黄戏》记:“当时陕西大戏虽有梆子、二黄、眉户、徽调数种,人多以眉户是曲子,非大戏,不甚重视,徽调又不大懂,梆子秦腔又粗糙,一时多好听看汉调二黄。”其中文人、商绅、旗满回民和军政要人喜好尤甚,不仅有专业班、业余班和自乐社,就连一些女眷也能清唱或挂衣登台。清光绪年曾受到因八国联军攻占北京而驾到西安的慈禧太后亲赐金匾的泾阳富户安吴寡妇,一生专门收养二黄艺人,组织修改流散剧本,并将其后园划地一块作埋葬艺人之用。辛亥革命爆发后,时任秦陇复汉军大统领、陕西督军、建国后曾任陕西省副省长的张凤翙将军,与革命军师长张云山在西安创办二黄鸣盛学社,拥师生300余人(学员大大超过同时期创办的西安易俗社人数),扎驻湘子庙街,派老三营军队保护。据艺人们讲,老三营营长就是后来发动西安事变、名震中外的杨虎城将军。出科艺人都是鸣字派行,如张鸣顺、叶鸣英、山鸣岐、李鸣鹤等,享名关中与陕南各地,受聘于四川、甘肃、河南、鄂西北和山西一带授艺、演出。曾在安康汉剧团工作多年、十多年前已去世的雷鸣震老先生,就是这批艺人中年纪最小的一位。我本人学戏的老师刘鸣祥也是其中之一。刘先生是长安县细柳人,他的师傅师爷也都是西安附近人氏,可见二黄在关中一带由来已久。1930年前后,艺人王安奎创办西安庆义社科班,培养了一批“子”字派艺人,出科著名者有刘子俊、邵子福、冯子才、董子杰、李子喜等,《西京指南》条目所记就是这批艺人当时的活动情况。
建国初期,在西安市的小皮院、洒金桥、马坊门、东关以及泾阳、三原一带,共有七、八个称作二黄研究会的业余演唱组织,张风翙将军经常参加。张是长安人,自小随家养戏班学唱二黄,艺人们说,张省长是“牙板身上带,随时唱起来”。1950年,由关中派、商洛派艺人联合成立西安市大众剧社,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程砚秋先生奉政务院指示赴西安考察戏剧,在与该社及其他相关人士广泛接触访问与调查后撰文表明:在中国戏剧史上,他从这里得到“一个有趣的发现”,即陕西汉调二黄清乾隆年间称为秦腔,是京剧真正的先声母体。后大众社活动约三年解体。1959年,根据人大代表提议,陕西省戏曲学校开设汉调二黄班,招员75人,宗关中派学艺。该班六年毕业后全体转往安康汉剧团,此后关中再无专业汉调二黄表演团体。
随着时间的推移,梆子秦腔的兴盛发展,关中派二黄活动不断衰落。到1981年,举办陕西省首届汉剧会演大会,仅蓝田县垻源业余汉调二黄剧团李永清先生等代表关中派参加后,自此关中二黄已近绝响。
关中派被各路艺人誉尊为正宗派。在清末(修建陇海铁路)以前,西安与东南各省的交通多以进商洛,出武关,自龙驹寨(今丹凤)达中原,或以丹江、汉水往东南各地;西路经凤翔,入天水至甘肃及西北各省;南藉汉中入川和东下贯通汉江水路。这一带地区也正是汉调二黄流行发祥之地。各地音乐、语言、民俗等不断被吸收集纳,包括邻省迁陕移民等因素,二黄戏不仅具备秦风,且杂以陇腔、豫韵(中州韵)、鄂音(湖广音)、川味等等,致使二黄戏得以流传南北各地,遍及中华半壁河山。
关中派二黄注重唱工,唱腔、表演较汉江派高昂豪放,激越古朴。
商洛派
汉调二黄流传于商洛山中的商县、洛南、丹凤、山阳、镇安、柞水、商南等县,又称作“洛镇派”。早在清乾隆二十年就有班社活动。咸丰、同治年间科班和戏班较多。名盖陕西的著名生角赵安子(名赵清平,曾任陕西省国民政府蚕桑局局长)就是镇安人,被人们誉称“活孔明”,光绪年间应召进京入内宫为慈禧太后演出,获慈禧赐金牌一面。建国初程砚秋到西安,派人用滑竿抬出商洛山,施弟子礼,称老前辈,并言“汉调二黄真京剧之祖山也”。名旦孝乾儿(名吴宝卿,擅长青衣,有武功,会踩跷),山阳人,在西安及河南、湖北一带名气很大,民国初年曾任教于西安鸣盛学社。自清末至1945年前后,商洛各县有双盛班、善庆社、广易班、五福班、大同社、抗建剧团等科班或戏班,艺人张广勤、吕庆华、张庆鸿、陈忠洪、黄亮子、武振发、王同绪、陈胜志、赵建中等在当地颇有声望。这些科班和演出班多数为商洛人,也有关中人及鄂西北与河南人,如专程从关中周至县前往山阳大同社学艺,建国后长期在安康汉剧团工作的邢大伦老先生(同往的还有杨大钧、赵大庆等)即属其中成员。邢先生已82岁,今仍健在,是商洛派科班在安康最后一个传人。
建国后,商洛有山阳、镇安、柞水专业二黄剧团。1981年陕西省首届汉剧会演大会,山阳剧团代表商洛派参加,演出《穆桂英挂帅》一剧获得奖励,该团著名演员武新艾当选省汉剧艺术学会副会长。目前,商洛已无演唱汉调二黄的专业团体,山阳、镇安、柞水一带尚有民间演唱活动。
商洛派以武戏见长,唱腔、表演与关中派相近。由于地缘关系,商洛派不仅北出秦岭入关中演出,且多活动于鄂西北和豫西一带,被当地人称作陕班子、靠山黄、山二黄或陕二黄。鄂豫一带流行的二黄戏也多为商洛派所传。如今湖北省竹溪县山二黄剧团,即与商洛派艺术特奌相通,流行传统剧目基本一致和唱腔上讲究“双环环”等等。
汉中派(www.daowen.com)
陕西二黄戏的流传发展,与汉中有重要关联。四川川剧胡琴戏声腔的形成,各种文献皆认定:“与汉中二黄入川,有直接的影响关系”。早在清代乾隆初期,紫阳县篙坪河富户杨氏在汉中的商号即邀请西安乾胜班经汉中往其家乡紫阳演出。嘉庆、道光年间,被誉为“汉江派二黄传带祖师”的著名紫阳艺人杨金年,在西乡县沙河坎首开科班,培养出鸿字、来字两科。出科弟子查来松在四川一带影响很大,在川中被称为陕班查师爷,誉为“戏状元”;鸿字派的贺鸿生,赴河南,特别在鄂西北竹房及两郧一带授艺,弟子众多,影响颇大。查来松及其后传弟子继杨金年遗志又陆续开办科班,至建国前,共有永、清、长、福、吉、寿、元、双、天、九、协、安、荣、旭、玉、胜等十六字派数百名艺人。其中主要是汉中人和安康人,也有少数湖北、四川、河南和甘肃人。目前,汉中派仅剩一位杨氏科班最后一辈,即胜字派的黎胜奎老艺人,他工净行,已年近八旬。杨金年系统培养艺人辈派如此之多,持续时间如此之长,涉及地域如此之宽广,在中国戏曲史上都是绝无仅有的。许多艺人被誉称为“活孔明”、“活魏延”、“赛太太”、“金蝴蝶”、“海里蹦”等等,在陕、川、鄂、豫一带影响很大。
早年的汉中,据当地人讲:“四门四关,皆唱二黄”,所属各县大都盛行这一剧种。1945年3月—1946年6月,中国著名戏曲学者王芷章先生举家逃难途中于汉中城固县国立一中任教,据最近出版的《中国京剧编年史》“后记”所载:他对城固南关的一个当地二黄戏班接触颇多,记录了该班“生旦净丑各种角色分类,琴师调定高低调门方式,所用的各种乐器;剧目注重整本大套,每一部首尾完具,情事井然,深合普通百姓观众心理;名伶唱作特色以及化妆行头,戏班班主的领导及管理,演出的经营情况,演出团体的沿革,由流动性‘唱高台’到固定的建戏园等等,数十本记事字字句句都渗透着作者的心血和汗水。”
建国后,汉中市和镇巴县建有专业汉调二黄剧团,南郑、城固、西乡业余演唱活跃。1981年汉中派组团参加陕西省首届汉剧会演大会,演出《包公误》一剧获得好评。著名旦行演员毋玉梅当选陕西省汉剧艺术学会副会长。此后很少再有专业性演出。目前,汉中尚有一批老艺人,经常组织在当地或到安康参加演唱活动和庙会演出。
因地处川邻,又经常组班进川演出,故汉中派的道白、唱腔多带川味,显幽雅缠绵。
安康派
建国后安康派是实力最为雄厚的一派,也可以说是陕西汉调二黄的大本营。长期以来,吸纳了关中、商洛、汉中及湖北交邻地区的艺人,集各家之所长,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唱腔、表演细腻委婉与粗犷大气并存;道白以中州韵、陕西话(安康话)为主,并以紫阳官话(与中州韵四声趋同)加工上韵运用于现代戏演出;音乐唱腔吸收地方民歌小调,更具乡土气息;与其他流派相比,易于表现现代生活。1990年排演现代戏《马大怪传奇》晋京演出,把汉调二黄艺术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峰。
早在清代康熙、乾隆之交(1730年前后),安康已有二黄戏班演出活动。从城内庙台、乐楼记载清道光初年以来,有仁丰班、裕泰班、鼎泰班、广泰班、喜泰班、贵泰班、兴汉社等,多数来自汉中,少量来自西安。一些班社皆以“泰”字起班名,据传系杨金年不忘首创科班得义父杨履泰、杨景泰大力资助之恩。有的班社经安康去往湖北竹溪、房县一带。此后的清咸丰十年(1860),范仁保自湖北房县大觉寺率瑞仁班来到安康。因安康原有唱调属汉中路子,而瑞仁班唱调带有鄂西北方音,人们倍感新颖,一时安康人随习者甚伙。范氏立足安康,开办科班,培养了瑞、彩、方、盛四字派科班。形成安康此前除杨金年系统十六字科班之外又一支新生力量。因此说,安康派的基础是由杨、范两大支派混合而成。这也是安康派风格不同于其他各派并在后期得到长足发展的历史性原因。
建国以后,陕西省及安康地方党政领导对汉调二黄剧种的抢救、发掘、继承和发展都給予了高度重视。如将安康汉剧团收为省属国营剧团,由安康专署代管、曾拟编制为陕西省戏曲研究院第四团和计划成立省汉调二黄剧院,以及陕西省首届汉剧会演大会特定在安康举办等等。省文化局特别设立安康戏曲发掘组,六年中抄录大量汉调二黄传统剧目,彩绘脸谱,记录整理源流沿革、艺人传略、班社活动等文字和曲谱资料,为剧种的研究与发展,提供可靠的依据。安康十县皆建有专业演出团体,城乡业余活动十分活跃。这一时期,安康就是陕西汉调二黄的代表,安康就是汉调二黄之乡。
当前,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安康汉调二黄的形势确实不容乐观,甚至令人悲哀。专业剧团仅剩一个由汉滨区管理领导的安康汉剧团,已剩不多的业余演唱者都是一些老年人。现在的年轻人非但不像从前以汉调二黄为地方荣耀而感自豪,而且连汉调二黄究竟为何物也知之不多了。若非此次国务院把汉调二黄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实行保护政策,作为世界上现存的剧种之一的汉调二黄,无疑将很快消亡殆尽。
现在,关中、商洛、汉中各地域流派的汉调二黄皆基本绝响,安康算得上是硕果仅存。安康是陕西汉调二黄的代表地,根扎在安康。同时,安康也肩负着中华民族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汉调二黄保护与传承的光荣的历史使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