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本科院校的普通大学生不需要具备多么地道而精湛的戏曲表演技艺,我们的戏曲课教学亦不能脱离开《大学语文》教学内容,我们之所以讲解中国戏曲,就是要在扩大学生们的知识面的同时,引导学生能够欣赏戏曲,所以,上课时应尽量避免信马由缰式的讲解。当然,许多戏曲剧目的故事情节也的确很具吸引力的,容易让我们把讲课的内容放到这个方面,但是这样一来,往往忽略了戏曲舞台表演的艺术特点。如何全面地让学生认识并喜欢中国的戏曲,是我们目前高校《大学语文》等教育环节的一个不大不小的责任。因此,要想在有限的课堂教学中达到这个目的,的确需要多媒体的帮助。多媒体设备让戏曲课教学如添双翼,戏曲表演的精湛不但让学生对戏曲的经典有了初步了解,而且还有一种新鲜的、难以忘怀的认识和感受。
如何利用多媒体上戏曲课,我们在这方面已经做出了有益的探索。
首先是充分做好课前的准备工作,这点非常重要。以往我们讲解戏曲课,备课主要是从文(作家作品)史(戏曲发展)两个方面做准备,有了多媒体教学设备之后,我们的备课就多了许多的内容。一是课件的设计,二是戏曲片段的遴选和剪辑,三是课堂讨论的设计和安排。
首先是课件的设计与制作。戏曲具有极强的可视性,所以我们在设计PPT时要考虑它会带给学生们怎样的视觉冲击力,我们希望达到震撼的效果,所以第一张背景资料的选用就显得非常重要。我首选的第一张画面来自于白先勇先生主拍的昆曲《牡丹亭》,一袭白衣的杜丽娘青春靓丽,跪在冥王判官的面前,这个画面色彩非常华美,特点非常突出,每次打开《中国戏曲》的课件时,我总是听到来自学生们的惊叹之声,课也就从认识这张画面展开。
我们还通过多媒体给学生提供包括巫祝表演、俳优表演、杂剧等画面,包括“巫”“舞”的甲骨文字体,以及我国出土的史前文化的部分器物,形象地揭示了我国戏曲的起源与发展的悠久历史,也使学生对中国戏曲发展的悠久历史又一个全新的认识,课堂教学效果非常好。(www.daowen.com)
有时我们在讲解我国戏曲的发展时,也结合先秦时期的诗歌。比如《诗经》里的《生民》、《那》,《楚辞》中的《离骚》、《九歌》等等,这些诗歌对探索戏曲的发展和演变非常有帮助,同时也把诗歌与戏曲的关系连在了一起。
其次是对戏曲片的遴选和剪辑,这是能否上好戏曲课十分关键的环节。因为我们的《大学语文课》仅仅只有十七周的时间,用于戏曲的课堂时间不会超出两次课,也就是六个课时,这就必须要求我们课堂讲授的内容要有所取舍。播放整出戏是根本不可能的,一是时间不允许,二是学生没耐心。因此,必须要对相关的戏曲做出剪辑。市场上是没有这方面的光盘可买的,只有自己动手剪辑、编辑,然后做成光盘用于课堂播放,也可以拷到U盘或移动硬盘里,与课件做好链接,非常方便上课时应用,也非常容易把握时间。
利用多媒体教学需要事先设计教学活动。比如,讲解舞台表演艺术方面的内容,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如何欣赏戏曲。事先就要设计课堂上播放哪个片段,是以说唱为主,还是以武打为主。确定播放的戏曲片段之后,还要设计与学生的课堂讨论活动,让学生有个学的空间。比如一堂戏曲欣赏课,确定播放评剧《花为媒》片段,这堂教学活动就要围绕着这个片段展开。在简单地介绍一下评剧之后播放《花为媒》片段,大约五、六分钟的时间。接下来便是与学生的交流和讨论,引导学生去捉摸演员的舞台动作,包括眼神、手、脚以及手中道具的应用;引导学生欣赏演员的唱腔以及演员是如何表现人物性格的,还要提醒大家注意舞台表演的无中生有,通过演员动作想象出虚拟的情景,并根据学生的发言情况做进一步的讲解。之后再次播放这个戏曲片段,通过前后两次的播放,学生对戏曲的欣赏不但有了提高有的同学还有所彻悟,基本达到预计的授课目的和要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