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学课堂上如何讲授戏曲课,是我们上《大学语文》课的教师考虑得比较多的,按照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讲到戏曲一部分时,内容大多都围绕着戏曲史和作家作品,几乎不可能提供给学生更多的戏曲舞台艺术方面的知识。比如,当讲到京剧的“四大名旦”,学生们只能知道“程砚秋、梅兰芳、荀慧生、尚小云”四个人名和他们的代表作品等,而对这四大名旦的唱腔特点、舞台表演风格却只能了解一些修饰词语,即便是有个别的同学熟悉,也只能是在课堂上讨论式地说说而已,绝大多数同学是不可能领略这四大旦角的风采的,这就等于纸上谈兵,对本来就不感兴趣的大多数同学来讲,以往的这种戏曲课教学内容并不能引发他们对戏曲艺术的关注和兴趣,戏曲的课堂教学只能浅尝辄止。而传承戏曲艺术首先要培养观众,没有观众何谈传承?我们仅仅把戏曲作为一种文学知识、文艺理论来传教不是不可以,但面对几乎与戏曲艺术有着很大隔膜,不了解也无兴趣了解的新生代大学生们来说,学习这些知识仅仅是为了考试,这就与我们的传承中国民族文化的教学目的相偏离了。
戏曲舞台艺术是一门综合艺术,它的教学过程需要大量地借用影像设备。在这点上,浙江工商大学先进的多媒体技术给戏曲课教学提供了非常大的帮助。我在教授中国戏曲课时,首先做了大量的剪辑工作,利用了图片、剧照和影像资料,给同学一种全新的感受。
元曲是同学们较为熟悉的,其中不少作家作品是学生们了解的。因此,课堂中讲解的重点应该是那些经典作品。针对剧本进行解读,从人物刻画、性格塑造、动作设计、故事情节的安排、舞台的表演等不同侧面予以解释。当然我们不是戏曲表演家,我们不可能在课堂上唱上几段,演上几出,我们给学生全面的戏曲知识,仅限于书本。可喜的是我们可以借助现有的多媒体技术,根据不同的需要有针对性地播放戏曲片段,不但可以活跃课堂教学,还给教学活动带来一种美感。课堂播放的戏曲片段事前都经过剪辑,片头配有解说词,中间的有过度衔接,很容易被学生接受。当学生们在全神贯注地欣赏这些精彩的戏曲片段时,从他们的惊叹声、笑声,甚至是一片寂静中,我们感受的是戏曲的魅力。(www.daowen.com)
戏曲表演是丰富多彩的,它需要观众的参与,需要观众的想象。一台戏曲是否成功的关键是看观众的参与程度,仅仅用心领神会还不足以概括。如果观众不能很好地领悟戏曲舞台的表演要素,那么,看戏就有可能是买椟还珠了。通过这些戏曲课教学活动,我们认识到戏曲不是缺少观众,而是缺少我们对它的倾注。把戏曲艺术还之于大众,就应该从我们做起,让戏曲走入我们的课堂教学中。这不仅是因为戏曲是我们民族文化的一部分,还是一种大众文化娱乐形式,我们不应该淡漠它。尤其是当前文学创作和文艺作品都追求一种媚俗性,这种倾向多少影响着我们新生代大学生们的欣赏水平,我们教育工作者就更应该有意识地去引导大学生们的欣赏。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对《大学语文》的戏曲课教学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