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界发展戏曲的呼声十分强烈,这反映了戏曲界对戏曲现状的不满。戏曲能不能发展得起来?对此,我们要有一个基本认识:戏曲在走过了几百年的辉煌之后,由于社会环境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辉煌的可能性虽然存在,但绝不是现在。有人对此并不赞同,他们拿中国戏曲在国外演出引起轰动的事例,说明中国戏曲并不落伍。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应理智地分析和看待。传统戏曲墙内开花墙外香的现象并不奇怪,因为有某些因素决定了戏曲在国外引起轰动是可能的。
其一,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具有明显的异质性,这种异质性能刺激西方观众对中国文化欲知其究竟的好奇心理。比如中国人的家庭观念、社会观念、艺术观念等等,戏曲以舞台形式,向异域的人们表露中国意识、中国情结,当然会引发人们关注的热情。它体现了不同地区文化和艺术间的间离性、陌生感,所产生的新鲜吸引力。当然,光有好奇心是不够的。西方发达国家目前的社会发展状态,也是需要考虑的因素。与中国相比,发达国家早已完成了现代化变革,社会保障体系健全,人们有充足的闲暇以轻松把玩的心情赏鉴来自于异域的艺术。我们在探讨中国戏曲何以成熟于宋元时代时,曾将城市的发展、商品经济的发达、城市中有钱有闲阶层的大量出现,作为戏曲在城市立足的重要条件,那么,以之衡量中国戏曲在西方的走红,也是适用的。应当说,处于后现代时期的西方人,在经历了批判现实主义艺术的高潮后,无论审美心态,还是艺术眼光,都不同程度地走向了精雅化,而中国戏曲,特别是以昆曲、京剧为代表的戏曲艺术,以其华丽的服装、丰富的扮相、精确到一招一式的表演等等,正迎合了西方人对精雅艺术的需求。不过我们还须看到,中国戏曲在海外走红,艺术形式的因素远大于其内容的因素。而这样的走红是靠不住的,人们有理由怀疑它能持续多久。这是中国戏曲走红海外时必须清醒意识到的。
其二,在中国戏曲海外走红过程中,我们还必须注意到一个基本事实,即其中的观众类别。不能否认,舞台之下的观众中有相当数量的人群属于华人移民。这些人旅居海外,在海外观赏中国戏曲,恐怕其心态并不完全在于戏曲本身。其对乡音、乡情、乡土、乡谊的渴望与回忆,恐怕正是通过这小小舞台,得到了宣泄和满足。小小舞台密切了这些海外游子与其生命之根的联结。客观地说,这并不是他们需要戏曲,而是戏曲充当了情感释放的工具与媒介。这一点,戏曲界也须有清醒认识。
戏曲发展面临困境,但这并不等于说戏曲不能发展。前面已经说过,中国戏曲存在着传统与现代、优雅与通俗等多个层面,是一个复杂的实体,这决定了其发展之路和模式也应是多种多样的。由于发展并不等同于创新,而是为了因应市场变化、解决生存之需,所以戏曲发展之路大可以走得宽泛一些。我认为目前状态下至少有以下工作可做:
一是打破戏曲的封闭性,让更多人参与到戏曲活动中来。中国戏曲讲究唱念做打,每个门类都要求有扎实的基本功,能否进戏曲门槛,除了个人有强烈的意愿外,还须有某种先天的素质,如歌唱须有好歌喉,念白须节奏感、音乐感强,而武打、做功须有较强的腿脚功夫。特别是戏曲讲究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站有站相,坐有坐相,一招一式都马虎不得。这些对于专业演员来说,精益求精,无可厚非,但如何使普通人走进戏曲,使他们不只是坐在舞台下欣赏,而是也成为戏曲行当中的一分子,是戏曲界应当考虑的重要问题。戏曲门槛高,无形中使许多热爱戏曲的普通人心存畏惧,倘若戏曲能降低门槛,让普通人参与进来,对于拉近戏曲与普通人的关系将大有好处。为此,戏曲院团可开办一些戏曲培训班,招收不同年龄层次的人学习戏曲的表演艺术。这些人学习戏曲表演,目的仅在于自娱自乐,就好比学习舞蹈班、钢琴班一样,并非要成为舞蹈家、钢琴家,而是一种增强自我素质的消遣娱乐活动。如此一来,戏曲班的学习不能等同于专业演员的学习,不能用过于苛刻的方式要求学习者,免得使爱好者打退堂鼓。戏曲院团开办学习班,目的在于播撒戏曲艺术的种子,在整个社会营造有利于戏曲艺术发展的良好环境。因为只有让人们了解并掌握了戏曲表演的基本知识,人们才会懂戏,进而对戏曲感兴趣。特别是在影视艺术如此发达的今天,戏曲界的确应当为自己的生存与发展做一些实实在在的铺垫工作。为什么人们对影视艺术趋之若鹜,恐怕并不完全在于它的故事好看有趣而已,其原因应与影视艺术的普及,人们对它耳濡目染多有关。我们平时只看到少年宫、文化活动中心等部门开办有各种音乐班、武术班、器乐班、书法班、绘画班,却鲜见戏曲班,这是一个缺憾。说明戏曲界的人士还没有放下身架,做一些扎扎实实的戏曲普及宣传工作。中国的乒乓球为什么世界第一,无疑得益于它的普及工作做得好。就生源来讲,随着社会生活的多元化,随着人们对艺术需求的多样化,戏曲班的生源将不成问题。公司白领、高校教师、大学生等等,他们在对内对外交往中尚能对民族艺术身怀一技,不仅有益于塑造公司和本人形象,而且有助于个人事业的兴旺发达。为戏曲艺术寻找商机,让戏曲从舞台来到大众之中,戏曲班应是戏曲市场化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www.daowen.com)
二是将戏曲活动与休闲锻炼结合起来。中国戏曲是唱念做打的艺术,每一种艺术元素都有其精微之处。普通人除了因提高艺术素质可学习戏曲外,还可以将对戏曲的学习与爱好,与健身活动结合起来。戏曲中的唱念,有益于气脉贯通,增加肺活量,经常唱念者必有助于身心健康;而适量的做打,则有助于锻炼筋骨。人们能通过学习跆拳道、摔跤、拳击强身健体,为何就没有戏曲界的人士编出一套戏曲的套路,供人们学习锻炼呢?以戏曲套路锻炼,未尝不失为推介戏曲的一种方式。将戏曲与人们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把戏曲从高高的舞台请到自己的身边,变成一种可身体力行的活动,这将有助于戏曲的大众化,提高戏曲在整个社会生活中的知名度。
三是将戏曲艺术与其他艺术做广泛嫁接。当前有不少人将戏曲通俗化,使戏曲歌唱变得像流行歌曲一样,对此有人提出了批评,认为这是对戏曲的糟蹋。这种观点显然是一种小家子气的表现。谁说戏曲不能通俗化、流行化?谁说戏曲只能停留在高高的舞台上?现有戏曲的多层次性,决定了她的发展必将是多元化的。戏曲不仅可以流行化、通俗化,甚至可以与体育、绘画、卡通制作、武术等行当相结合。这些结合对宣传戏曲有益无弊,也无损于那些视戏曲艺术为生命者对戏曲的热爱与珍视。雅者自雅,俗者自俗。戏曲不会因其俗就在人们心中被抹去了雅的一面,也不会因其雅,就被限制不能走下庄严的舞台。
总之,戏曲的发展应讲究多层次性和多元性。在一部分人保持戏曲的规范性、严整性时,要允许另一部分人探索各种新的发展途径。我们应当坚信,戏曲的未来和前途是美好的,经过大浪淘沙般的喧嚣之后,那些最终留在舞台上,真正热爱戏曲艺术的演员、作家们,一定会因他们的执著而尽享其劳动的果实。
作者单位: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