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中国古代教育中德育与智育结合的重要性

中国古代教育中德育与智育结合的重要性

时间:2023-08-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国古代教育一开始就注重德育与智育的结合。《孟子》“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一句中首次出现“教育”二字。中国古代教育家特别是儒家以及儒家学派都反对偏执一方,都重视德育与智育的相互结合、相互渗透。孟子也认为,“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教就是对人们施行伦理道德教育。德育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立德树人。文以载道,既教书又育人,学校才能和谐发展,也才能培养出和谐发展的人才。

中国古代教育中德育与智育结合的重要性

德育和智育是学校教育的两个中心环节,处理好二者的关系十分重要。正确处理德育和智育的关系即教书和育人、文与道的关系,教育教学中的一切问题才能够迎刃而解,我们的教学改革才能不断取得成功,经典文化才能得以传承。

《美国2000年教育目标法》把对学生进行个人良好品德的教育定为国家八大教育目标的重要内容;日本在《21世纪的教育目标》中指出:“只有重视思想素质的培养,才能保证人的健康成长”;英国全国课程委员会主席大卫·柏斯卡认为,“学校不能与道德脱离,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是学校义不容辞的责任”;在我国,《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以及课程标准等一系列文件,都强调将培养有核心价值观的接班人作为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

学校的教育教学把“教育”当成了德育的代名词,而教学成了“智育”的代名词。中国古代教育一开始就注重德育与智育的结合。《孟子》“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一句中首次出现“教育”二字。“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作善也”(《说文解字》),说明教育是以育人为善为目的的活动。子曰:“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道者,教之本也。”(《新书·大政下》)。董仲舒也说:“仁而不智,则爱而不别;智而不仁,则知而不为。”…… 中国古代教育家特别是儒家以及儒家学派都反对偏执一方,都重视德育与智育的相互结合、相互渗透。有的甚至把德育的好坏与国家的成败联系起来。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孟子也认为,“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教就是对人们施行伦理道德教育。陶行知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德育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立德树人。而智育的目的是让学生获得知识和技能。道德修养与知识技能之间有着内在的联系。古人云“既读孔孟之书,必达周公之理”,就说明“书”与“理”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德育工作要让学生学会关心他人,懂得助人为乐;智育(教学)中教师提倡小组合作学习,建立学生间的互助关系,共同提高学习成绩。这就很明显地体现了德育与智育在目的上的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教师一方面在智育中激发学生的创新潜力,进行探究式教学,另一方面在学习的过程中又要用故事、理论使学生理解学习的艰辛,体味战胜困难的乐趣,让学生树立勇敢拼搏、不畏困难的良好品质。这正是德育与智育相互结合、相互促进。(www.daowen.com)

子曰:“与善人居,如入兰芷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则与之化矣;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有些教师把教学和德育工作割裂开来。这反映在教学上就是只重视知识本身的传授而忽视了所授知识与其他知识的内在联系;只重视学生对知识本身的掌握,而忽视了学生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正确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方法的形成与培养。反映在德育工作中就是德育工作的形式化、纯理论化、书面化。一个优秀的教师会注意到,把德育工作与智育工作在内容和形式上加以融合,教学效果会明显改善。

教育活动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如课外活动、日常生活社会实践等,都可以达到一定的教育目的。而教学只是其中的一种重要形式,是学校教育活动的主要载体。它们是一对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关系的事物。教育渗透的“主渠道”不仅仅是语文,其他学科也可根据各自的特点,同时完成渗透德育的任务。德育不能仅依靠一门课程来实施,所有课程都是德育的载体。新一轮课程改革在各学科的课程标准中都强调了实现道德、价值观的教育目标,要求尽可能全面、深入地挖掘、展示不同学科在德育方面的不同价值,并且通过体验探究,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春夜喜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正如“春雨”一般,滋润学生的心田。《学记》曰:“亲其师,信其道;尊其师,奉其教;敬其师,效其行。”内心尊重教师的学生更能在学业上有所成就。同样的道理,与人为善的人才能得到更多人的帮助,生活得才更幸福。例如,教学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时,教师可带学生去感受中国青年以天下为己任,肩负国家兴亡,主宰民族命运的壮志豪情;教学荀子的《劝学》时,让学生知道人的道德和学识可以靠后天的努力,学习须善于假借外物并坚持不懈。当学生明白了这些,在高中几年的学习生活中就没有理由懈怠了。教师要坚持让学生写“真情”随笔——写真事、说真话、抒真情,引导学生“求真”。同时,在批改随笔时,教师要注重与学生的情感交流——主要是表扬其“真善美”的做法和想法,注重正面的引导。此外,在随笔点评时,教师可以选择一些文风淳朴,但感情真挚的范文,强化认知。平时的随笔练习是德育渗透的绝佳途径。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和自己身上所具有的求真的力量来发现真理,寻找到了真理,自然会由衷地感到喜悦和振奋。这样就可以使知识与学生心灵相契合,从而转化为学生的精神素养,实现科学人性的沟通,也就进入了思想道德建设的境界。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注意鼓励学困生,善于在学生的心里播种希望的种子,使其体验到成功感、满足感和希望感。教师的期望具有很强的渗透力,扩散迅速,感染力强,具有人格觉醒之功效,使潜藏在学生心灵深处的创造潜能得到彰显和复苏。这种体验,人生中哪怕只有一次也会终身铭记,甚至可能成为终身进步的推动力。

教师是智慧的使者,是灵魂的工程师,要走出在德育与智育关系认识上存在的误区。文以载道,既教书又育人,学校才能和谐发展,也才能培养出和谐发展的人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