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普通高中薄弱学科建设:激发学生学习活力,实现高效教育

普通高中薄弱学科建设:激发学生学习活力,实现高效教育

时间:2023-08-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魅力课堂以尊重人的情感体验为出发点,目的是为学生的学习注入动力,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活力,达到学习高效的目标,实现以文育人。魅力课堂,乍一听,高大上。《中国教育报》把课堂分为三个等级:有效课堂、高效课堂和魅力课堂。魅力课堂,可谓至高无上。可我们静下心来回忆一下,《公西华侍坐》算不算魅力课堂?其实,魅力课堂早已有之,俯拾皆是。事实上,魅力课堂就在我们身边,我们正在时不时地演绎课堂魅力。

普通高中薄弱学科建设:激发学生学习活力,实现高效教育

虽然语文在高考中占据重要的地位,但因为学生在分数上拉不开差距,又不能吹糠见米,因而学生误认为语文学不学一个样,练不练没差别,使语文课堂丧失了吸引力。

教师为教知识所累,为分数、排名所累,学生为高难度知识所累,为考试所累,教师教得乏味,学生学得无趣的状况比比皆是。当学生真正爱上语文学习之后,语文课堂才是真正充满魅力的。

课堂有魅力,学生就喜欢聆听教师的教诲。正所谓“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按《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魅力是指很能吸引人的力量。魅力课堂以尊重人的情感体验(快乐与积极)为出发点,目的是为学生的学习注入动力,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活力,达到学习高效的目标,实现以文育人。

魅力课堂,乍一听,高大上。《中国教育报》把课堂分为三个等级:有效课堂、高效课堂和魅力课堂。魅力课堂,可谓至高无上。可我们静下心来回忆一下,《公西华侍坐》算不算魅力课堂?其实,魅力课堂早已有之,俯拾皆是。事实上,魅力课堂就在我们身边,我们正在时不时地演绎课堂魅力。

做一位有魅力的教师,上有魅力的课,每一位教师都有自己心中的魅力课堂,每一位教师也都在追求着自己的课堂魅力。

那么,教师如何去提升课堂教学魅力?又怎样使课堂真正成为助推师生教学成长的磁场呢?

(1)创设情境,激活兴趣。魅力课堂是“引力场”,魅力课堂是“思维场”,魅力课堂是“情感场”,让我们努力去找到魅力课堂价值追求的发力点,即通过探究“提高课堂学力”的途径,探讨“激发学习活力”的办法;深究“增强教学魅力”的策略,提高学生的学力;推动学生思维的发展、灵性的生长,激发学习的活力;培育学习的激情,激活学生成长的动力;增强教学魅力,提升教师品味,提高语文的趣味性,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实现以文育人,立德树人。

(2)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蔡元培先生曾经这样说过:“教书,并不是像注水入瓶一样,注满了就算完事。老师上课充满激情、关注学生,就会激发他们对知识的渴求、学习的兴趣,从而有效调动学生探究问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最重要的是引起学生读书的兴味,做教员的,不可一句一句,或一字又一字的,都讲给学生听。抓住提问的兴趣点,兴趣点就是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思考理解的知识点。由此提问,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发挥非智力因素对教学的促进作用。最好使学生自己去研究,教员竟不讲也可以,等到学生实在不能用自己的力量了解功课时,才去帮助他。”教,是为了不教。例如,古文归去来兮辞》,教师就可以要求学生带着数月后才回家的心情来朗读,就有了“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的情感。又如,在《林黛玉进贾府》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在教学之前构建与主人公经历类似的教学情境:“如果同学们想要去吃西餐,但却不懂西方的用餐礼仪,需要怎么做呢?”“在用餐的过程当中可能会遇到什么样的情况?”在学生对这些问题进行有效思考和回答之后,教师就可以进一步引出“林黛玉只身一人来到素未谋面的外婆的家,在高门大户的贾府当中的繁多的规矩的约束下,言行举止都会受到别人的关注,甚至会因为行为不当而引发别人的嘲笑和讽刺。这时,林黛玉应该怎么做呢?”然后通过微视频向学生展示林黛玉进贾府的影片,让学生详细地观察林黛玉进贾府之后的举动,并让学生进一步思考林黛玉这么做的理由。学生在良好的氛围当中各抒己见,同时,学生也能更深刻地感受到文学作品和语文学习的魅力。

学生对知识、问题产生了兴趣,受好奇心、求知欲的驱使,自觉调动思维进行脑力劳动,在不断地自主探索中使学习成为他们自己真正的内需。教师在课堂上最重要的工作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关注学生的自我学习,把学生的所有表现收入眼底,推进学生多样化学习。如果教师只想着完成教学任务,而不关注学生在课堂上产生的信息,那是教师课堂教学的悲哀。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推动学生主动成长。“教是为了不教”,教师要培育学生的志趣,激发学生的人生追求,努力把学生培养成学习的主人、发展的主人。教师要善于激励学生、唤醒学生、感动学生,给学生以成长的力量,让课堂成为学生成长的动力场。

(3)微笑教学。微笑的人最有气质,微笑在师生关系中极其重要,在课堂中更是如此。美国的心理学罗杰斯认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学生是敏感的,容易受教师情绪的影响,而情绪又是由表情所传达的。面对教师的微笑,学生首先感受到了轻松,也感受到了愉悦。这样就为课堂创造了一个轻松和谐的氛围。

例如在《失街亭》的教学中,“请同学们跳读课文,从‘失街亭’看,马谡是个怎样的人?”“第一段马谡开口就说‘某自幼熟读兵书,颇知兵法。岂一街亭不能守耶?’不难看出,马谡是一个骄傲、狂妄自大的人。”“哦,自视很高,狂妄自大——这是你的观点。谁还能补充?”“我觉得他是一个死读兵书的人。因为只会纸上谈兵,不知道因地制宜。”“哦,不错,你的意思就是他是一个死守教条的人。那谁还有不同的意见?”“我觉得马谡也不完全像他们所说的那样。失街亭后,他自己绑了,负荆请罪,说明他是一个敢于承担责任的人。”“好!兵败之后不投降、不逃避,这是一个言而有信、勇担责任的马谡。我觉得大家读书越细致,观点就越个性化。从前面的文字里能否读出马谡性格的其他内涵?”“他也很勇敢,对来犯之敌毫不畏惧,而且以全家性命做担保,心中只有国家,没有自己。”“简单地说,他是一个勇敢负责、无私无畏的人。”教师在回应学生的回答时,可以用更强烈的鼓励式方法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学生在得到肯定和鼓励后会更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中。

如此,当教师始终把温馨的微笑送给学生,始终把尊重的语言送给学生,始终把中肯的评价送给学生时,就创造出了轻松和谐的课堂教学气氛,完成对马谡人物性格的探讨。

一个赞许的手势,一个鼓励的微笑,使学生体会到老师对自己的鼓舞和信任,感受到老师与自己心灵的交流,从而形成民主、平等、温馨、和谐的教学氛围。恰到好处的激励,可以在学生心中点燃求知的火花,使学生感受自信的力量。合理运用激励性评价,可以促使学生凸显个性、全面发展,为今后的成长奠定基础。

文章不是无情物,老师不是无情人。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有一句“登山则情满于山”,于漪老师也说:“激情是语文老师的必备素质。”俗话说干一行爱一行,如果说教师自己都不爱教育这个行业,都不能做到在课堂中全身心投入,那有什么资格抱怨学生上课不积极、不认真呢?所以教师要充满热情,带着饱满的情绪出现在学生面前。教师上课积极认真,学生才能积极认真。心理学研究表明,情感在智力发展中所起的作用是巨大的,人在情绪饱满的状态下,对新知识的接受速度是最快的。教师应该在课堂上用激情带动全场,用激情感染学生,从而使学生投入课堂活动中。

例如《巴尔扎克葬词》一课,教师可以播放罗丹雕塑《巴尔扎克》,然后让学生从文中找出所有给巴尔扎克的称谓词,再请学生挑一个最合适的称谓给巴尔扎克,并说明理由。“惊人的、不知疲倦的作家”“哲学家”“思想家”“诗人”“天才”“精神统治者”……这时,“请同学们从文中找出一句话,或改编、自创一句话作为给巴尔扎克的献词”,并出示:“你是承受苦难、净化灵魂的大丈夫。”“你走了,人间喜剧依旧没有落幕。”

称谓也好,找赞词也好,都立足于文本,从文本出发,让学生“披文入情”,对“惊人的、不知疲倦的作家”“哲学家”“思想家”“诗人”“天才”“精神统治者”这些称谓独特的个性化的理解,说明学生联系了自己的阅读经验,扩大了自己的阅读感受。学生在根据自己感悟最深的一句话改编或自创赞词时,有的说:“巴尔扎克是一个令人们思考活着的真义的人生坐标。”有的说:“巴尔扎克是一个比武力统治者更伟大的精神统治者。”……学生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根据特定的问题提示作出思考,表现出语文课堂教学的魅力。

(4)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如果一个学生生活在批评之中,他就学会了自我怀疑;如果一个学生生活在恐惧之中,他就学会了忧虑;如果一个学生生活在讽刺之中,他就学会了自闭;如果一个学生生活在鼓励之中,他就学会了自信;如果一个学生生活在表扬之中,他就学会了感激。正面的鼓励比反面的批评效果会好很多,学生在受到老师的夸奖后,会更加喜欢这门课,喜欢学习。所以教师应该多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多进行正面的引导。鼓励的力量是无穷的,它会给我们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因此,多夸夸学生吧,让他们沐浴在赞美中。(www.daowen.com)

例如,教学《扬州慢·淮左名都》时,联系现代国学大师王国维的《人间诗话》中的“南宋词人,白石有格而无情”“古今词人格调之高,无如白石。惜不于意境上用力,故觉无言外之味,弦外之响”“虽格韵高绝,然如雾里看花,终隔一层”。“就这首词而言,你同意王国维的看法吗?这首词是不是如王国维老先生所说那样,就真的是无情吗?”“我不同意王国维的说法。因为这首词中虽然诗人并没有直接表达他的感情,但是诗人在描写景物的时候已经融入了他的感情。”“从哪里可以看出呢?能不能结合具体的词句来说说?”“‘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描写的景物如二十四桥河水,还有月亮就给人一种伤感的感觉,有几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味道。”“好,分析得不错。特别是‘此时无声胜有声’很有味道。还有没有其他同学来说说吗?”“我也不同意王国维的说法。我就觉得‘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就很有‘言外之味,弦外之响’。诗人只说桥、河水和冷月,看起来似乎很平常,但细细品味,会让人油然而生黍离之悲。”“是的,这里颇有几分‘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生’之感。可以再具体分析一下吗?”学生侃侃而谈:“这里只有景物,却没有人,而且‘冷月无声’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更能表现出扬州荒凉的景象。也就是说诗人虽然没有明说,但却能让人产生无尽联想,我觉得这便是言外之意,弦外之音。”“好!分析得很好。刚才两位同学都可以说是姜夔的铁杆粉丝,如果姜夔泉下有知的话,一定会称你们为知己。难道没有王国维先生的知音吗?”“我同意王国维先生的观点,我就认为这首词确实读起来如雾里看花,终隔一层,比如他写景似乎只是点到为止,但我觉得这就是姜夔诗词的特点和风格。”

从这段师生对话中,我们明白,在阅读教学中师生属于平等的地位。在这里,教师先把自己的阅读知识和阅读经验分享给学生,然后成为平等对话中的首席,与学生构成垂直性的互动。尽管对王国维先生的观点提出了不同看法,分别说明了自己思考的结果,“给人一种伤感的感觉”“让人油然而生黍离之悲”,语言表达不同,但情感的指向是一样的。虽然对文本的理解在范围和程度上存在着差异,但可以相互启发,这种对话可以“彼此拥有他人的片段的信息,从而引起同样的情感与经验,产生知识,是‘彼此共振’”(钟启泉《学科教学论基础》)。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正是在这种“愤”“悱”中的互动形成了一个开放、丰富的学习环境,使得多种观点能够在同一个环境中得到聚集和碰撞,得到转化和提升。教师的启发诱导、中肯点评、衷心点赞,让学生从会学到乐学,促进了学生的发展,也印证了“良言一句三冬暖”,因此教师不要吝啬赞语,哪怕是善意的谎言。

行为科学的研究证明,一个人在没有受到刺激的情况下,他的能力仅能发挥20%~30%,如果受到充分的激励,能力就可能发挥80%~90%。对学生进行激励性评价,可以促进良好课堂教学氛围的形成。教与学是师生情感和思想交流的双边活动,教师可以采用多元的激励评价方法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从而较好地完成教学目标。

孔子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风趣的课堂上,教师诙谐幽默的语言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出轻松愉快、和谐融洽的教学氛围,让学生主动地、积极地学习。在学生答错题时,教师幽默的评价可以缓解学生的紧张。在意外情况出现时,教师机智地处理可以让课堂回归正轨。在挖掘教学中的趣味因素时,教师应注意遵循规律,保证课堂教学质量,旁征博引,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乐学、会学、爱学。例如,讲李白浪漫主义杜甫的现实主义诗歌的时候,可以这样对比:李白“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而杜甫则是“囊空恐羞涩,留得一钱看”,你们要多结识李白这样的朋友啊,杜甫太孤寒了。这样一来,就激活了课堂的气氛,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对古典文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同时也形象地认识了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区别。

又如《勾践灭吴》,文章很长,也枯燥。其中有这样一段:“将免者以告,公令医守之。生丈夫,二壶酒,一犬;生女子,二壶酒,一豚,……”突然问:“为什么生男与生女的奖励不一样?”生答:“重男轻女。”教师接着问:“奖励的区别在哪儿?”生答:“一狗一猪。”问:“为什么如此不同?”生答:“狗比猪好,狗肉猪肉好吃,吃狗肉是一种身份地位的象征……”学生的积极性就上来了。

再如,《林黛玉进贾府》,说到迎春,曹雪芹用了一个比喻“腮凝新荔”来形容她的脸色,红润的脸颊宛如新鲜的荔枝。到这里就可添加一句:“美女之脸当然如荔枝肉,不能像荔枝壳。”这样一点,学生对迎春的印象就更深了。《为了忘却的记念》一说到柔石最后身中十弹而牺牲的时候,学生各个都神情十分凝重,为了缓和一下气氛,“画蛇添足”地说道:“如果是狡猾的敌人,肯定是中了一弹就倒下,或者还没中弹就装死。”学生在微笑中稍微缓和了一下课堂的气氛,同时也加深了对反动派的痛恨。《药》中鲁迅描写康大叔的那段,一个浑身黑色的人,眼光像两把刀,把老栓刺得缩小了一半。为了让学生对缩小的夸张有更好的理解,教师完全可以补充:“你们可要好好遵守纪律喔,要不班主任的眼光可像一把刺刀,把违反纪律的同学刺得缩小三分之二!”学生就会对此修辞手法有深刻的印象,同时也在课堂教学当中渗入了纪律教育。

魅力课堂,教师要善于创设课堂教学的最佳情境,设计最有趣的问题,教师精讲要风趣幽默,让学生沉醉在课堂里、享受在课堂里、快乐成长在课堂里,让课堂成为深深吸引每一个学生的引力场。

教师的“乐教”精神是影响学生“乐学”的外部动力。古人云,过犹不及,如果一节课总是在欢笑,那就偏离了教学的宗旨。无论哪种教学模式,或严肃或温情或春风化雨,其根本目的在于推动教学的车轮,鼓起教学的风帆,使师生互动,让教学和谐。反之,偏向一方或两手乱抓都是不恰当的、生硬的。

“知识是水,魅力是舟”,教师的魅力需要有渊博的知识才能显示出迷人的风采。学生对教师的好感不是凭空而来的,在学生心中,教师应该是无所不知的,是可以解答许多问题的,现实生活中那些有着丰富知识的教师总是深受学生的喜爱。所以教师应该不断学习,丰富自己的学识。

例如,教学《项脊轩志》一课时,“震川之文,每于不要紧之题,说不要紧之语,却自风韵疏淡”,桐城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姚鼐曾这样评价归有光的散文,你能理解这句话吗?“不要紧之题”是指题材,即文章的写作内容,具体到本文就是平常的生活琐事、平凡的生活场景;“不要紧之语”是指语言,指文章的用词用句。这句话是说归有光善于选择平常小事、平凡场景,用平淡的语言来表现情感,文章风格少雕饰、尚自然、少约束、尚闲散。我们能从文章的哪些语句读出“不要紧之题”和“不要紧之语”呢?“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教师先引用清代姚鼐评价归有光的散文的话作为依据,让学生圈点勾画课文,进行印证。学生朗读语言、理解语言、感悟语言、升华情感。例如,对“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的品评,三个短句的镜头感很强,把分家后的混乱嘈杂表现得淋漓尽致。又如,“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这句话,引导学生把握句子的内容和情感:作者对家道没落衰败的现实,即怨恨又无奈,只能在客观的记述中抒发深长的感叹。教师可以深入一层引导学生:“你觉得这个句子中的哪个词最富表现力?”由“篱”到“墙”表现了情感的隔膜越来越大,于是,句尾的一个“矣”字,像一声叹息,表现出了作者的无奈与悲凉。“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这句话没有一个字言及思念,但思念之情却表现得深挚感人。妻子死后,这亭亭如盖的枇杷树就是归有光寄托和倾诉情感的唯一对象了,此时,树就是妻子的化身,睹物思人。此时此刻,教师可引出:“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这就充分彰显出由文句到词句,相互照应,得完备之体——“得体”;文意是悼亡,词意也是悼亡——“得意”;文意表达了怀妻之情,词意亦是——“得情”;品评文句形成了几多哀愁、几多相思、几多离苦的意境,再拿词句来吟诵,形成了一种特定的课堂教学氛围——“得境”。

(5)亲其师,信其道。用叶澜教授的话来说,就是真诚。“真诚是人格魅力的基础。”学者谭玲认为:第一,具有人格魅力的教师能够激发学生奋发向上的积极性并发掘学生潜在的素质;第二,具有人格魅力的教师能够与学生建立严师益友的关系并以此促进教学相长。学者李本义认为:教师的人格魅力有利于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有利于树立教师的威信,有利于加强教师的榜样作用,有利于学生的成长和成才。

教师要善于以情动人、用情说话,要重视建立良好的师生情、生生情、生本情。在良好的氛围、友好的情感中对话交流,让课堂成为相互感动、难以忘怀的情感场。

俗话说,懒婆婆带出勤快媳妇。为人师者要学会“偷懒”,充满智慧的“懒师”能培育独立、自信、智慧的勤学生。该说的少说,不该说的别说,把时间多留一点给学生,让他们说一说、议一议、读一读、写一写。课堂上教师不是讲得“少”,而是讲得“精”,讲得“好”,讲得“有序”,不是就题讲题,而是要由题生发讲,指导学生应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问题少、容易懂,教师就可以少讲;问题多、不易懂,教师就可以适度多讲。课堂要成为学生的舞台,让学生积极展示、发挥,让学生学会合作、探究,让学生找到自信,品味探索的过程。

有魅力的课堂能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之间暗藏的“契合点”呈现给学生,唤醒学生封存的记忆,激发学生沉睡的潜能,让学生去发现、去探索,让每一节课都变成不可重复的激情与智慧的生长过程,这就是真正的魅力课堂。课堂是教师的立身之地。越是钻研课堂,越是觉得有滋味,越是感到要读的书还有很多,要研究的问题一个接着一个,这就是魅力课堂赠送给教师的礼物。

魅力课堂是开放的课堂,在开放中开阔视野;魅力课堂是分享的课堂,在分享中展现精彩;魅力课堂是快乐的课堂,在快乐中幸福成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