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近年来两岸开放程度日益加深,对话越来越务实,各种交流日益增多,两岸各自受益匪浅。近年来,台湾的文化产业发展迅速,成绩突出。通过承办系列大型国际文化活动,加强影视、流行音乐、动漫、舞台剧、设计等领域的国际化分量,尤其是“Design in Taiwan”更是奠定了台湾在设计领域的地位。在两岸文化产业协同创新与交流合作中,台湾在加强产业扶持、提升产品附加值、助推城市转型等方面的模式与路径可供大陆学习和借鉴,而大陆广阔的消费市场、巨大的开发潜力以及复兴中华文化的强烈愿望,是两岸进一步展开交流和务实合作的基础。当前,推进文化创新、激发文化创造,是两岸文化产业发展的共同诉求。随着现代化、信息化的加速,以及城市的快速成长与多样发展,文化产业园区成为新经济地理空间上不断形成的城市聚落,也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栖居地。在台湾,文化产业园区也是城市文化跃升的重要载体。目前在运营的五大园区(分别位于台北、花莲、台中、台南和嘉义)以及台北松山文创园区,都是来源于旧厂房改造;其中五大园区来源于酒厂改造,松山园区来源于烟厂改造,都是日治时期的酒/烟专卖局所在地,厂房建设兼具日本特色,留有浓郁的东亚文化色彩。在系统的创意规划和旧厂房改造中,古老的建筑散发出创意活力,强调以创意为主导的氛围营造,强调在展示、创作、传播、推广营造中激发创意,汇聚时尚,体现生产、生活和生态的融合,为大陆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有效借鉴。
台湾有着创意生活产业的提法,这是一个与人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但又离不开人们精神价值和文化品位提升的产业。创意生活产业的目的是推动地方经济与人文发展,利用创意和科技,整合、提升传统产业,增加产业附加值,使产业重新获取活力,得以持续发展并成为地方品牌,并整体提升社区生活品质与文化品位。诚品书店和台北“故宫博物院”便是“创意生活产业”的典型代表。被誉为台北文化地标的诚品书店一直以来秉持人文、创意、艺术、生活的理念,不仅书种齐全而且极具人文艺术气质的特色,其“24小时不打烊”的经营方式催生了文化产业的“诚品现象”;台北“故宫博物院”以博物馆产业化方式经营品牌形象,引用企业的经营理念,以文化创意强化教育、展示等功能,将文化内涵转化为创意,在产业经营方面颇为成功。诚品书店和台北“故宫博物院”的运营方式让协作体成员们深刻体会到,“创意生活”既是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文明成果的主要集聚地和传承平台。
当下,海峡两岸文化产业园区正凭借自身独特优势、依托各自社会进步程度进行着风格迥异的探索。如何在数字时代再现传统、传承精髓、有机融合、谱写新章,赋予历史以现代生命,将是两岸文化产业园区面临的共同挑战和机遇。
[1]转引自杨敏芝,《创意空间: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理论与实践》,台北:五南图书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9年版,第104页。
[2]资料来源:园区·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网。
[3]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网:《世界文创产业集聚区分布图发布(组图)》,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网,2013年12月13日。
[4]裴秋菊:《如何辨别真伪文化产业园》,《中国文化报》2014年2月22日,第5版。
[5]数据来源据各园区网站数据整理。
[6]林炎旦:《台湾文化创意产业现状》,新浪财经,2011年1月12日。
[7]林炎旦、林义斌:《台湾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概况》,载《两岸文化产业合作发展报告》,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第126-145页。
[8]数据根据该园区网上公开数据整理。
[9]根据台北华山1914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网站信息整理,因篇幅所限,仅列举2014年1—4月的活动。
[10]裴钰:《山东安徽两省三地争夺西门庆故里》,新浪新闻中心,2010年5月4日。
[11]陶德麟:《略论文化建设中的传承与借鉴》,《哲学研究》2013年第6期,第3-10页。
[12]霍步刚:《国外文化产业发展比较研究》,大连:东北财经大学2009年博士学位论文。(www.daowen.com)
[13]单世联:《现代性与文化工业》,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26页。
[14]〔美〕西里尔·布莱克:《比较现代化》,杨豫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年版,第5页。
[15]单世联:《现代性与文化工业》,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32-33页。
[16]陈致:《余英时访谈录》,北京:中华书局2012年版,第215页。
[17]单世联:《现代性与文化工业》,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3页。
[18]朱大可:《转型中国的三大文化隐喻》,载《孤独的大多数:21世纪初叶文化观察》,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12年版,第71页。
[19]陈致:《余英时访谈录》,北京:中华书局2012年版,第207页。
[20]转引自薛晓源、曹荣湘:《全球化与文化资本》,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12页。
[21]蔡旺春:《文化产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基于产业结构优化的视角》,《中国经济问题》2010年第5期,第48-50页。
[22]目前关于文化产业园区普遍的观点为推动经济结构转型,相关报道简要罗列,如《新华日报》2010年8月24日第7版《文化产业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的地位和作用》;《济南日报》2011年3月18日第13版《提升文化产业园区 助推城市发展转型》;《正北方网-北方新报》2013年12月30日《文化创意产业园:四处开花烹精神大餐》,http://www.northnews.cn/2013/1230/1487574_2.shtml等。
[23]数据来源:长沙天心文化产业园官网。
[24]〔荷〕伊瓦特·瓦哈根:《工业遗产的再利用》,载莫健伟、崔德炜:《文化创意空间——艺术与商业的集聚与融合》,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版,第77页。
[25]〔美〕约翰·巴朗:《西洋绘画实用词典》,程方、宋元生译,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90年版,第87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