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基于资源开发的文化产业园区实践

基于资源开发的文化产业园区实践

时间:2023-08-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012年,坐落于台北市信义区的松山园区被定位为“台北市的原创基地”,以此与临区的中正区华山1914园区有所区别。

基于资源开发的文化产业园区实践

国家和地方政府积极推动文化产业园区建设,结合当地资源及实际情况,大体上园区分为两个大类四种类型:依托传统文化和空间遗产资源的园区和依靠现代科技进行创意转化的园区。具体来说,四种类型分别是:

1.依托地方传统文化资源建设的园区

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是此类园区的最大亮点,通过产业聚集和产业链优化,传承过去并实现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化和转型,如国家级文化产业园区中的西安曲江新区和开封宋都古城文化产业园区就属此种类型,但两者也略有不同。西安曲江新区依托盛唐文脉,展现唐代长安的魅力和风雅,汇聚展现唐代在建筑、园林、绘画、诗歌宗教等方面的盛景;曲江文化产业园区演绎盛唐文化,以曲江文化景区为中心,联合西安城墙景区、大明宫遗址保护区、楼观道文化展示区以及临潼旅游度假区等,成为西安乃至整个陕西建设文化高地的重要承载区,以开发为主形成全新的园区发展格局。各地尚有许多依托当地文化资源建立的园区。而开封宋都古城文化产业园则以宋文化为生发点,与古都历史遗存保护一起弘扬宋文化精髓,在空间布局上建成“一城两环八区”,结合城区改造,建设宋韵袅袅、产业发达、文化传承的文化产业园区。以当地文化资源为依托的园区目前分布较广,起到了开发和利用、宣传当地文化资源的作用和功效。此外,文化资源挖掘和运用不当也饱受诟病,如部分项目被地产绑架而造成空心化,如出现山东、安徽两省三地争夺西门庆故里等的闹剧[10]。类似事件为文化产业及园区建设敲响了警钟,作为传递和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一的文化产业园区应展示何种文化观和价值观?西门庆如果都能被追捧为文化产业英雄,是文化产业发展的悲哀,更是社会价值观的悲哀!

2.依托工业遗产空间转化建设的园区

与城市产业结构转型与城镇化快速推进相伴随,传统工业升级转型,大批占据中心城区的土地资源和工业建筑失去了原有价值。在土地价值之外,如何正确认识老厂区所记载的历史价值?城市历史该以何种方式被记忆?工业遗产的价值之一在于空间容易被改造和再利用;经由资源循环与再开发,对原有材料进行解构与重组,以某种现代文化解读逻辑和方式,将老的砖头、钢筋、厂房、设备重新组合起来,既是对自然的保护,也是对历史的再现。作为城市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工业遗产的历史、文化、科技、美学价值尚未被充分挖掘出来,国家历史文化有待于进一步充实和完善,以见证国家、城市和产业发展和进步。通过文化产业园区建设活化旧有空间,重塑城市空间关系和城市文化,鲜活地呈现社会转型和更替,是园区建设的应有之义。西方园区早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就开始了对工业遗产进行创意开发的实践,如德国鲁尔区、加拿大格兰湖岛创意园区、利物浦艾伯特码头区等。在西方的影响下,目前两岸文化产业园区中大部分园区属于这种类型,如台湾五大园区均依托日治时代酒厂而建,其建筑风格既体现了当时的历史特征,也表现出中日两种不同文化的交融;8号桥上海时尚创意中心、上海1933老场坊、北京798艺术区和南京世界之窗东八区、杭州Loft49创意产业园等均为典型代表性园区。作为我国近代工业的发祥地,上海拥有4 000万平方米的老厂房;现存的工业遗产主要分布于黄浦、杨浦、普陀、闸北、长宁、徐汇、浦东等中心城区。处在中心城区的老厂房大部分则被改造为创意产业园区。8号桥上海时尚创意中心由上海一汽厂房改造,凭借现代感十足的外观和对于“桥”概念的时尚、现代转化,及其汇集品牌与策动创意的优势,已成为上海新时尚地标和示范点。旧工业厂房显示其固有的特殊建筑风格和历史底蕴;汇集创意相关行业而成为名副其实的文化时尚聚集地。8号桥集中体现了经济价值、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建筑价值,为历史注入时尚、创意元素,使保留旧厂房成为现代城市景观新景象,促进了设计创意产业的产业链形成。其他园区如建于1927年的四行仓库改造成为2万平方米的四行创意仓库;1932年建成的老纺织厂改建成为4万平方米的莫干山路春明创意园区;1933年建造的原工部局宰牲场改造成为大型创意园1933老场坊等。(www.daowen.com)

3.依托媒体类和设计类等新兴产业建设的园区

文化产业作为融合创意、跨领域与跨部门的跨产业活动,其核心是创意的产业与转化,与媒体类及设计类等新兴产业有天然的密切关系。文化产业园区在振兴艺术产业、发展重点媒体文化产业和设计产业,以及产业研发和人才培养方面大有可为。大陆的长沙天心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成都青羊绿洲文化产业园区、深圳华侨城创意文化园等都属此种类型,园区以文化产业相关行业的研发、展示、创意孵化为主,展示为平台搭建和业态聚集。台湾虽没有明确属于这一类型的园区,但园区均涵盖了上述功能,并且在设计、传媒等行业颇有建树,如台北松山烟厂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及坐落于其内部的台湾创意设计中心。2012年,坐落于台北市信义区的松山园区被定位为“台北市的原创基地”,以此与临区的中正区华山1914园区有所区别。目标设定上,前者为培养原创人才及原创力,激发创意与创新,主打“设计牌”;而后者在于引进产业,成为创意与创新的展示平台,主打“跨界牌”。代表台湾设计水平的“财团法人台湾创意设计中心”于2004年启动,2011年成功承办“台北世界设计大会”,更以“设计图书馆”和“台湾设计馆”使得台湾创意设计中心不仅承担起设计图书展示、设计师聚集交流及设计产品展览的功能,更带动设计领域和其他领域的交流互动和前瞻性思考突破,宣称“Design in Taiwan”的时代已经来临。

4.依托高等教育资源与高新科技资源的园区

大学作为高等教育资源集散地,聚集了前沿研究、高等人才和开放心态,通常是一个地区最富有活力和创造性的区域;高科技园区则汇聚科技与文化型人才,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两者在培育文化产业园区上具有先天的优势和资源,前者如北京中国人民大学文化产业园(依托中国人民大学)、上海杨浦区赤峰建筑设计一条街(依托同济大学)、上海长宁区天山路时尚产业园(依托东华大学和上海市服装研究所)、TCL(广州)文化产业基地(依托中山大学)等都是以大学为区位依托;后者如北京中关村创意产业先导基地(依托中关村高科技园区)、大连国家动画产业基地(依托大连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上海张江文化科技创意产业基地(依托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等等。这一类型园区充分发挥知识和科技优势,形式灵活,反应敏锐,市场竞争力强,有着很强的创意经济转换力,聚集着大批的文化科技人才,已基本形成与文化相关的、具有地缘和人才优势的文化产业规模集聚空间,具有鲜明的文化形象和文化吸引力的多功能园区。这些以科技创新和高校智库为主体和依托的高新科技园以其科技和文化的双重优势互相融合、互相促进而同时成为文化产业园区,极大地丰富了园区的类型,成为大学、文化、科技、园区各方共赢的典型代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