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成就有问题的人:法学写作思维六讲

成就有问题的人:法学写作思维六讲

更新时间:2025-0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首先说结论,总结为一句话就是:大家一定要做一个有“问题”的人。不是说你一定要有问题,需要纠正;而是说你一定要有问题意识,要能提出有意思的研究问题。比如,同学们在进行论文开题或者答辩的时候,老师会问一个问题,“你的这篇论文的问题意识是什么”或者“你的研究问题是什么”,一般同学们很难回答出来。法学论文中有一种特殊文体,答辩的时候很多同学是这么写的,就是因为没有搞清楚“问题”这个词各种意思的区分。

首先说结论,总结为一句话就是:大家一定要做一个有“问题”的人。

那么,这句话里面的“问题”是什么意思?不是说你一定要有问题,需要纠正;而是说你一定要有问题意识,要能提出有意思的研究问题。

但是,这么说仍然非常模糊,因此,就会出现当老师问同学们“你的问题意识是什么”的时候,同学们经常会有很懵的情况出现。实际上,这个“问题”在中文里很难讲清楚,因为中文的“问题”一词包含了很多意思,需要拆解一下,否则经常会引起很多歧义。比如,同学们在进行论文开题或者答辩的时候,老师会问一个问题,“你的这篇论文的问题意识是什么”或者“你的研究问题是什么”,一般同学们很难回答出来。之所以难回答,有些时候其原因就在于,大家选择的只是一个话题或者一个主题,用英文来表述就是“issue”。例如,如果以“互联网金融监管”为题,它听起来就是一个名词或者一个短语。

但如果再往下拆解的话,有些时候“问题”这个词所指的其实是另外一个东西,类似于“一个社会问题需要加以解决”这个句子里面的“问题”,用英文来表述就是“problem”,是一个社会的某种缺陷和弊端,需要从实际层面寻求解决方案。(www.daowen.com)

但我们在写学术论文时,更多的时候所说的“问题”,不是“issue”,也不是“problem”,其实讲的是“question”——一个从理论和学术的角度有趣的问题。它能够激发旁人的兴趣,会让人想知道答案,会提出类似于“为什么美国这个科学如此发达的国家,宗教却非常盛行”的疑问。这就是学术研究的起点,也是一个学术课题(包括学位论文)的引擎所在。

之所以先说明“问题”的内涵,是因为很多时候大家会在并不清楚的情况下把不同的概念混在一起。法学论文中有一种特殊文体,答辩的时候很多同学是这么写的,就是因为没有搞清楚“问题”这个词各种意思的区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