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头条
2021年8月,《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规划》印发,未来将整合大运河沿线8个省市文物和文化资源,深入阐释大运河文化价值,大力弘扬大运河时代精神,促进文旅融合带动,提升传统利用水平,着力将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成新时代宣传中国形象、展示中华文明、彰显文化自信的亮丽名片。
大运河是世界上里程最长、工程最大的古代运河,也是最古老的运河之一,是中国古代的三项伟大工程之一,并且使用至今,是中华民族的奋斗精神的集中体现,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象征。《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规划》的颁布,不仅是国家层面推进文化资源保护传承利用的战略决策,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举措。
具体来说,在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过程中,要处理好如下三种关系:
一是整体性展示与特色性体现的关系。大运河是南北跨越3200公里的线性世界文化遗产,是国家文化形象标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涵盖京津、燕赵、齐鲁、中原、淮扬、吴越等六大特色鲜明的地域文化。这就决定了在建设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的过程中,既要整体展示大运河的形象,又要兼顾各地的特色,做到特色性与整体性的统一。
二是保护和利用的关系。既要保护好运河物质遗产,又要保护好运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既要保护好运河的文化资源,又要保护好运河的生态;既要保护好运河主航道流经的区域,又要保护好历史上的运河遗址以及运河支流水系的生态环境和文化环境。
三是物质性展示与精神性传播的关系。大运河绵延千里,历史悠久,蕴含着丰富的精神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和展示窗口。在建设过程中,不仅要注重文化遗产的展示,更要弘扬文化遗产所蕴含的人文精神,彰显文化自信。
精准押题
阅读下面一段材料,按要求完成作文。
大运河由起于北京止于杭州的京杭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的隋唐大运河、与海上丝绸之路相连的浙东运河组成,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是中国古代南北交通的大动脉,已延续2500余年。千百年来,人们依大运河而生,大运河也将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包容、仁厚、英勇抗争等精神特质融入人们的血脉中,使之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底色。
如今,随着《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规划》印发,对大运河文化的保护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大运河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但是,对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的建设不能盲目进行,既要重视运河遗产和运河生态的保护,还要注重对社会资源的保护,重视旅游开发对周边社区居民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的影响。同时,不妨尝试“文化+科技”“文旅+科技”的新型发展模式,创新新时代文化遗产的传播方式。
学校校刊举行“我与家乡运河文化公园”主题征文活动,请结合上述材料写一篇文章,表达你的认识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www.daowen.com)
技法点拨
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题。材料给出了对大运河的内涵的解读和保护、传承、利用大运河的方向;综合校刊征文的主题和“认识与思考”的表述,可知要以运河文化传承者的身份切入写作。解读材料内涵、把握写作主题、明确写作身份,是审读这道作文题的关键点。
材料第一自然段由两句话组成。第一句话介绍大运河的组成、地位和历史,大运河是中国古代南北经济交通的大动脉,至今仍在发挥着重要的航运作用;第二句话简述大运河的文化内涵,大运河不仅催生、繁荣了沿岸的经济,更孕育了丰富多元、厚重绵延的运河文化,它所锻造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英勇抗争等精神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底色。大运河流淌着唐风宋韵,澎湃着生生不息的前进浪音,是历史悠久的经济动脉,凝聚着古人兼容并蓄、协调联动的繁荣智慧,承载着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大运河是与时俱进的文化载体,沟通古今文化,是人文精神相续的桥梁。解读材料第一自然段,我们可进行深入思考,例如:大运河开凿的目的是什么?大运河在我国历史上起到了怎样的作用?大运河包含着哪些文化精神?整合大运河沿岸的生态资源、旅游资源、经济资源、文化资源,对我国新时代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会起到怎样的功效?
材料第二自然段由三句话组成。第一句话,《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规划》的印发增强了国人对大运河保护、传承、利用的意识;第二句话说明,在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过程中要统筹兼顾,既要充分保护大运河,又不能影响周围居民的生活,确保让人民真正受益;第三句话,启发人们思考以科技手段传播大运河文化。通过解读材料第二自然段,我们可在作文中渗透以下思考:如何更好地向国人宣传保护大运河的重要性?在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过程中,怎样才能做到统筹兼顾,怎样才能实现“文旅+科技”“文化+科技”的新型传播模式?相关职能部门、地方政府、沿岸居民可以起到怎样的作用?写作过程中,我们可以结合相关学科知识提出可行性建议,充分展现认识社会现象和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素养,从而避免空泛议论的写作弊病。
这道作文题为我们设置了写作情境:学校校刊举行“我与家乡运河文化公园”主题征文活动。对应“校刊征文”的要求,要展现一定的文笔能力,文句优美,层次清晰,主题鲜明。对应“我与家乡运河文化公园”的主题,在写作中要注重体现“我”与“家乡运河文化公园”二者之间的联系,不能割裂双方,不能顾此失彼。“我”与“家乡运河文化公园”应该是一种互依共存的关系。此外,我们还可以从多个角度来深入挖掘“我”的身份内涵,“我”可以是个体,也可以是青年群体;在写作中应衔接生活,充分体现青年人的身份意识与责任意识,用热情、积极的态度和辩证、灵活的思路参与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的建设。
综上所述,这道作文题可从以下几个角度展开立意:
角度一:解读大运河文化精神,传承中华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彰显中华民族文化自信
角度二:结合《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规划》,阐述文化资源保护与运用方案
角度三:传承文化遗产,既要重视遗产保护与生态保护,也要重视社会经济的发展
角度四:携手联动,全民参与,运河持续繁荣,守护代代不止
标杆作文一
立意角度:解读大运河文化精神,传承中华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彰显中华民族文化自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