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孟文
悠悠华夏历史,泱泱中华大地,灿若星辰的文物资源正熠熠闪光。守护好这些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的国家宝藏,正是守护好我国的悠久历史与传统文化。文物保护,“确保有人做,有传承”,需要每一个中国人的不断探索与付出。
人才短缺一直是制约文物事业发展的瓶颈。我国是世界文物大国,广泛分布着数量巨大、类型丰富的文物。但是,目前文物保护专业人才不足,甚至出现了从其他学科“借人”来用的现象。一直以来,这些具有重要文化价值和传承意义的学科却被公众视为“绝学”“冷门学科”,造成了文物保护工作无人传承的现状。湖南省2020年高考文科第四名的钟芳蓉同学“爆冷”报考北大的考古专业,引起公众一片哗然,人们纷纷表示她应该有更好的选择,这也恰恰说明目前文物保护人才培养工作任重而道远。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敦煌研究院在文物保护和研究、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而这一切要归功于文物保护研究者和工作人员的“坚守大漠、甘于奉献、勇于担当、开拓进取”的莫高精神。以此为例,要让文物保护取得进一步成就,培养人才是关键,尤其是培养一批高学历、高层次的专业人才,乃至培养更多的像莫高窟守护者樊锦诗这样的“择一事,终一生”,把研究工作当作终身事业并无悔追求的文物守护者。国家文物局也表示,将大力培养新人,力争到2025年文物科研人员数量增长25%,让文物保护走出“小马拉大车”的困境。
加大宣传和普及力度,点燃公众热情,消除其对文物保护的偏见,是当务之急。以前,文物往往被束之高阁,极少数人才能与之有深层次的接触。其实,就文物本身的价值而言,文物越是走进公众,越是变得鲜活有情感。可以看到,如今文物保护逐渐走进大众视野,无论是《我在故宫修文物》等一系列纪录片所呈现给我们的“人间巧艺夺天工”,还是《如果国宝会说话》《国家宝藏》所讲述的文物背后的悠久历史与人文情怀,抑或是文创产品引领的“国潮”消费新时尚,都让文物“活”起来了,推动了文物保护常识的普及和文物保护意识的提升。(www.daowen.com)
我们每个人都要做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者、传播者、创新者,让文物保护的精神代代传承,努力实现从文物资源大国到文物保护利用强国的历史性跨越。文物不仅属于我们当代人,也属于子孙后代,正是很多人的坚守与付出,才让文物历久弥新、焕发光彩。
名师点评
文章开门见山,直入主题,强调文物保护“有人做,有传承”的重要性。主体部分的论述,无论是清晰的行文思路、规整严谨的文章结构,还是精准到位的语言表达、简洁流畅的论述风格,都值得肯定。内容上,文章既能客观分析当前人才短缺给文物保护造成的困境,也能看到国家目前为解决这一困境所做的努力,更能够为后面的文物保护工作提供方向,呼吁每一个人参与到文物保护这一项伟大且意义非凡的工作中去。可谓不偏不颇,实事求是,言之有理,言之有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