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国务院预防性保护规划,提升文物保护力量

国务院预防性保护规划,提升文物保护力量

时间:2023-08-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聚焦头条2021年11月8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十四五”文物保护和科技创新规划》。此为预防性保护。数字化保护是提升文物保护利用水平的重要基础手段之一。文物保护,离不开各单位的通力合作和技术的融合创新。如今,由于相关人才短缺,文物科技创新力量薄弱,文物研究存在短板,考古成果作用发挥依然不足。写作时,可以谈我国文物保护领域人才短缺的具体现状、人才在增强文物科技创新力

国务院预防性保护规划,提升文物保护力量

聚焦头条

2021年11月8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十四五”文物保护和科技创新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强调,“十四五”期间,要全面加强文物保护研究利用,全面深化对中华文明的认知,全面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全面推进文物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动实现从文物资源大国向文物保护利用强国的历史性跨越。《规划》是第一次上升为国家级专项规划,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文物事业发展的高度重视。

总体来讲,文物保护和科技创新主要有三个阶段:预防性保护,数字化保护,融合创新。

有些文物对温度、湿度、空气质量的变化比较敏感,一旦这些数值超标,文物就会因环境的变化而受到损害。应用科技手段,对温度、湿度、空气质量的变化等情况实施全面监控,避免了因空气湿度和颗粒物浓度波动造成的文物老化等现象,也让馆藏文物在展示的同时依然能够得到有效保护。此为预防性保护。

数字化保护是提升文物保护利用水平的重要基础手段之一。数字化技术助力文物修复,博物馆数字化建设(网上虚拟展厅、AR导览等)属于数字化保护的范畴。数字化让文物得到了有效保护,也增强了文化传播的效果。

文物保护,离不开各单位的通力合作和技术的融合创新。敦煌博物院首次将仿真与模拟试验技术成功引入文化遗产保护领域中国丝绸博物馆充分使用现代科技手段,推出“互联网+中华文明”项目和云上展示,构架从古到今的桥梁;2020年疫情期间,全国2000余家博物馆开启了“云展览”模式,吸引了超过50亿人次观览。借助5G直播、数字化等新技术,文物资源得到有效保护,也在更广阔的领域中满足着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

我们期待在未来,科技不断创新发展,让文物保护拥有更坚实的依靠,也让穿越千年的文化得以永续保存,历久弥新。

精准押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材料一:“万物并作,吾以观复。”长久以来,能够论证历史变迁、推演岁月沧海桑田的载体便是文物。我国数千年来遗留下来的数不胜数的文物,凝聚了一代又一代先人的智慧和汗水,是我国历史文明的重要载体与重要见证,保护历史文物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必然要求。

材料二:如今,游客打开网页或手机,就可以在故宫博物院发布的包括“全景故宫”在内的7款数字产品中领略空无一人的紫禁城美景,进入VR模式还可以沉浸式体验,“走”进大殿,甚至“坐”上龙椅。而敦煌莫高窟则在更早的2014年,就启用了数字展示中心,以数字化、多媒体的方式,对文物资源实现永久保存、永续利用。2020年疫情期间,良渚博物院积极整合资源,多次开展线上“云游”,同时与游戏、美食等平台开展跨界合作,搭建起良博院与公众沟通互动的平台,成为良博院“多元性”与“包容性”的重要表征,进一步推动良渚文化在全国乃至全世界的传播能力。

材料三:“文物保护、文物修复是一个技术活儿。”如今,由于相关人才短缺,文物科技创新力量薄弱,文物研究存在短板,考古成果作用发挥依然不足。我国每年待修复的文物以300余万件(套)的速度增长,而全国县级文物行政编制仅有5000多人,平均每县不足2人,这充分说明我国文物机构队伍依然薄弱,“小马拉大车”现象突出。

读了上述材料,你有何感悟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表达你的看法。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www.daowen.com)

技法点拨

材料一从文物的价值和意义来谈文物保护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概括性强。材料二由三个事例组成,分别是故宫博物院、敦煌莫高窟和良渚博物院在文物资源领域进行创新的极具代表性的事例,它们纷纷与新时代的科技对接,尝试了新的表现形式和传播形式,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材料三着眼于文物保护当前存在的问题——人才短缺,强调“小马拉大车”现象亟待解决。这三则材料都与“文物保护和科技创新”这一主题相关,存在较强的内在逻辑联系,具体可以从如下几个角度立意:

角度一:坚定守护中华文脉,传承中华优秀文化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守护文物,就是在守护传统文化,就是守住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优秀的传统文化具有强大的凝聚力,能增强整个社会的文化自信,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基石和力量。正如《国家宝藏》制片人所说:“《国家宝藏》从头到尾没有喊口号,看里面的国宝,听国宝的故事,你会为自己是中国人,为自己的民族走过这样的历史,创造过这样的文明而骄傲。”对这个角度的写作可以从大处着眼,追溯文物所承载的历史价值和文物保护的历史发展,观照文物保护迄今为止取得的成就,指出当前存在的问题,展望未来发展的前景,等等。

角度二:科技助力文物保护,让传统文化历久弥新

这个立意角度主要来源于材料二。现代社会,科技已经渗透了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冷门”的文物如果有科技创新所赋予的时代意义加持,也能获得新力量,带给我们不一样的视觉惊喜和情感体验。因此,写作时不妨从科技对文物保护的重要作用这一相对较小的角度切入,结合科技为传统文化赋能这一主题展开写作。

角度三:跨界融合,“激活”文物

我们应该看到,如果传统文化只剩下空洞乏味的外壳,失去的不仅仅是市场,更失去了让文化持续生长的内在力量。创造性转化和创造性发展在“激活”文物、传承文化中至关重要,因此我们要以现代的视角、用很“燃”的方式,将文物保护多元化地表现出来。事实上,我国的文物保护和传承在跨界融合方面成效卓著,如材料二中将文物保护与美食、游戏等结合,引起公众极大的兴趣。又如河南卫视的“奇妙游”系列,从2021年春节的《唐宫夜宴》,到后续的《元宵奇妙夜》《端午奇妙游》《中秋奇妙游》,火爆全网,频频出圈。跨界融合,给文物带来新的生命力。

角度四:弥补人才短板,增强文物科技创新力量

无论是《我在故宫修文物》里那些大国工匠们沉心传递民族文化符号,还是《只此青绿》背后制作者们全新演绎、与文物对话的巧妙用心,都让我们看到纯粹、执着、充满敬畏地投身于文物的引领者的重要性。文物保护,需要更多的人参与进来,去发现、保护、激活文物。无论是投身于文物保护事业,还是做一名能够理解和认同传统文化价值的参与者,都能提升整个国家的人文素养,都能抑制文化浮躁。写作时,可以谈我国文物保护领域人才短缺的具体现状、人才在增强文物科技创新力量方面的重要性、国家在解决这个问题方面的努力、不同的人在保护和传承文物方面所发挥的不同作用,等等。

标杆作文一

立意角度:坚定守护中华文脉,传承中华优秀文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