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按照工作实际与性格特征对编辑进行划分,不断廓清其职能,使其“术业有专攻”,势必能提高工作效率及图书品质。[12]策划编辑和文字编辑究竟如何划分,每个出版社都有其独特的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如果“一刀切”,必然会引发新的矛盾点。在现有以经济指标为主的考核机制下,策划编辑和文字编辑的矛盾点日益尖锐。为解决这种矛盾,笔者认为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努力。
第一,提高文字编辑地位。在现有出版流程中,文字编辑作为策划编辑的重要补充,只能埋头对书稿进行加工,却无权对书稿质量进行整体评价。针对内容较差的稿件,文字编辑急于应付,敷衍了事。在选题策划环节,适当引入文字编辑的参与,提高其“主人翁”意识,这不失为图书质量的一种有效保障。
第二,加强图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为了保障图书质量,几乎所有的出版社都制定了相应的奖惩措施。书稿实行责任编辑负责制,一旦有质量问题,作为责任编辑的文字编辑首当其冲。文字编辑对书稿的质量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这是毋庸置疑的,但在高强度的编辑加工压力下,如何把控图书质量,应为出版社整体考虑的问题。兼顾策划编辑和文字编辑双重利益,加强图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这应是出版社科学管理的重要任务。(www.daowen.com)
第三,建立合理的绩效考核机制。现有的考核机制,不仅使策划编辑疲于应付,而且使文字编辑缺乏职业规划,降低工作积极性。在净利润考核模式下,策划编辑策划的图书,按照回款码洋,减去编校费、印刷费等所有成本后的净利润进行考核。策划编辑认为,在承担编校费用的基础上,文字编辑不应再参与绩效分配,而且这种理念在很多出版社占据主导地位。反过来讲,文字编辑认为,图书的按时保质出版,自己亦有一定的贡献,理应按比例参与绩效分配。两者争执不休,结果处于劣势地位的文字编辑只能甘拜下风。为了平衡各方利益,有人认为,应将不同编辑岗位的绩效考核合二为一,擅长策划的编辑考核净发货码洋;针对以文字擅长的文字编辑,可以将审稿文稿按一定的比例折合成码洋,以计入考核。[13]并且,文字编辑的绩效考核,应与策划编辑的利润考核区分开来,在社内独立成体系。这样不仅有利于缓和策划编辑与文字编辑间的分歧,还有助于平衡两者之间职责与利益的关系,增强其融合性。
建构合理的出版管理模式,完善绩效考核制度,不仅有助于缓解策划编辑与文字编辑之间的矛盾,还有助于提高两者工作的积极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