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如何将打开心灵之锁的钥匙交到他们手里

如何将打开心灵之锁的钥匙交到他们手里

时间:2023-08-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因此,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地发展观,注意引导、充分发挥其思想道德构建的主体能动性,逐渐地把打开心灵之锁的钥匙交到他们手里,是我们在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必须注意的问题。

如何将打开心灵之锁的钥匙交到他们手里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观的形成过程,其实就是善与恶、正与邪、好与坏、美与丑、先进与落后、积极与消极、振作与颓废等等思想不断交锋的过程,假如这二者中间有一扇门,那么我们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就是要把好这扇门,让正的一面通过,把反的一面锁起来。

该怎样把好这扇心灵之门呢?其方法自然不能一概而论。学校、家庭、社会三者联合,因人、因时、因地灵活面对,才是一条万全之策。然而,如果我们忽视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形成过程中的主体能动性,那么所有的努力都将会付诸东流,我们的教育将永远难以真正地进入他们的心灵之门。因此,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地发展观,注意引导、充分发挥其思想道德构建的主体能动性,逐渐地把打开心灵之锁的钥匙交到他们手里,是我们在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必须注意的问题。

叶圣陶先生认为,学生是“有机的种子,本身具有萌发生长的机能”。现代教育实践也已经证明,相信学生的能力,让他们放手去做自己能做的事情,我们的教学就一定会得到丰厚的回报。这个道理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依然行得通。

作为教育者,我们早已习惯了把自己置于统治、监控的地位,每天面对未成年人,总是抱着一千个担心,一万个不放心。于是,我们成了他们行为的主宰,而孩子们却变成了一个受动的机体。我们每天居高临下地对他们颐指气使,不能怎么样,必须怎么样,否则怎么样,我来替你怎么样……久而久之,双方之间便有了一种无形的心理隔膜,而且往往顽固得不易沟通。到了这个份上,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能不出问题吗?(www.daowen.com)

要走进孩子们尘封的心灵,就要撕下我们“管理者”冰冷的面纱,使我们的面孔温和起来,使我们的话语暖心起来,与孩子们在共同参与的学习、生活等一系列活动中形成民主、平等、合作的朋友关系,把他们从被监督、被控制、被管理的地位上解放出来,有目的地引导他们自觉地遵循生活、社会等各种“活动规则”,主动地在活动中进行自我控制、自我规范、自我调节自我完善,从而最终实现自我管理

如果孩子们能够在我们的引导下,实现了自我管理,那么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还愁做不好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