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利用从众效应实现学生自我管理

利用从众效应实现学生自我管理

时间:2023-08-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但是,“从众效应”显然也有其积极的一面。在对学生实施管理的过程中,如果我们能够巧借“从众效应”,往往可以收到令人意想不到的好效果。其实,在很多情况下,我们都可以充分利用“从众效应”的积极作用,让其为我们的教育教学服务。要利用“从众效应”实现学生的自我管理,我们必须把握好一点,那就是要善于发现、挖掘、利用学生群体中积极、正义、健康、向上的因素,并注意营造和谐的氛围,引导形成正确的合力。

利用从众效应实现学生自我管理

我国古代有这样一个故事:曾参至孝至仁,他的母亲对儿子极为了解。有同名同姓的另一个曾参杀了人,有人跑来告诉曾参的母亲:“曾参杀了人了。”其母不信。过了一会,又跑来一个人,说:“曾参杀了人了。”其母将信将疑。又有第三个人跑来告诉曾参的母亲说:“曾参杀了人了。”话音未落,曾母已经翻过墙头避开了。

从这个故事,我们就可以看到“从众效应”对人们行为的影响。所谓从众,就是指由于群体的引导或施加的压力而使个人的行为朝着与群体大多数人一致的方向变化的现象。通俗的讲,从众就是“随大流”。在日常生活中,“随大流”是一种极为普遍的社会现象。社会心理学家研究发现,持某种意见的人数的多少是影响从众的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很少有人能够在众口一词的情况下还坚持自己的不同意见。

只要留心,我们就可以发现“从众效应”其实无处不在。也许大家都见过这样的现象,一个学生迟到了,走进教室时若是大家都安安静静地在学习或是认认真真地在读书,那么他也会很快地去做相同的事情;但若是班里乱糟糟,那么多半他也会随着大家说起闲话来。

在许多情况下,“随大流”都是没有主见、随波逐流、人云亦云的代名词,是一个危险信号。但是,“从众效应”显然也有其积极的一面。在对学生实施管理的过程中,如果我们能够巧借“从众效应”,往往可以收到令人意想不到的好效果。(www.daowen.com)

去年秋天,我接了一个新班。虽说已经是初二了,但班里的学生却没有养成认真早读的良好习惯。每到早读时间,听外班书声朗朗,再看我的班死气沉沉,心里就颇不是滋味。一开始,我在班里反复强调早读的重要性,但收效甚微。于是,我就将班里十几名学习好的学生叫到办公室,征求他们对班里早读现状的看法,最后统一了思想——要想创设一个有利于自己、有利于同学健康发展的早读环境,就必须从自身做起。我对他们说:“只要咱们这十几个同学抱成团,在早读时振奋精神,认真读书,我相信慢慢地就会有更多的人加入到我们这个团体中来。”在以后的日子里,这十几个同学按照自己的承诺去做了,我就不失时机地在班里对他们提出表扬。果然,班里的早读状况一天天好了起来。到后来,连几个平时无精打采的常客在整个环境氛围的影响下,也感到不读书有点不好意思了。

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从众效应”发挥了积极作用。其实,在很多情况下,我们都可以充分利用“从众效应”的积极作用,让其为我们的教育教学服务。譬如制定班规,若是由教师一人实施一言堂,一二三四定一些条条框框,这样的班规往往很难起到规范学生行为的作用。但若是把制定班规的权利交给学生,让他们通过集体讨论,最后统一意见形成班规,就往往对全班同学都能产生约束力量。再如遇到有些难缠的学生,尽管教师想方设法苦口婆心,可最终往往会捉襟见肘甚至束手无策。但是如果把他们的不良行为拿到众人面前,利用学生群体的力量来解决,在同学们的你一言我一语中,许多问题却可以迎刃而解。

要利用“从众效应”实现学生的自我管理,我们必须把握好一点,那就是要善于发现、挖掘、利用学生群体中积极、正义、健康、向上的因素,并注意营造和谐的氛围,引导形成正确的合力。只有这样,当正气的大流形成之后,其它的邪气才会为之让步,我们的学生也才可能实现全面、健康、和谐的可持续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