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国内生产总值核算方面的统计学原理

国内生产总值核算方面的统计学原理

时间:2023-08-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从产品形态看,国内生产总值表现为所有最终产品的价值之和。可见,以上三个判断宏观经济运行状况的主要指标均与国内生产总值有十分密切的联系。值得注意的是,在可持续发展原则下,国内生产总值指标是欠全面的。国内生产总值有三种核算方法,即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

国内生产总值核算方面的统计学原理

(一)国内生产总值

1.国内生产总值的概念

国内生产总值(简称GDP)是指按市场价格计算的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国内生产总值这一总量指标是对某一特定空间内的经济总量的描述,而不仅仅对国家层次经济总量的称谓,正如一省、一市、一县内,都有GDP统计指标,称为地区生产总值。GDP有三种不同的表现形态:产品形态,价值形态和收入形态。

从产品形态看,国内生产总值表现为所有最终产品的价值之和。这里所谓的“产品”,不仅包括有形的货物,诸如食品、衣服等,而且还包括无形的服务,诸如教育、卫生、美容等。所谓“最终产品”是指那些不再被用于生产过程,或虽被用于生产过程,但不会被一次性消耗或一次性转移到新产品中去的产品。所谓“所有的”是指国内生产总值所包括的全面性,它不仅包括所有经过市场交易的最终产品的价值,而且包括所有未经市场交易的最终货物的价值,如农民自产自用的粮食,以及部分未经过市场交易的最终服务的价值,如住户自有住房提供的服务的价值。

从价值形态看,国内生产总值表现为一个国家的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全部产品的价值与同期投入的中间产品的价值的差额,即所有常住单位的增加值之和。这里扣除同期投入的中间产品的价值的理由是为了避免重复计算。

从收入形态看,国内生产总值表现为一个国家的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的生产活动所形成的原始收入之和。它包括常住单位因从事生产活动而对劳动要素的支付、对政府的支持、对固定资产的价值补偿,以及获得的盈余。

2.国内生产总值核算的意义

国内生产总值核算是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核心部分,是国民经济核算的基础。在我国搞好国内生产总值核算的重要意义在于:

首先,为判断宏观经济运行状况提供重要依据。在现实中,经济增长率即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通货膨胀率一般是用国内生产总值缩减指数或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来衡量;失业率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有密切联系。可见,以上三个判断宏观经济运行状况的主要指标均与国内生产总值有十分密切的联系。

其次,在宏观经济管理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自1985年国家统计局建立起相应的核算制度以来,国内生产总值核算已成为我国宏观经济管理部门了解经济运行状况的重要手段,成为制定经济发展战略、中长期规划、年度计划和各种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依据。我国政府在“七五”规划、“八五”规划、“九五”规划、“十五”规划、“十一五”规划、“十二五”规划等经济规划中提出的国民经济增长目标以及历年年度计划中提出的国民经济增长目标也都是建立在国内生产总值核算和对经济发展情况的预测基础上的。

再次,在我国对外交往中具有重要意义。例如,据有关部门估计,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每增加10%,在联合国的会费比额将增加20%强,可见,一国所承担的国际义务与国内生产总值密切相关;又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根据国内生产总值以及黄金与外汇储备、进出口额、出口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等因素来决定一个国家在基金的份额,进而决定在基金的投票权、分配特别提款权的份额及向基金借款的份额。因此,国内生产总值核算直接关系到我国在这些国际组织中股金的升降,影响到我国在国际上所应发挥的重要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在可持续发展原则下,国内生产总值指标是欠全面的。因为人们在发展经济的时候,不可能不消耗自然资源。如果当前的经济发展过度地消耗了自然资源,或造成环境的恶化,就会对未来的经济发展造成极为不利的影响,这样的发展是不可持续的。然而,国内生产总值在反映经济发展的同时,没有反映它所带来的资源耗减和环境损失的代价。比如,只要采伐树木,国内生产总值就会增加,但过量采伐后造成森林资源的减少,国内生产总值却不考虑相应的代价。因此,期望在不久的将来,把环境、资源核算纳入核算体系中,建立中国综合经济与资源环境核算体系。未来中国并将按SNA2008要求修订GDP核算。

3.国内生产总值的基本核算方法

目前中国GDP是按照《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2002)》的要求进行核算的,该体系采纳了联合国1993年《国民经济核算体系》SNA的基本核算原则、内容和方法。

国内生产总值有三种核算方法,即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三种方法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反映国民经济生产活动成果。

(1)生产法

生产法是从生产过程中创造的货物和服务价值入手,剔除生产过程中投入的中间货物和服务价值,得到增加值的一种方法。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生产法之增加值计算公式如下:

将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生产法之增加值相加,得到生产法国内生产总值。

总产出指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所有货物和服务的价值,既包括新增价值,也包括转移价值。它反映常住单位生产活动的总规模。总产出按生产者价格计算。

中间投入指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过程中消耗和使用的非固定资产货物和服务的价值。中间投入也称为中间消耗,反映用于生产过程中的转移价值,一般按购买者价格计算。计入中间投入的货物和服务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与总产出的计算范围保持一致;二是本期一次性使用的。

增加值即总产出减去中间投入后的差额,反映一定时期内各产业部门生产经营活动的最终成果。

(2)收入法

收入法也称分配法,从生产过程形成收入的角度,对常住单位的生产活动成果进行核算。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收入法之增加值由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和营业盈余四个部分组成。计算公式为:(www.daowen.com)

增加值=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营业盈余

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收入法增加值之和等于收入法国内生产总值。

上式中,劳动者报酬指劳动者从事生产活动所应得的全部报酬。包括劳动者应得的工资、奖金和津贴,既有货币形式,也有实物形式,还有劳动者所享受的公费医疗和医药卫生费、上下班交通补贴和单位为职工缴纳的社会保险费等。对于个体经济来说,其所有者所获得的劳动报酬和经营利润不易区分,这两部分统一作为劳动者报酬处理。生产税净额指生产税减生产补贴后的差额。固定资产折旧指一定时期内为弥补固定资产损耗按照核定的固定资产折旧率提取的固定资产折旧,或按国民经济核算统一规定的折旧率虚拟计算的固定资产折旧。营业盈余指常住单位创造的增加值扣除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和固定资产折旧后的余额。

(3)支出法

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是从最终使用的角度反映一个国家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最终成果的一种方法。最终使用包括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总额及净出口三部分,计算公式为

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总额+净出口

式中,最终消费指常住单位为满足物质、文化和精神生活的需要,从本国经济领土和国外购买的货物和服务的支出。它不包括非常住单位在本国经济领土内的消费支出。最终消费分为居民消费和政府消费。资本形成总额指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获得减去处置的固定资产和存货的净额,包括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和存货增加两部分。净出口指货物和服务出口减货物和服务进口的差额。

例如,已知某地区2013年有关统计资料如表8-13所示。

表8-13 某地区2013年国民经济资料表 单位:亿元

试根据上述资料,分别用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计算该地区2013年生产总值。

(二)国民生产总值(国民总收入)

国民生产总值(简称GNP)是指按市场价格计算的一个国家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收入初次分配的最终成果。一国常住单位从事生产活动所创造的增加值在初次分配过程中主要分配给该国的常住单位,但也有一部分以劳动者报酬和财产收入等形式分配给该国的非常住单位,同时,国外生产所创造的增加值也有一部分以劳动者报酬和财产收入等形式分配给该国的常住单位。

国内生产总值加上国外要素收入净额,即为国民生产总值。在联合国的新SNA核算体系中已将国民生产总值改称为国民总收入(简称GNI)。即

可见,国民总收入反映了本国常住单位原始收入的总和,它与国内生产总值不同:国内生产总值是一个生产概念,而国民总收入则是一个收入概念。

(三)国内生产净值

国内生产总值是常住单位的增加值之和,增加值是由总产出减去中间消耗计算出来的,而中间消耗并不包括资本的消耗,即固定资本消耗(折旧),也就是说国内生产总值中包含着折旧的成分。若从国内生产总值中扣除固定资本的消耗,便为国内生产净值(简称NDP)。即

(四)国民净收入

国民净收入(简称NNI)等于国民总收入减去固定资本消耗以后的余额。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