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形成和发展:第6版统计学原理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形成和发展:第6版统计学原理

时间:2023-08-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库兹涅茨提出了国民生产总值核算,并出版了相关著作,为国民经济账户体系的建立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它的颁布标志着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开始进入了一个成熟期。当今,国际推行的国民核算体系为SNA2008。由此看来,SNA对国民经济总量的核算更完整、全面。因此,这一时期我国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是不系统、不全面的,比如,生产范围狭窄,不能反映包括大量服务在内的非物质生产部门发展的情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形成和发展:第6版统计学原理

(一)两大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回顾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是对国民经济运行或社会再生产过程进行全面、系统的计算、测定和描述的宏观经济信息系统。它是整个经济信息系统的核心。它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指为进行国民经济核算而制定的一整套标准和规范;二是指全面、系统的国民经济核算资料。回顾历史,在不同的管理体系下形成了两大核算体系,即MPS和SNA。

MPS即物质产品平衡表体系(System of Material Product Balances),是前苏联始创的。从20世纪20年代中期开始,在社会化大生产要求下,前苏联为适应计划经济管理的需要,开始编制国民经济平衡表,30年代初形成了体系,50年代末已基本定型,并逐步推广到原经互会国家。可以说,MPS是世界上第一个官方核算体系。联合国统计委员会于1971年出版了《国民经济平衡表体系的基本原理》专辑,1977年出版了《国民经济账户体系与国民经济平衡表体系的比较》。1984年,经互会统计常设委员会又对MPS进行了重大修订,形成所谓新MPS——《编制国民经济统计平衡表的基本方法原则》,对原MPS作了较大修改和补充。1990年以后,随着苏联解体,东欧国家转型,同时也由于MPS自身的缺陷,1993年联合国第27届统计委员会全体会议决定今后只存在一种核算制度即SNA,而MPS作为一种核算制度已成为历史。这样,原使用国家着手核算制度的改革,向SNA过渡。

SNA即国民账户体系(System of National Accounts),是二战前后发展起来的。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之后,凯恩斯提出新的经济理论,主张政府要干预经济生活,改变过去的自由放任状态。此时,了解整个国家的经济状况、组织国民经济核算就显得非常重要。在凯恩斯的指导下,以英国剑桥大学斯通教授为首的专家们,开展了以国民经济为整体的国民经济核算的研究。1947年,斯通在《国民收入的计量和社会核算账户的建立》中提出了以五大部门为核算主体的社会核算体系。此后,美国经济学家列昂惕夫提出了投入产出核算。库兹涅茨提出了国民生产总值核算,并出版了相关著作,为国民经济账户体系的建立打下了良好的基础。1953年联合国统计委员会出版了以斯通为首的国际统计专家小组的主要研究成果:《国民经济账户体系和辅助统计表》,供各国参考。这就是著名的旧SNA。十多年后,随着人们对核算要求的提高,联合国又组织以斯通为主席的专家小组对旧SNA进行了补充和修订,于1968年公布了新国民经济核算方案:《国民账户体系》,这就是新SNA。1968年后,世界经济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可持续发展联合国大会通过,被提到人们日益重视的日程上来。为此,联合国又组织了对新SNA的修订,1993年联合国第27届统计委员会会议通过了修改方案,人们称之为SNA1993。SNA1993在总结各国SNA实践和应用基础上进一步改进和完善了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使之较1968年SNA更加简化、合理并与其他国际统计标准协调一致。它的颁布标志着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开始进入了一个成熟期。当今,国际推行的国民核算体系为SNA2008。SNA2008,旧译《2008年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是联合国统计司主导,则欧盟委员会、经合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等机构的相关部门共同起草完成的。2009年联合国统计委员会在第四十次会议上通过了将SNA2008作为国民经济核算的国际统计标准,并鼓励所有国家都尽可能按照SNA2008来编辑并报告其国民经济账户。

SNA是一个规范国民经济总量指标核算的体系,其总体框架由“一套逻辑严密、协调一致而完整的宏观经济账户、资产负债表组成,它们的基础是一套符合国际惯例的概念、定义、分类和核算规则”。SNA与MPS比较,两者存在较大的区别。主要表现为以下三点:

1.核算范围不同。MPS运用了物质生产和非物质生产的概念,因此认为,只有物质生产才是生产,只有物质生产部门(如工业、农业建筑业、货物运输业和商业)的生产成果才是社会产品,列入其核算范围。至于非物质生产部门(如文化教育、医疗卫生金融保险、公共事业等)所提供的服务,不是社会产品,它们的劳动不是生产活动,不列入其核算范围。SNA依据凯恩斯的宏观经济理论,运用了综合生产的概念,因此认为,无论是提供货物的物质生产部门,还是提供劳务的非物质生产部门,其劳动都是生产活动,生产成果既包括货物,也包括劳务,都应该纳入其核算范围。由此看来,SNA对国民经济总量的核算更完整、全面。

2.核算内容不同。MPS主要描述社会再生产实物运动,实质上是一种实物核算体系,却对资金运动缺乏系统的反映;SNA强调国内生产总值、国民总收入、可支配总收入、消费、储蓄、资本形成、金融资产负债等指标的内涵和外延,更全面地反映了国民经济的运行过程。(www.daowen.com)

3.核算方法不同。MPS采用横向或纵向平衡法,设置一系列平衡表,比较直观,但平衡表之间缺乏有机的联系,整个结构显得不够严密;SNA采用复式记账法,全面反映各种指标数据,其账户包括经常账户系列、积累账户系列和对外账户系列,通过复式记账的项目和每一个账户的平衡项,反映指标之间的横向联系和纵向联系、静态联系和动态联系、国内各部门之间的联系及其与国外(非常住单位)的联系,形成结构严密的账户体系。

(二)我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沿革

从建国到现在,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体制、有计划商品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经历了MPS体系的建立和发展,MPS体系与SNA体系并存,全面实行新SNA体系的曲折过程。

1.1952—1984年,即从建国初期到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国民经济核算采用的是适用于计划经济体制的MPS体系。适应我国当时社会的经济基础和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需要,为我国进行大规模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由于受当时各种条件的限制,并没有完整地实行MPS,而只是根据当时实际需要有重点地采用了一些内容。因此,这一时期我国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是不系统、不全面的,比如,生产范围狭窄,不能反映包括大量服务在内的非物质生产部门发展的情况;核算方法单一,缺少联系性和严密性等等。

2.1985—1992年,为MPS和SNA两种核算体系共存阶段。两种体系并存、两者并用的方式,正与当时我国国民经济管理实行的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相适应。国民经济核算既要考虑有计划指令为主导方面所需要的指标体系,又要兼顾有市场调节为辅所需要的数据资料,以适应我国经济体制的发展变化过程,及满足国民经济发展和党政决策部门的需要。另外,国际上还存在着东欧和前苏联等采用MPS的国家。在这一阶段,我国的统计工作者与理论研究者合作,研制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能够把两种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相互转换的《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试行方案)》,并付诸实践,较好地解决了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换时期的核算问题。但是,当时人们的思想认识上还不同程度地受一些传统习惯影响,且原有的统计制度尚未改革,国民经济基础比较薄弱,因此,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仍存在不足之处,比如,随着形势的发展,保留MPS的内容已显得多余,使核算体系复杂化;体系中机构部门的划分不适应经济形势发展的需要等等。

3.1993年至今,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取消MPS,建立与联合国SNA接轨的我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版本。党的十四大确定了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实现了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重大突破,为国民经济核算方面扫清了理论障碍;从国际环境看,东欧一些国家及前苏联已陆续放弃了MPS而采用SNA,MPS的国际比较性已日渐消失。同时,由于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MPS在反映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变化方面的缺陷越来越明显,而我国的统计、经济工作者也逐步适应了用SNA的有关指标分析和处理国民经济运行问题。为了满足我国宏观经济管理的需要,从1993年起,根据联合国1968年SNA的标准,并采纳了部分SNA1993的标准,对1992年《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试行方案)》进行重大修改,形成了《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2002)》。该体系在结构上进一步反映了国民经济活动的内在联系;在内容上进一步涵盖了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民经济运行的主要环节和主要方面;在方法上进一步科学,既考虑到需要,又考虑到可能。该体系于2003年开始逐步实施。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联合国等国际机构联合制定了《2008年国民经济核算体系》(SNA2008),这对我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有着重要影响。现阶段我国正在对统计体系做全面的梳理和改革,以适应中国作为世界经济体核心一员的需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