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大地湾之谜:人类农业的思考

大地湾之谜:人类农业的思考

时间:2023-08-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传统农业是以手工工具、人、畜力以及自然肥料作为基础的,在封建社会,传统农业生产始终是关键性的生产。在原始农业阶段,原始手工业是作为农业劳动的附属物存在的。由此可见,农业在人类发展进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农业和畜牧业的兴起,对人类摆脱野蛮状态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也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1]L.S.斯塔夫里阿诺斯;李群:《农业的起源与传播》,《农业考古》。[8]陈文华:《农业考古》,文物出版社,2002年,第47页。

大地湾之谜:人类农业的思考

大约在一万年前,人类在逐步学会驯化植物动物之后,开始摆脱完全依靠采集和猎取现成天然产品,开始了农业生产。此后在漫长的岁月里,由于生产工具和土地利用方式的改进,农业生产大体上经历过原始农业、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三个阶段。随着农业生产技术的发展,人类的经济生活以及对待自然环境的能力也有所改变,当然这是就整个人类的发展过程来说的,因为世界各地区各民族的具体条件不同,其发展水平也不会完全一致。[12]

进入新石器时代以后,人类不仅会制造并使用木棒,并且开始把石斧等石器绑在木棍上,把它作为生产工具来使用,开始了刀耕火种的原始农业。后来人类发明了简单的木犁,并且用驯化了的牲畜来进行牵引。但是,这个时期人们发现耕种过的土地生产力下降之后需要继续选择其他肥沃土地进行生产。另一方面,人们虽然开始使用工具,但是这些工具都是来自自然存在的材料,还需要以人本身作为主要劳动力。这些都导致生产水平低下,还必须经常采集和狩猎,以此来补充所需粮食。

传统农业是以手工工具、人、畜力以及自然肥料作为基础的,在封建社会,传统农业生产始终是关键性的生产。它的时间延续较长,到了资本主义时期以后,农业有了较快发展,由人、畜力耕作过渡到使用机器和电力,施用化肥,对杂草和病虫害也开始用化学药剂加以控制,有的地区还从轮作制过渡到自由种植。总之用工业来装备农业,并把实验科学的成果广泛地应用于农业是这个阶段农业的共同特征,这就是现代农业。在西方国家这一过程是从产业革命开始的,进入21世纪后又大大加快,直至21世纪中期才先后完成的。

农业是人类社会最早出现的生产方式,所以也是最古老的经济部门。在原始农业阶段,原始手工业是作为农业劳动的附属物存在的。只有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从事农业的人所生产的食物除了自身需用还有剩余时,才有可能让另一部分人去专门从事手工业。在此基础上才产生了纺纱、织布、冶金、制陶和航海。到了奴隶社会就更加促进了农业和手工业的社会分工,在传统农业阶段,在农村,农业和手工业有时还是结合着的,但在城镇则已逐步形成了独立的工业部门。到了资本主义社会,特别是在大机器工业出现以后,农村的手工业受到排挤而逐步破产,农业虽然还是社会生产的主要部门之一,但它在社会总资产中的比重不仅相对下降,而且已到了必须由现代工业来装备才能保证农业生产顺利进行的地步。从这点来说,现代农业是走向工业化的农业。

就传统农业的技术成就来说,我国领先于中世纪的欧洲。西方农业是粗放型经营的,但农牧结合较好,而以我国为代表的东方国家,以劳力集约为特点,生产率较高。在传统农业阶段,东西方农业生产上的差异是在不同的自然和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不过就土地利用和技术水平来看,有共通之处,都是以手工工具、人、畜力和自然肥为基础。如果要全面地对传统农业进行评价的话,它虽然体现了我国精耕细作传统的技术成就,但是也有耗时耗力的局限性,生产布局也有待改进。西方农业在庄园制的影响下,生产发展缓慢,在后来资产阶级的产业革命推动下,发展速度极快,他们对农畜产品的生产供给始终保持较为合理的结构。

中西方在农业现代化过程中也有自己的特点。英国的圈地运动使资本主义占统治地位;法国则是从地主经济缓慢地转变为半雇佣半农奴式的农业经营;俄国在保留封建残余的道路上发展起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日本农业机械化的进程晚于很多发达国家,因此,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存在很多潜在危机。我国在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取得一定成绩,但由于人口多、底子薄,只有充分利用自己的国情,批判和继承精耕细作的优良传统,有选择性地学习国外的技术才能实现真正的农业现代化。

由此可见,农业在人类发展进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农业和畜牧业的兴起,对人类摆脱野蛮状态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也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充足的粮食使得我们的社会可以进行更细致的社会劳动分工,使得一部分人脱离基本生活需求的生产活动进而从事更高级的社会活动,例如社会管理、艺术品的创造、手工业的生产等。而这些不同的社会阶层的出现,也使得人类社会结构产生巨大的变化,这些变化直接导致了文明社会的出现。无论科技再怎么发达,粮食作为人类生存的必需品,永远在历史舞台上占有一席之地。人类对农作物和动物品种从认识到选择,对土地的利用从撂荒到深耕细作,生产工具从牲畜到科技技术的使用,都体现着农业生产技术的不断革新与进步。

【注释】

[1]L.S.斯塔夫里阿诺斯;李群:《农业的起源与传播》,《农业考古》。

[2]何红中:《全球视野下的粟黍起源及传播探索》,《中国农史》,2014年2月。

[3]黄其煦:《黄河流域新石器时代农耕文化中的作物(续)》,《农业考古》,1983年第1期。(www.daowen.com)

[4]CaryW.Crawford,The Transitions to Agriculture in Japan,Transitions to Agriculturein Prehistory.Monographs in World Archaeology No.4,Prehistory Press,Madison,1992:117-132.

[5]Lee,G-A.,Changesin Subsistence Systemsin Southern Korea from the Chuhnun to Mumun Periods:Archaeobotanical Investigation.University of Toronto,2003.

[6]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吕厚远小组东亚旱作农业起源研究获重大进展》,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09/4/218609.html,2009年4月23日。

[7]赵志军:《有关农业起源和文明起源的植物考古学研究》,《社会科学评论》2005年第2期。

[8]陈文华:《农业考古》,文物出版社,2002年,第47页。

[9]肯特V:《美索不达米亚早期食物生产的生态学》,《南方文物》,2008年4月。

[10]苏海洋:《论大地湾一期文化与中国农业起源的关系》,《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2009年11月。

[11]邓辉:《卡尔·苏尔的文化生态学理论与实践》,《地理研究》,2003年。

[12]董恺忱:《世界农业发展历程述略—兼论东西方农业的特点》(上)《世界农业》,1980年,第3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