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启超在其《二十世纪太平洋歌》中认为“地球上古文明国家有四国:中国、印度、埃及、小亚细亚是也”。这是“四大文明古国”概念的早期雏形,后来人们将“小亚细亚”修改为两河文明中的一个重要文明——巴比伦。《世界文明史》中美国威廉·麦克高希称“巴比伦、古埃及、古印度、古代中国、古希腊是世界上的五大文明发源地”。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中提及“中东、印度、中国和欧洲这四块地区的肥沃的大河流域和平原孕育了历史上最伟大的文明。”这些文明使欧亚大陆成为世界历史中心地区。更明确地说,中东的文明中心包括尼罗河流域、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流域及伊朗高原,印度的文明中心位于印度河流域和恒河流域,中国的文明中心是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欧洲的文明中心在地中海北岸地区。我们不难发现,四大文明古国都建立在容易生存的河川台地附近,河流的灌溉为农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也成就了未来的文化发展。
美索不达米亚文明作为世界上最早的文明之一,发源于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之间的流域,因此又叫两河流域文明,因为两河沿岸长期水源充足而造就了肥沃的土地。幼发拉底河是西亚最大的河流,幼发拉底河源于土耳其东部安纳托利亚高原的内托罗斯山脉,流经叙利亚和伊拉克,最后与底格里斯河合流为阿拉伯河,注入波斯湾。主要靠高山融雪和山区降雨补给,水量丰富,但是由于沿途蒸发以及大量的灌溉导致中下游流量减少。幼发拉底河在伊拉克的希特附近进入平原地带后,河流沿岸形成伊拉克重要灌溉农业区。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南部在海拔150米以下,亚述疏林草原让位于底格里斯河、幼发拉底河与卡伦河的下游流域,它们合流注入波斯湾。这里年降雨量低于250毫米,该雨量对旱地农业常常是不够的,草场被两种群落环境所取代:较高处是冲积沙漠和风成沙丘,低洼区域是边缘长有芦苇的沼泽。三角洲地区是一个下陷的地槽,慢慢被河流淤积填充和占据,大河在其自身天然的堤岸间流过这里,周期性地发生洪水和改道。与我们一度认为的相反,该地区从未到过波斯湾水面以下。而且在史前时期,它一定看上去和今天面积大小一样。正是在这一地带,城市生活、文明与文字约在公元前3000年开始出现。虽然永久性聚落何时在此出现还不确定,但早在公元前5500年的村落,甚至在幼发拉底河以西的荒凉地区也已为人所知。这些村落肯定是随古代沼泽和河道分布,在此范围以外不可能有农业,放牧也很困难。(图五)
图五
有观点认为前农业时期的最后一千年是作物扎根于其生长区域的时期,也是自然资源开发日益强化和区域化的时期。虽然这在火石工具上确实有所反映,但这种“地区专门化”可能并不是导致食物生产的必然趋势。从人类生态学的观点来看,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可能是上面所提及的开拓不同环境条件群体之间资源交换方式的确立,是由一种原始的再分配系统导致的。正是这种方式为某些关键的可食草种从其原生生境向异地生境的迁移创造了条件。凭借事后之明,我们可以发现当最初的种子被播种时,从“食物采集”向“食物生产”转变的趋势就开始启动。但是从生态学观点来看,重要的一点不是人类种植了小麦,而是人类将它移植到它原本不适应的环境中并去除了某些自然选择的压力,使得更多正常表现型变种能够生存,最终选择那些在自然选择条件下并不有利的特征。[9]
农业的起源不等于栽培植物的起源,某一早期遗址并不能代表农业的起源地,它仅仅是漫长的农业起源过程中的一个小小的环节。农业独立起源包括农耕方式独立起源和种质独立起源,粟和水稻分别起源于黄河和长江流域,但农耕方式可能起源于华南地区。中国考古学家石兴邦先生将我国粟作农业发展阶段分为五个时期:1.采猎文化阶段,人类不定居或穴居;2.采集农业阶段或高级采集阶段。在生产工具、知识、技术和经验上为原始农业的产生准备条件;3.原始农业阶段。这时初级聚落形成,在聚落或居住地附近小面积点播种植。驯养家禽在这个时候也开始了;4.锄耕农业阶段或“刀耕火种”农业阶段。前期为初期锄耕农业,后期为发达锄耕农业,间歇性地更移住址,采用“刀耕火种”的生产方式;5.犁耕农业阶段。前期由锄耕向犁耕过渡,后期人们在同一个地方较长时间种植和定居,较大的聚落和聚邑形成,最后进入文明时代。大地湾一期文化经济形态以采集、狩猎经济为主,种植业和家庭畜养业为次,耕作方式可能为灰坑点播,相当于石兴邦先生所说的原始农业阶段或由原始农业向“刀耕火种”农业的过渡阶段。[10](www.daowen.com)
大地湾一期文化是目前发现的最早的黍、油菜的栽培地,但并不意味着这是其唯一的起源地。野生的粟、黍和油菜在迁入地不是呈点状分布,而是呈带状分布。因此,探索黍、粟和油菜等农作物的起源地不应该局限于个别地点,而应该将目光投向黄土高原东南边缘的沟谷、山前坡地和台地,秦岭山地的河谷阶地,淮河上游山地和平原,山东丘陵南部的河谷和台地等适宜于粟类作物生长和培育的地带;投向青海东部、甘肃中东部、宁夏、陕西北部、山西中北部、河北北部、内蒙古中东部和辽宁中西部等适宜于黍类作物生长和培育的沙性黄土地带。大地湾一期文化所在的渭河上游地区可能不是农耕方式的独立起源地。尽管早在旧石器时代末期就有陇山以东文化向陇山以西传播的传统,但考古发现大地湾一期文化似乎有更加复杂的文化背景。
对比美索不达米亚与大地湾农业发展我们不难发现,河流在农业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自然环境对于粮食的影响举足轻重,不仅要有适合植物生长的气候条件,黍、粟等农作物适宜在年积温大于等于10摄氏度,年降雨量400~600毫米的环境中生长,也就是现在的渭河上游地区,不仅在史前适宜黍类的生长,现在也同样适宜,地形和土壤条件也为这里发展农业提供良好的环境。大地湾遗址两面临沟,具有良好的排水条件,而且结构稳定,不宜滑坡,土层深厚,土质疏松,非常有利于旱作农业。美国文化地理学与历史地理学学者卡尔·奥特温·苏尔在其《农业的起源与传播》一书中认为,一个地形多样、气候复杂、动植物种类丰富的地方,应该是农业的驯化中心之一。[11]
社会经济条件的发展,为原始农业的产生准备了条件。渭河上游原始农业经济产生的另一个历史背景是旧石器时代晚期石器工艺的进步和石器类型的多样化。旧石器时代晚期的泾渭流域亦出现了典型的细石器传统工艺,石器类型向多样化方向发展,区域性特征更加明显。石器工艺的进步和石器类型的多样化,使人类有可能制造出在木柄或骨柄上镶嵌细小石刃的复合工具,而复合工具的出现为原始农业经济条件下砍伐草莽、整地掘土的工具,如石斧、石铲的发明准备了条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