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湾遗址中的房屋遗址数量较多,共有200余座。一期文化层内发现了三座,均为椭圆形地穴式建筑,其穴口直径在2.5~2.7米之间,居住面积仅6~7平方米。居住面亦不平整,但经长期踩踏而成一层硬面。曲折的门道呈斜状形,没有发现灶坑。虽然这时候建筑水平很落后,居住条件很差,人们首先以果腹保暖为主要目的。但是其印证了原始建筑由“穴居、半穴居发展到地面建筑”的过程,成为我国北方地区人类半穴居建筑的典范。我们可以想象,距今8000年的大地湾先民脱离了只依靠居住天然洞穴的居住方式而拥有这样的简陋的窝棚式建筑。看似简陋的房屋建筑,为先民躲避雨雪,遮寒暑,防止虫蛇猛兽的攻击提供了栖身之所,从而为增强人类体质,延长寿命,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仰韶文化层早期的房址,保存较好的均属中小型建筑,其居住面多呈长方形或正方形,面积一般在12~20平方米左右,以单间建筑为主,多半是半地穴式建筑,结构分为门道、居住面、墙壁、灶坑等部分。其居住面铺泥多层,门道呈斜坡状,有的有台阶;灶坑多为瓢状,较浅,正对门道处有一火种洞。它们以广场为中心呈扇形多层分布,除2座房址外,门均朝向中心广场。从这样的房屋建筑可以看出,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类的劳动能力和农业水平不断提高,生活质量有了大幅度改善,人类开始对自己的居住环境有了新要求,开始从穴避到半穴居居住方式的过渡。并且方正的形状表达出当时先民对规则建筑的追求。尤其是灶炕的出现,证明了人们对火的熟练使用。(图十一、十二)
中期的房址发现数量较多,其形状仍为长方形或方形半地穴式建筑,面积有所扩大,有的达60平方米。房内灶炕形状与早期不同,改为圆形直筒状,坑穴变深,居住面上有对称的两个或四个柱洞,有的房址已经采用木骨泥墙,以增大屋内的居住面积。结构上一般在灶坑与门道之间增设了一个与门道相通的风洞。有的门道两壁还发现有对应的两个小洞,可能是插入木棍作堵门之用。有的四壁都是颜色均匀的烧红土壁,居住地面多为草泥土,有些在草泥土面上又用石沫铺设。从以上描述中可以看出,主要变化体现在灶坑形状以及泥墙的材质上。其实在M213瓮棺葬遗址中,发现了数段木炭和儿童尸骨,这无疑说明当时建筑中的瓢状灶炕太过危险,经常有失火事故发生,这也是后来灶炕变深的主要原因。而泥墙材质的改进无疑也是多次实验得出的结果,这种材料使房屋更加坚固也更安全,也为后期混凝土材料的出现打下基础。
到了晚期,房址面积已达到150余平方米,这时最大的特点是以平地起建为主,半地穴式很少见,出现了殿堂式的房屋建筑,如1983年考古队员在大地湾半山腰间发现的一座仰韶文化晚期的大型房址F901,也是大地湾文化中最重要的房屋遗址之一。其总面积达420平方米,整个建筑分主室、东西侧室、后室、门前附属四部分。整个大厅地面由类似于现代水泥地材料的料礓石和砂石混凝而成,光滑平整。经过专家测定,其强度约等于100号水泥砂浆地面。可以看出,这个阶段是大地湾遗址史前聚落的鼎盛阶段。聚落巧妙地利用黄土高原的自然地貌依山而建,背山面河,两侧分别以沟壑为天然屏障,完全体现了摆脱穴居走向地面建筑的过程,大大显露了先民规划建筑的卓越才能。这样的大型建筑,已经不是普通聚落里的住宅,而是举行大型祭祀和集会的会堂。这样的大型宫殿式建筑不仅体现了当时工匠令人折服的精湛技艺,也为研究五千多年前大地湾人等级区分和礼仪产生提供了重要依据。[7](www.daowen.com)
图十一 (来源:大地湾遗址)
图十二 (来源:大地湾遗址)
聚落形态的演变,通常能非常直观地展现出社会结构的变化和人口的数量。如果将家庭视为基本的社会生活单位,那么大地湾早期社会结构应为若干个大家族共同组成一个部落,这个阶段发现房址共50座,考虑到发掘过程中时间线的不确定性,其实际数量要略少于发现数量。如推测已揭露的范围是原聚落的一半,而未揭露的部分保持与已发掘范围大体相同的房址数量,那么房址总数保守估计应在70到80座左右。根据比例,中型房址约有15座,每一座和周围的几座小房址构成一个家族。每个家族人口假设有15至20人,那么整个聚落人口总量约在300人左右。而大地湾晚仰韶期的基本生活单位可能已经由父系家庭取代了原来的家族,社会组织相应地转变为“部落—氏族—家族—家庭”四级。[8]虽因发掘面积有限难以预估人口,不过大型宫殿式建筑的出现无疑预示了当时人口的剧烈增长。尤其是房屋遗址F901的发现,代表了大地湾时期社会发展的高潮阶段,更加表现了当时社会文明令人惊叹的发展程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