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大地湾之谜:发现8千年前的植物和动物骨骼遗存

大地湾之谜:发现8千年前的植物和动物骨骼遗存

时间:2023-08-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980年,在大地湾遗址一期遗存的H398中,发现了少量人工培养的黍、油菜等植物的种子。[8]在1979年清理的大地湾遗址大地湾一期文化层的M15和M208中发现有猪下颌骨随葬[9],师赵村、西山坪遗址中师赵村一至七期都有猪骨出土。[11]在大地湾遗址大地湾一期文化遗存中出土的10多个幼羊头骨,为国内新石器考古中的首次发现。有学者认为,野羊有可能是由大地湾先民驯养的。

大地湾之谜:发现8千年前的植物和动物骨骼遗存

大地湾新石器时代遗址位于甘肃省秦安县东北45公里处的五营乡邵店村东侧,坐落在葫芦河支流清水河南岸的二、三级阶地和相接的缓坡山地上,总面积275万平方米。1958年,甘肃省文物管理委员会文物普查时发现该遗址。1978年至1984年,甘肃省文物工作队对遗址进行了历时七年的连续性考古发掘,1995年又进行了补充发掘,揭露面积达14000平方米。大地湾考古出土陶、石、玉、骨、角、蚌器等文物近一万件,发掘房址241座、灶址104个、灰坑和窖穴321个、窑址35个、墓葬70座、壕沟9条。这不仅是甘肃考古中规模最大、收获最丰的田野工作,而且在我国新石器考古中无论规模、遗迹遗物丰富程度,还是研究价值均超过著名的西安半坡遗址,因此它被列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重大考古发现之一,1988年1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4年12月被省委确定为“甘肃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6]

根据考古发现,第1-3文化层形成于距今60000至20000年,地层中仅发现石英砸击技术产品,如石英石片、碎片等;第4文化层形成于距今20000至13000年,细石器技术产品和大地湾一期陶片开始出现,但在遗物总体数量上处于从属地位;第5文化层形成于距今13000—7000年以细石器和大地湾一期陶片为主;第6文化层形成于距今7000至约5000年,主要文化遗物为半坡和仰韶晚期陶片。而根据土质土色和出土物的区别,又可将大地湾遗址的文化内涵划分为五个时期,从上往下,一期文化相当于仰韶文化的衰败期,二期相当于仰韶晚期,三期相当于仰韶中期,四期相当于仰韶文化早期,第五期则为遗址的最下层。它是迄今为止渭河流域最早的新石器文化,它的发现不仅改写了甘肃史前史,确立了渭河流域的史前文化,也为研究新石器文化的产生、发展提供了一批弥足珍贵的科学资料。经探测,大地湾文化最早年代距今7800年,最晚距今4800年。

大地湾遗址一期文化即我们要讨论的大地湾文化属考古学上的新石器时代,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将新石器时代归类为野蛮时代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文明时代是在野蛮时代的母体中孕育产生的,所以,为了揭示人类文明社会“怀胎十月”的过程,自然要在其母体中去探求文明诸因素的起源。

在距今7800至7300年前,大地湾一期文化产生,大地湾先民在较低的河旁二级阶地建立家园,陶器以夹细砂褐陶为主,大多为寰底器、三足器,还有少量的圈足器、平底器。流行交错绳纹,钵形器口沿内外常饰红色彩带,这是我国最早的彩陶之一。石骨器种类较少,磨制较粗,有一定数量的打制石器。[7]这一时期的“内模敷泥法”制陶方式,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最早的制陶方法之一。(www.daowen.com)

1980年,在大地湾遗址一期遗存的H398中,发现了少量人工培养的黍、油菜植物的种子。1991年,应用浮选法选取的孢粉分析结果表明,西山坪遗址大地湾一期文化层中禾本科花粉个体为中等大小,常成团状出现,可判定为早期栽培的农作物花粉,赵邡先生判定为谷子的花粉。说明约在8200年前,渭河上游已经出现了黍、粟和油菜等粮食和油料作物的栽培。[8]

在1979年清理的大地湾遗址大地湾一期文化层的M15和M208中发现有猪下颌骨随葬[9],师赵村、西山坪遗址中师赵村一至七期都有猪骨出土。何双全先生认为“当时家庭以饲养猪为副食,而养猪是以农业为后盾的,所以从事养猪证明农业是比较发达的”。[10]也许当时的农业没有像何先生认为的那么发达,但至少说明这时原始畜养业已经有了一定规模。西山坪遗址大地湾一期文化遗存中有家鸡发现,距今8000年左右,是迄今为止所知的中国饲养家鸡的最早的年代记录,为探讨家鸡的起源提供了重要的实物以及年代依据。[11]在大地湾遗址大地湾一期文化遗存中出土的10多个幼羊头骨,为国内新石器考古中的首次发现。有学者认为,野羊有可能是由大地湾先民驯养的。[1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