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两艘轻型航空母舰的特混舰队出发了,英国需要一次重振雄风的胜利,这是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打响的第一场正式的海空大战,全世界都屏住了呼吸。
实际上这场仗对于英国非常不好打。因为从根本上来讲马岛战争是一场海空战,海空战的核心是制空权,没有制空权就没有制海权。
制空靠什么?阿根廷可以靠岸基作战飞机,英国距离马岛13 800公里,飞机无法飞过来,只能靠航空母舰的舰载机。但是,英国“无敌”号轻型航空母舰的排水量有限,一般只能带8架“海鹞”,最多不超过10架。“竞技神”号也如此,大约可以带10架到12架“海鹞”。换言之,英国特混舰队的两艘航空母舰,一共只能带20架“海鹞”式垂直起降飞机开赴马岛,而它们面对的是阿根廷空军一支庞大的军事队伍。
英军的特混舰队经过万里远征到达南大西洋之后,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阿根廷空军有200多架各种型号的作战飞机,其中包括很先进的战机,如法国“幻影”系列飞机和“超级军旗”攻击机,“超级军旗”攻击机还带着“飞鱼”导弹。
面对装备一新的阿根廷空军,一场现代海空战即将打响,没有制空权优势的英军该怎样应对呢?
英国空军装备的战略轰炸机。该机于1947年开始研制,1952年8月第一架原型机试飞。“火神”战略轰炸机可携带21枚454公斤的减速炸弹,亦可带核弹。飞机最大载弹量为9 500公斤。在英阿马岛战争中,英国“火神”战略轰炸机从阿森松岛起飞,在“胜利者”加油机的配合下,经过3次空中加油成功地轰炸了马岛的首府斯坦利港,创造了老旧装备在现代高技术战场上成功运用的范例。
1982年4月7日,英国宣布将对马岛周围200海里实施全面的海空封锁。4月12日,英军的核潜艇最先到达马岛海区,开始执行封锁任务。
然而在整个马岛战争期间,特别是一个多月的海空封锁作战期间,英军特混舰队的主力——“竞技神”号和“无敌”号始终不敢靠近马岛。马岛距离阿根廷大陆500多公里,马岛东西两个主岛还有50多公里宽。阿根廷的飞机从大陆上起飞,飞到马岛上空时,作战半径已经快到极限。英国海军的两艘航空母舰始终躲在马岛以东、东北或者东南方向100多公里的地方,躲在阿根廷飞机作战半径之外。这一方面是因为英方不敢打,其舰载垂直起降飞机由于垂直或短距起降耗油量非常大,航程有限,载弹量有限,航速、机动能力,都跟岸基飞机无法比拟,跟常规起降作战飞机打仗,会吃很大的亏;另一方面是因为英方舰载机数量太少。
英军空袭马岛的“火神”轰炸机
英国王宫白金汉宫
那么由谁来执行对马岛的封锁任务?一般情况下,英国在以航空母舰编队为核心的海军舰队封锁一个岛屿的时候,会首先用舰载机进行空中封锁。然而在马岛战争中却出现了另外一番景象:英军在对马岛建立封锁的时候,外层封锁任务由核潜艇执行。对马岛的内层封锁,由于舰载机够不着,航空母舰不敢靠上去,就派驱逐舰、护卫舰组成小编队,在脱离航空母舰掩护的情况下,在马岛周围执行海上封锁任务。
在参加海上封锁任务的舰艇中,有一艘“谢菲尔德”号导弹驱逐舰,它是当时英国皇家海军最先进的防空导弹驱逐舰,专门为航空母舰编队提供对空掩护,被视为英国舰队的骄傲。当它在马岛以北执行封锁任务,同时为航母编队担任哨兵的时候遭到了灭顶之灾。
1982年5月4日,正在巡逻的“谢菲尔德”号导弹驱逐舰,遭到了阿根廷“超级军旗”攻击机发射的“飞鱼”导弹的袭击,被击沉,这是“二战”之后英国军舰第一次被击沉。这既是人类战争史上空对舰导弹的第一次实战应用,也是大中型水面作战舰艇第一次被空对舰导弹击沉。在此后的马岛海域,以及登陆作战中,英国特混舰队损失惨重。大约1/4—1/3的舰艇不同程度地被击沉、击伤,甚至两艘航空母舰都多次受到了阿根廷空军、海军、航空兵飞机的严重威胁。原因就在于它们太轻了,并不适合远距离作战,不能搭载飞机夺取制空权。
“谢菲尔德”号是英国皇家海军中现代化程度非常高的、专门用来防空的驱逐舰,却自身难保,一时间震惊了整个世界海军界。
其实,“谢菲尔德”号是为英国航空母舰作出的牺牲。其一,由于英国只有两艘轻型航空母舰,只能带20架“海鹞”作战飞机,而20架“海鹞”作战飞机是垂直起降式的,作战半径极为有限,飞起来之后留空时间也极为有限,所以它们不可能到马岛周围去执行封锁作战任务,在这种情况下只能派水面舰艇执行任务。
其二,由于英国这两艘轻型航空母舰是勉为其难地带了“海鹞”,所以它没有能力再搭载现代航空母舰、大型航空母舰所必备的预警机。没有预警机,光靠舰载雷达无法对远程目标进行空中探测。面对阿根廷空中飞机和导弹的威胁,特混舰队就把驱逐舰、护卫舰派了出去,用它们的舰载雷达当自己的雷达哨兵,通常把它们叫作雷达哨舰。它们是出去站岗当哨兵的,给航空母舰起一个提前预警的作用,但实际上就是牺牲品。(www.daowen.com)
不过让皇家海军感到无比幸运的是,阿根廷虽然也有潜艇却丝毫没有发挥作用。据最新的资料披露,阿根廷常规潜艇曾经3次攻击英国舰队,结果一次也没有命中目标,原因是阿根廷海军训练不足,慌乱中军械人员接反了SUT鱼雷的重要电极,从而使鱼雷接到的发射参数正好与射控仪输入的数据相反!阿根廷人为此痛惜不已,因为如果没有这个错误,那么,马岛海战的结局完全有可能是另外一个样子!
被击中起火的英军“谢菲尔德”号导弹驱逐舰
“谢菲尔德”号驱逐舰被击沉是人类战争史上空对舰导弹的第一次成功应用。在马岛海战中也有可能发生“二战”之后的航空母舰之间的对攻战,因为双方都有航空母舰参战,但是最后战斗却没有打响。就在击沉“谢菲尔德”号的前两天,5月2日,阿根廷以国庆日命名的“5月25日”号航空母舰已经做好了用舰载“天鹰”式攻击机进攻英国航母的准备。但这艘航母是“二战”时期的老舰,另外它搭载的A-4“天鹰”式攻击机起飞时需要比较大的甲板风。所以飞机在航空母舰上起飞的时候需要逆风行驶,以增加飞机起飞时对空气的相对速度。但奇怪的是,平时风高浪急的南大西洋,到“5月25日”号上的舰载机准备出发的那天却没有一丝风,整天都如此,所以这场航空母舰之间的对攻战没有打起来。
∷英国“猎迷”预警机∷
该机是由英国原霍克·西德利公司(现已并入英国宇航公司)研制的一种岸基反潜机。它采用“彗星”4C民航机的机体,缩短了机身,并在下部加装了一个吊篮式非增压舱,用来装载作战设备和武器。4台涡扇发动机并列安装在机翼根部,外侧两台装有反推力装置,加装了电子支援和磁异探测设备。
英国“猎迷”预警机
5月2日,阿根廷的“贝尔格拉诺将军”号巡洋舰被英国的核潜艇击沉,阿根廷的航母受到了来自水下的巨大威胁,最后受命撤回本土,从此以后就再也没有参战。从这个角度来看,如果阿根廷在家门口发起航母对航母的对攻战,并在作战半径内起飞A-4“天鹰”式攻击机发起有效攻击,是完全有可能击伤、重创,甚至击沉英国一艘航空母舰的。这一点,从此后阿根廷的飞行技术娴熟的空军和海军航空兵驾驶“天鹰”式攻击机在不用导弹的情况下,使用普通的航空炸弹击沉击伤无数英国巡洋舰、驱逐舰、护卫舰等水面舰艇的结果中可以看出来。
5月25日,恰好是阿根廷的国庆日,在英军发起登陆作战之后,阿根廷空军和海军航空兵对英军特混舰队发起了开战以来最大规模的进攻。阿根廷海军航空兵的“超级军旗”攻击机发射两枚“飞鱼”导弹,击沉了在马岛附近海域执行运输飞机支援登陆作战任务的集装箱船,也就是用集装箱船改装的准航母,或者说是改装的航母。
由于英国本土到马尔维纳斯群岛的补给线长达13 000多公里,使英国感到鞭长莫及,无奈之下,英国临时征用了大量的商船运送补给,“大西洋运送者”号便是其中之一。由于形势严峻,“大西洋运送者”号还没有来得及安装防御武器和电子干扰系统,便被急匆匆地派往战区执行运输任务。这无异于在战场上“裸奔”。在5月25日的海战中它被1枚“飞鱼”导弹击中,数日后沉入了海底。
CH-47“支奴干”运输直升机
随同这艘舰被击沉的还包括1架“大山猫”直升机、6架“威赛克斯”直升机,还有3架双发重型的CH-46远输直升机、3架双发重型的CH-47“支奴干”运输直升机,以及英军特混舰队携带的,用于在马岛上建立野战机场的钢板跑道,为“海鹞”式战斗机提供的所有航材。
5天之后,也就是到了5月30日,阿根廷的“超级军旗”攻击机,在4架“天鹰”式攻击机的掩护下,挂着最后两枚“飞鱼”导弹(战前阿根廷只从法国进口了9枚),终于在马岛以南海域发现了一个最有价值的目标,那就是“无敌”级轻型航空母舰的首舰“无敌”号,于是,向它发起了最后一次进攻。
当时的情况是这样的,“天鹰”飞机先上场,吸引英军的防空火力和防空战斗机,掩护“超级军旗”发射两枚“飞鱼”导弹。两枚“飞鱼”导弹中的一枚在飞行过程中被英军的电子干扰截获,失去了目标。另外一枚,按照阿根廷方面的说法是射向了这艘航空母舰。然而根据英军方面的说法,这最后一枚导弹也被他们成功拦截,没有命中。
∷CH-47“支奴干”运输直升机∷
CH-47“支奴干”运输直升机是由美国波音公司研发并制造的多功能、双引擎、双螺旋桨中型运输直升机。其双旋翼纵列式结构排除了一般直升机的尾部垂直螺旋桨,允许机体垂直升降,而且时速高达315公里。其首要任务是部队运输、战场补给。CH-47已被销往16个国家,最大的购买者是美军和英国的皇家空军。
关于5月30日这次进攻,阿根廷方面认为他们击中了目标,而英国方面却坚决不承认,所以这就成了一桩历史疑案。但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是,从这一天开始,也就是从5月30日开始,一直到马岛战争正式结束,从“无敌”号轻型航空母舰最后一次返回英国本土到它再次出现在新闻记者的镜头面前,其中有将近3个月的时间,没有任何人、任何镜头发现这艘军舰。当它返回英国军港的时候,据说在它翼舷的左侧有一块舰体的颜色明显跟其他地方不一样。历史的真相已无从考证,从种种迹象推测,只能说“无敌”号在5月30日当天疑似被击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