萌妈妈:小贝:男,20岁,高中毕业。
成长经历
一直跟父母在一起长大,妈妈是个能干的美术老师,爸爸做生意。夫妻俩在育儿模式上态度不太一致,妈妈态度温和、迁就,爸爸传统,父子关系不和谐,孩子有事情更愿意跟妈妈交流。随着孩子长大,自我意识增强,妈妈从一开始的控制模式慢慢放手,现在更多是妥协。孩子小时候聪明伶俐,小学毕业后,考到省里一所重点中学读初中,接着,又考到同一所学校的高中部,初中三年住校,高中三年在学校附近租房,父母每周末去陪伴。到了高中以后,成绩下滑厉害,去年高考,未能考上本科,坚持要求复读,妈妈支持,爸爸则说复读也没用,因为心态不对,不是想读书的样子。今年高考也不顺利,只比二本高一分。长得帅,擅长打篮球,收获了不少女孩的爱慕。谈过两次恋爱。
典型事件
特别喜欢心理学,理想就是上心理学专业。我采集他的原始资料,就是利用了他爱好心理学。我问他是不是喜欢心理学,他回答,特别喜欢。他还特别喜欢打篮球,也曾代表学校参加市里的篮球赛,但是没有进专业篮球队。一直向往考到篮球队出色的厦门大学和华侨大学。复读期间,自知成绩一般,一直抱怨父母没有让他走篮球之路。父子之间为此发生过多次冲突。
小贝家境中等,但消费水准很高。限量版的篮球鞋,最新版的手机,球星签名的运动服他都有。对于他的要求,爸爸很反对,语言里也偶有挖苦。爸爸也经常抱怨妈妈对孩子太纵容,妈妈也很为难,说若不答应,孩子就无休止地纠缠。
高二文理分科,因为他最喜欢的语文老师不再教他,他情绪很激动,让妈妈去找校长商量,调整班级语文老师,妈妈觉得不可能,没去说。妈妈让原语文老师做他思想工作,并且答应周末继续给他辅导语文。从那之后,语文老师成了他的人生导师。(我个人觉得其中有经济因素)
高三时,跟班主任(英语老师)关系恶劣,后来拒绝上英语课,家里便给他在校外找了英语老师上课。复读期间,小贝住学校宿舍,同住的还有另外三个孩子。小贝觉得他们素质不高,小气,也怄了不少气。但是学校因为没有租房的先例,他只好住在宿舍里,直到毕业。他对学校的老师也不满意,觉得他们知识陈旧,教法老套。经常晚自习之后给妈妈打很长时间电话,抱怨学校的各种事,导致妈妈看到他的电话就焦虑。他一直带着情绪,没能进入状态,直到今年春节后才开始慢慢学习。
高考后,得知自己考得不好,他在家跟父母各种折腾,又要再次复读,父母都不答应。后来他改了志愿填报密码,又离家出走过一次,但是最终还是填报了一个新疆的大学。目前他说,如果能被录取,他要利用自己的特长——打篮球和游泳,在读书期间挣钱。
爸爸的评价:任性不懂事,不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学习上不努力,只知道享受。
妈妈的评价:心气很高,挺有想法的,有学习能力,但是不肯努力。这两年来,学业受挫,总是转嫁他的焦虑。
早期记忆:老房子里有一个杂物间,是个小房子。大概四岁的时候,我经常从那个小房子里走出来。(还记得一些其他的,但是不清晰了。这个最清晰。)
词语联想
天空:神秘,美好,令人向往,危险,未知,飘渺(缈),无限。
人:智慧,改变,进步。
网:过滤,阻拦,界限。
然而:转折,改变。
跑:领路,领跑,逃避。
平静:淡定,从容,危险,美好,安宁。
1.我小时候做过一个噩梦,是我发烧的时候。因为身上裹很厚的被子,然后发汗,感觉就像被很重很重的东西压着,非常害怕,这是我的梦记得最清晰的一个。
2.我在上楼梯,那是我爸公司的楼梯。楼梯四楼的一个出口里面有什么东西,我很害怕,就不敢过去,但是我一定要从那边走。
五项图和全家福没有搜集到,他说在外面,不方便画,回来也没有补给我。
想要解决的问题:脚踏实地,做一个寻常人。
关注体验:早期记忆最好成一组,不是一个。我个人很重视早期记忆。因为没有确凿的早期记忆,我就难以确定小贝的现实表现是天性使然,还是一时表现。这决定着如何确定对这孩子的根本认识框架。
梦的第一个材料,看来也是属于早期记忆。小贝已经20岁了,却对过去酸甜苦辣喜怒悲欢的是是非非全然无记忆,而偏偏且仅仅记得这两个梦,还直到现在却很清晰。是这样吗?
如果您在引导方面不存在问题的话,那么,联系六则写满“全赖父母”的现阶段表现,这孩子的过去(小时候)到底是怎么样的,就留下了令人遐想的较大空间了。就是说,如果前提成立,那么,最好了解下他小时候的情况。因为逻辑链条缺少了这一环,显得太突兀了,圆通不起来。
思远道:这小贝已经是个成年人了。他的行为从提供的典型事件中显示得非常清楚。爸爸妈妈对他的评价都有一定的道理,特别是爸爸的评价还比较准确。
这个孩子的所有问题好像出现在各种关系中,特别是家庭关系中。早期记忆要离开的老房子就是自己的家。他对自己的家没有认同感,对父母也缺乏认同感,好像父母老师都是对他行为的一种羁绊,无论离家出走或者报考新疆的一所大学,都和走出小屋如出一辙。
从他零星一点儿词语联想似乎看到了某种不安和矛盾。所以他的所有行为都在摆脱家庭、摆脱父母、摆脱老师对他的束缚。包括他的志向似乎也是如此。
他有很多不满的地方,他把所有的不满都指向外面。对家庭不满对学校不满,我猜想他对他的生存环境也是极其不满的。
对于一个20岁的人来说,也许只有走出去,他才能回到自己的内心深处。站在外面他才可能反观内部,才可能脚踏实地。他欠缺的是反省意识、责任意识、换位思考的能力。
自我意识太强,依赖性又太重,比如说换一个老师他就不能适应。我能给出的建议就是反思、反省自身。
扁舟:
1.这个孩子的理科成绩好点,还是文科好?
2.孩子的理想是什么?最终报考了新疆一个大学的什么专业?
3.在高中阶段有男性好朋友吗?好朋友是什么类型的?
4.父母让孩子上了省里名校,说明对孩子的定位和期待很高,请问问父母原来对孩子的定位和期待如何,现在如何。
萌妈妈:
1.孩子数理化成绩稍好一点,语文不错,英语很不好。
2.报考的学校很悬,不一定能录取,这个专业不能算数的,只能凭调配,他自己心仪的专业是心理学,他不排斥做老师。
3.父母曾对他抱了很大的期望,现在已经放低了标准,只要能被本科院校录取就行了。
关注体验:我暂时支持思远道老师对这孩子“自我意识太强、依赖性和摆脱性又太重”的判断(最后决断是否根本调整或微调,得看萌妈妈老师提供的新材料情况)。
问题判断关键在于,这是天性还是阶段性的?这决定咱在多大期望程度上用什么具体办法来谋求萌妈妈老师目的之达成,也决定着我们如何解释其过去、认识其现在、预测其未来。
萌妈妈:他说早期记忆中最清晰的就是这个,梦境在不同时期都会做到。
这孩子比较倔,我怕问他了他就不理我了。我只能问他妈妈。
他这种不会换位思考,不会内省的情况,有几年了。似乎从高一开始就是这样。我当时觉得他遇到问题会向外找原因,推卸责任。
他家目前关系紧张,我怕问多了,就失去了继续交往的机会。我刚才跟他妈妈打了个电话,确认了几个信息,给各位一个反馈!
1.那个小房间里,装了他的玩具。奶奶嫌他把玩具扔得到处都是,就把他的玩具一起集中在那个房间里。
2.他不是一个直接的人,从小就不是。比如,他想吃我手里的饼干,他不会说“阿姨,我想吃你的饼干”。他会说:“阿姨,你的饼干好吃吗?”然后跟妈妈说,不是我要吃的,阿姨给我的。
3.从小开始就有优越感。有个比他小两岁的表弟,学习、外表都不如他,因此外婆更偏心他。直到现在,跟表弟的相处中,他都更霸道点。
4.有两个玩得好一点的男朋友,都是富二代。一个家里放养,只要活着就好;另一个家里管得很紧,什么都得听父母安排。小贝很羡慕第一个,同情第二个。
5.妈妈说:小贝目前的甩锅行为已经持续了几年了,她认为不是阶段性的。她同意群里的推测:依赖性、想摆脱、甩锅。
6.小贝谈早期记忆的感受:
我也说不出来什么感受,反正每次梦到这个有个原因,就是当时走出那个房间的时候,好像问了一句,我几岁了,然后我奶奶吧,告诉我四岁了,然后就这一件事情,我记忆最深刻,就是我知道那个时候是四岁,但是这个画面经常出现在我脑海里面。
然后也谈不上有什么感受,就感觉有点客观吧,就只能这么形容。
萌妈妈:这孩子跟我有限地交流了,说了好几次四岁。看样子,四岁是个重要的时间。
他说,从小房间里走出来,我就问奶奶,我几岁了?奶奶说,四岁。我问过不止一次,奶奶都说我四岁。(www.daowen.com)
如果是实岁四岁的话,有一件事他自己应该记得的,就是有次不肯去幼儿园,被他爸爸在楼下狠狠揍了一顿,我们都不在的时候揍的,打得不轻。这个是小贝妈妈说的。
王晓春:我来说一说对小贝这个案例的看法,当然这是很初步的,没有把握,材料不足。
小贝是个心理问题生,至少是中度。他的主要毛病是非常自我,虽然很自我,但是并不了解自我,他是以自我为中心,也不了解社会。心气挺高,脱离实际,老惦着放飞自我,翅膀又不硬,飞不了多高,掉下来了就埋怨。思远道老师分析得不错。这种孩子现在挺多的。怎么造成的呢?就是条件太好了,惯的。那么这个孩子跟其他同类的孩子相比有什么特点呢?我看了看他的主要特点是他对自己的内心活动比较敏感,一般的孩子好像达不到他的程度,他有一种特殊的内向心态。最突出的表现是他的早期记忆。
他的早期记忆分析是这个案例的难点,我想了好长时间。他记得四岁的时候,从一间小屋子里走出来。这小屋子里装的都是他的玩具。出来后,他就问奶奶:“我几岁了?”奶奶说:“你四岁。”问了好几次。当时他是什么样的心态?没问出来,好像没什么心态。我就想,如果他当时没什么喜怒哀乐的话,那就是说这件事对他主要不是引起他的情绪反应,他的反应不是情绪变化,从逻辑上推,应该是他的认知发生了变化。我怀疑(现在还没有充分的证据),从小屋走出来奶奶告诉他四岁这件事,可能是小贝心理成长的一个节点。就是在那一刻,忽然间,他的自我萌芽了,或者他的时间观念萌芽了,他开始知道,我有四岁的年龄了。这种节点一般的孩子是感觉不到的,他感觉特别敏锐。你会发现他的词语联想,还有他做的梦,一个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没有别人,都是他自己。他的词语联想涉及人际关系的,好像没有,都是他自己的感觉。于是你就明白为什么他特别喜欢心理学了,这就连成一片了,就解释得通了,就织成逻辑链了。小贝实际上是一个对自己的心理很感兴趣的人,虽然他并不了解自我,他的自知之明是欠缺的,但是他对这事感兴趣,感觉比别人敏锐,这是他的一个性格特点。
这样的孩子怎么治疗呢?两条路,一条路叫干实事,一条路叫找高人。什么叫干实事呢?就是必须得干点实实在在的活计,否则的话,他永远飘在空中,什么都不懂,就是在那儿瞎想。考一个大学去上学也可以,去参加一个篮球队打篮球也可以,到一个地方去打工也行。总而言之,要让他体会到做普通百姓的艰辛。他现在觉得自己是精英了,让他落地,他的思想就会发生很大的变化,这是最主要的。再一个,要找高人。我不知道他那语文老师是什么情况,是男是女,什么素质,不知道。如果他能给小贝指点的话,我看是可以的,或者找一个比较优秀的心理学的研究者或者是医生,给他指点一下也行。他自己看书行不行?我的经验,此法不太好,因为他钻了牛角尖,容易拣书中对自己有利的部分记住,对自己不利的部分就忽略过去。我发现好多学习心理学的人,看书都是这么看的。请注意,学心理学的人不等于没有心理疾病,很多喜欢心理学的人都有心理疾病,或者是他因为有心理疾病才去喜欢心理学。找高人指点一下,或许会好一些。为什么要找高人呢?因为矮人他不佩服,必须得他佩服的人给他指点,否则他不屑一顾,根本达不到治疗目的,至于干什么实事,越简单越粗的实事越好,让他学当老百姓。
这个案例目前我就只能认识到这个水平,供各位参考。
萌妈妈:王老师,我今天上午把关注体验老师对小贝的分析告诉了他,小贝很惊讶,向他妈妈要了我的号码,给我打了一个很长的电话,我打算把材料再补充一下。
我们取得了初步成功:他不抵触,并且主动说给我们提供更全面的资料。
思远道:结合王老师的观点,小贝的自我意识觉醒得比较早,是自我意识强的人。这类人和这类观念最大的问题是容易脱离实际。自我意识强的人容易把遇到的问题通过想象来化解,容易想当然。因此王老师提供的建议就是干实事,我很认同。上学,打工,打篮球,任何社会实践的活动都可以实实在在地纠正飘在空中的那种不接地气的状态。从最早提供的信息来看,他本人也有这种意愿。这是一种向好的自我校正的愿望,只是周围人在不了解情况的时候有意无意地阻止或者阻断了这一实践过程。
根据萌妈妈老师后来提供的信息(他不是一个直接的人,从小就不是),说明这个孩子有一个特点是不直面问题。这同样是自我意识强时(自我肯定多,自我怀疑少)容易滋生的虚飘的一种表现。这只有在实实在在的普通劳动实践中才能使他慢慢地克服。由于这种意识特点在实践中一定会出现很多抱怨,这都很正常。但只有通过劳动实践,才能建立起最一般的人与人之间相互交往、协作、共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意识。
他的早期记忆中有走出去这样一个深刻的记忆。还是可以有意识地适当地一定时间地让他走入社会,走出家门。有一种类似于荒野的呼唤,在召唤他走出去。
突然注意到我们这里反复使用自我意识这个概念,是在一定意义上说的,不是普遍意义上的自我意识,是指某些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过分突出自己,忽视他人,忽视环境,不能客观把握自己与他人之间的互动关系,一切以自己为中心。
王老师反对过分的赏识教育也是这个原因。过分的赏识就是对孩子的各方面行为予以肯定,结果导致他的世界与客观世界的平衡关系失衡,使他长期不能客观准确地判断各种关系。这就是惯孩子的坏处。
赏识对于不自信的孩子,或者从小的教育中对他们否定太多的孩子有好处,可以培养他们的自信心。
关注体验:小贝的问题本质是适应长大障碍症。一方面,随着年龄的增长,他潜意识屡次通过梦境告诉他长大了,需要他从玩具时代的小杂货屋里走出去,用已经长大的男子汉方式去独立应对外面世界。另一方面,他又现实地遭遇长大障碍而走回玩具时代的小杂货屋,继续习惯性地用四岁男童的赖皮撒泼方式去要挟其父母,帮自己处理要面对的现实世界的矛盾,不如意就抱怨折腾(别忘记,其奶奶和母亲相对其弟弟而言一贯对他娇惯)。就是说,藏诸内的适应长大障碍矛盾,必然造成形之于外的他的家庭关系困境——要挟和折腾家长。
从其梦境来看,这问题对小贝有天性成分。可见,这不是阶段性问题。
我们要做的工作是把这孩子的自我认知和自处方式调整到符合目前年龄的合适程度,而要根本解决,或者说杜绝以后再次发生类似问题,是不现实的。
解决办法的方向,自然是靠他信任的人来把其认知调整到目前年龄水平。他自处的方式要走不立不破之路,即先通过外力,帮他找到他自认为可以发挥的优势,以应对和化解现实困境,增强其走向外界的自信心,这就会抵消掉他习惯性“走回小杂货屋”的动力——这天性会一直存在的。然后,再顺手解决他以赖皮撒泼来对待所遭遇外部问题时的任性方式。这两步如果反过来,走先破后立之路,势必导致他本能地暴力抵抗——因为他自认为“楼梯四楼的一个出口的危险物和发烧时被子的重压”会严重威胁他的生存,效果不会好。
那么,足可以使小贝自信地立业的长处和优势有什么,就成为下一步要解决的关键和突破口。
就具体步骤而言,有这么几点:
一是获得小贝足够信任。无信任,我们的话如耳旁风。
二是获得小贝对我们结论的认可。无认可,无法实现其自我认知的调整。而无论是萌妈妈和他谈,还是诸如他语文老师一样的人给他谈,都是如此。
三是使小贝获得对自己优势足以立业的信心和希望。无信心和希望,他不会配合寻找和尝试。
四是逐步教会小贝以成人方式正确处理与家人的常规关系。这之前,其父母还要做好继续忍受小贝一段时间折腾的思想准备。
而要实现如上每一步,都不是轻松的任务。
全家福和五项图
王晓春:小贝这个五项图,落笔先画的什么,后画的什么?尤其中间部分,先画的是上边的女孩,还是下面的书?书为什么装起来?什么书?
为什么必须是香椿树?喜欢小学这个房子什么?
萌妈妈:五项图的顺序是从左到右,从下往上,依次是:树——房子——书——女生——男生。一本珍贵的书,收藏在玻璃柜子里。他小时候看电影,就有把自己家装扮成图书馆的想法。
外婆家门口有两棵香椿树,他觉得香椿很好吃,问过外婆,外婆说那是香椿树。
小学电脑课时有一段空闲时间,让他们自己玩,他就会画那样的房子。以后每逢画房子,他都会那么画。
全家福的顺序也是从左到右,第一个画的是妈妈。
这是小贝补充的词语联想:
天空:星星,思考,广大,孤独,恐惧,未来。
人:善变,表里不一,复杂,微动作(表情)细节,出卖内心,恐惧,费解。
网:篮球,捕捉,禁锢,生活。
然而:转折,搞笑,重点。
跑:跑跳,耐力,游泳,体能训练,快,博尔特。
冷静:心理素质,杀手,士兵,关键点,深呼吸。
晨曦:我的一个疑问:
两幅图都是最后才画自己,而且自己的位置都很靠边,这是否可以说明他并不是一个“以自我为中心”的人,而是一个“自我迷失”的人?
思远道:小贝全家福画像中,他无意中把自己画得比别人高。除了可能他比别人长得高之外,还有一种把自己画出这群人之外的意识。他的两幅画里边,人的眼黑瞳孔都非常明显。这是一种警觉和不安的表现。
人的鼻子画得都高,他可能对权威有某种认可。
关注体验:小贝将自己两幅画都画在了右边,且都比较高,显示并佐证了王老师对小贝的一个认识:小贝认为自己未来相对他人而言具有精神上的优越感,且其潜意识告诉他这种优越感有一定的无根性和漂浮性。所以,这也佐证了王老师的建议非常正确:让他当老百姓,脚踏实地去干粗活,就是想解决他这个问题。
至于把自己画在边上,是否就不是自我中心而是自我迷失,我认为,这有可能,但不一定。这需要其他材料来进一步确证。
王晓春:萌妈妈老师提供的新材料,五项图,全家福,还有老师们的发言,我都看了。我说说我的新认识。我原来对这孩子的判断,认为他是一个自我中心的人。所谓自我中心,指的是他,只能从自己这个角度往外想,比较狭窄。但是他缺乏自知之明,获得自知之明是需要从很多角度看自己的,只能从自己角度看,那是不会有自知之明的。看了新的材料以后,我有一个印象,比原来强烈多了,就是这个孩子至少在学习方面能力不足,眼高手低。
我为什么得出这个印象呢?原来我就没觉得这个孩子能力多强,这次看了五项图以后,我就觉得他比我原来估计的还要差一些。请看他的五项图,这五项完全没有整合,单摆浮搁。树是他喜欢的香椿树,他爱吃香椿芽,那个房子是他小学时候喜欢的房子,那个书呢,是他珍爱的书,然而装在一个透明的柜子里,他不是看这书,而是把它供起来。剩下的就是喜欢的女孩,还有就是他自己。你看,他的五项图实际上是自己喜欢东西的一个大展览。这种画法,跟他的年龄,跟他的文化水平很不相称,没有思考和整合,而且只面向过去,不面向未来。
再看词语联想。我第一次看到他的词语联想就有个印象,怎么这么少啊?我当时没有特别在意,看了这次的词语联想以后,我就有了进一步的印象了。这个孩子,实际上他的知识面不宽,而且思维干涩,不润泽,词语不丰沛,给人一种很干枯的感觉。按我们多年的经验,出现这样的情况,学生的学习能力是不会太强的。之所以他小学初中成绩比较好,可能他的智力当时是达得到的,高中他大概就比较困难了。
所以他现在的问题不只是非智力因素的问题,他的智力因素也不是很强大。他自己可能也不是没有感觉到这一点,只是没想清楚,或者不愿意承认。你看他的梦,都是恐惧,老是恐惧,出不来,就是被压着,很不舒服。有一个梦特别典型,他说有一个出口,我不敢过去,可是我必须从这里出去。这就说得很清楚了,实际上就是他现在长大了,他也是成年人了,他得自立,这是一个门口,他必须过去,躲不开,但是他不敢,他觉得自己将来怎么办呢?我怎么能自食其力呢?想起来很可怕。
他的父母,我认为对他有误导。他们一致认为:你就是不努力。他母亲干脆就认为他有能力,不努力。我觉得他父母对他的能力,至少是学习方面的能力,估计偏高了。这种估计偏高,会给孩子什么印象呢?我只是不干而已,我只要干,什么都不在话下。有很多孩子都是这样的,把自己骗了。这样他就不容易接受一些平凡的工作。
中国人有一种习惯性思维,认为勤能补拙,天才是99%的勤奋加1%的灵感,实际这句话不是简单能适应于每个孩子的。大家注意,勤能补拙这件事是可能的,但有几个条件。第一个,这孩子必须动力特别强,有一种强大动力支持他。再一个,他的意志要非常坚强,能控制自己,我笨鸟先飞,我不停地干。第三个,周围要有奋斗的气氛。这三个条件在当今社会都已经不是特别好找。像这个小贝,家境不错,改变自身命运的动力不是特别强,他本人意志也不算坚强,惯的嘛,娇气包。周围呢,也没有那种迫使他奋斗的气氛。他有两个优势是很致命的。一个是他的家境比较好,能满足他的一些需求,满足一些虚荣心;另一个是颜值比较高,长得帅,然后有些女孩就追他、捧他。这两个条件就使他跟大龄“剩女”一样给捧上去了,不愿意掉下来,所以他就非常痛苦。
这孩子怎么办呢?我当初出的主意是两个,一个是高人指点,一个是干点实事。这两个办法,现在看来,我还都保留。但是这里面就有问题了。小贝能不能放下身段实干,我表示怀疑。他家长能不能过这关,我也没有把握。他能力不够,这点你还没法跟他说,你直说了,对他是打击,跟家长说,我觉得也困难。人就怕别人说他能力差,这是很要命的,你不好出口。可是有些孩子能力真的不足,他的学习能力支撑小学和初中问题不太大,支撑高中的学业,实际上就已经困难了,如果他小的时候早点跟他说清楚,要好得多。现在呢,就不好说了。所以现在这个孩子我们只能尽量做工作,委婉地跟他父母说说,跟他本人说说,如果跟他关系特别好,可以稍微捅破一点儿。
这孩子将来的前途是什么呢?比较麻烦。如果去干一些很普通的工作,社会上的老板可不像老师,人家不会讲什么策略,打击这孩子,他可能就崩溃了。他可能会变得自闭,变佛系,或者是回家去啃老,都是可能的。所以他的教育前景,我并不特别乐观。但是我们作为教育者,只要涉及有关教育的问题,我们永远是负责任的,永不放弃,永远努力。可是我们得知道,有些事由不得我们,社会实际上也不见得办得好,要不然现在怎么有啃老族呢?
过去高中语文有一篇莫泊桑的小说,叫《项链》,说有一个女主人公,年轻的时候好虚荣,参加一个舞会,借人家一个项链,给弄丢了。然后她就很努力地干粗活儿,挣钱,用十年的工夫把这项链赔还了人家。这个女孩子,她很虚荣,这是缺点,但是她有一个非常突出的优点,她上得厅堂,下得厨房,能上能下,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能放下身段。所以她的意志品质还是挺好的,这人实际上是值得敬佩的。问题是我们现在很多孩子没有这个优点,他只能虚荣,这就很麻烦,很不好办了,我们也只能尽可能地做工作就是了。
萌妈妈:治疗,很考验人!需要水平,还需要耐心等软实力。昨天帮小贝填报志愿,我知道他安全感不足,但是没有预料到他不足到不肯离开熟悉的环境和熟悉的人,根本不肯报考他没有生活学习过的城市。最终,我顺着他父母的意思,建议他填报苏州、无锡和南通的大学。我离开后,他在家大发雷霆,说他不敢去一个没有熟人的城市。今天我在反思,如何将他的个性特点与实际结合起来,而不是用笼统的标准去要求他。我现在,诊是诊,疗是疗,没有结合起来。
小贝的最新情况,跟大家反馈一下:小贝没有被本科录取,在填报专科学校的时候,费了很大周折:他只填南京的学校,因为他在南京读过六年书,他说不想去一个没有熟人的城市,也不想去太现代化的城市,那样的城市让他没有安全感。但是他的分数与他填报的南京的学校都有距离。我建议他报了一所南通的学校,他跟家长大闹,说除了南京,哪个学校都不上。最终,他被南通学校录取了。网上查到信息那天,他发了信息给我,说:很开心,录到这个学校了!谢谢!
这么看来,他的安全感不足是我事先没有充分估计的。但是,他总算从小房子里迈出了脚步,接下来能不能稳妥地前行,要靠他自己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