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五味调和百味香:饮食文化与城市风情

五味调和百味香:饮食文化与城市风情

时间:2023-08-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五味之中以甘味食物最多,咸味与酸味次之,辛味更少,苦味最少。因为自古就崇尚“五味调和”,为了获得更丰富的味觉体验,中国人发明了在烹饪中使用调料调出各种味道的技艺。围绕着酸、甜、苦、辣、咸这“五味”,菜肴的口味竟达500种之多。辣味是五味中最富刺激性、最复杂的一味。调味,也是烹调的一种重要技艺,所谓“五味调和百味香”。所谓定型调味,指原料加热过程中的调味,是为了确定菜肴的

五味调和百味香:饮食文化与城市风情

受多方面条件的影响,汉族饮食习俗方面形成的菜肴有很多不同的类型。首先是原料出产的地方特色,例如东南沿海的各种海味食品,北方山林的各种山珍野味,广东一带民间的蛇餐蛇宴。其次,还要受到生活环境和口味的制约。人们常把汉族和其他有关民族的食俗口味概括为“南甜、北咸、东辣、西酸”。

在人类饮食生活的最初阶段,并没有专门的调味料,但是对美味的追求,是全人类的共性,这种追求建立在基本的生理需要基础之上,但是由于地域、物产、科技文化等的差异,不同民族的味觉追求又都不尽相同。比如,日本人认为味觉应分为五种基本类型:咸、酸、甜、苦、辣;印度人分为:甜、酸、苦、辣、淡、涩;欧美人主张定为甜、酸、咸、苦、金属味、碱味六种。

五味,泛指食物或药物的酸、苦、甘、辛、咸五种滋味。在佛典中,五味有时亦指碱、苦、酸、辛、甘之五味。但是,与佛教教义之说有关之五味,则指《涅槃经》所举的譬喻,亦即乳味、酪味、生酥味、熟酥味、醍醐味。《涅槃经·圣行品》云:“譬如从牛出乳,从乳出酪,从酪出生酥,从生酥出熟酥,从熟酥出醍醐。醍醐最上,若有服者,众病皆除,所有诸药悉入其中。善男子!佛亦如是。从佛出十二部经,从十二部经出修多罗,从修多罗出方等经,从方等经出般若波罗蜜,从般若波罗蜜出大涅槃,犹如醍醐。”

食物按其“味”可分为辛、甘、酸、苦、咸五类。五味之中以甘味食物最多,咸味与酸味次之,辛味更少,苦味最少。

甘味食物:米面杂粮蔬菜、干鲜水果、鸡鸭鱼肉类等。

酸味食物:西红柿、山楂葡萄、杏、柠檬、橙子等。

辛味食物:生姜、大葱洋葱辣椒、韭菜等。

咸味食物:海产品、猪肉、狗肉、猪内脏等。

苦味食物:苦瓜、苦菜等。

如果说“饮食的主要目的是强身健体”“食物的第一要素是营养”的观点体现了一种科学实用的态度的话,中国人讲究食物色、香、味、形的美,讲求食器的精、环境的雅,则体现了一种艺术精神。因为自古就崇尚“五味调和”,为了获得更丰富的味觉体验,中国人发明了在烹饪中使用调料调出各种味道的技艺。围绕着酸、甜、苦、辣、咸这“五味”,菜肴的口味竟达500种之多。

五味之中咸为首,咸是五味中最单纯、最重要的一味。各种味道要增加口感,都离不开盐,盐有提味的作用。没有盐,什么山珍海味都无法呈现其鲜美滋味。咸味在五味中起着最为重要的作用。清代的《调疾饮食辨》里就提到:“酸甘辛苦可有可无,咸则日用所不可缺;酸甘辛苦各自成味,咸则能滋五味。酸甘辛苦暂食则佳,多食则厌,久食则厌,久食则病……咸则终身食之不厌,不病。”可见,咸味在国人饮食调味中相比其他四味是多么重要,但从保健的角度讲,盐是不能多吃的,过咸的食品有害健康现代人饮食崇尚少油少盐,科学研究表明,吃盐过多会导致很多疾病,轻则脸上长斑,重则影响肾脏,引起高血压、动脉硬化、心肌梗死等症。现代医学建议国人应该将每天的食盐从20克降低到5~10克。世界卫生组织提出每人每天盐的摄入量不能超过6克。

酸味也是饮食中不可缺少的,尤其是在中国北方,水硬,碱性大,为了帮助食物更好地消化,在做菜时就会经常用到醋,并以此增加食欲,同时也能增加胃液的酸度,帮助消化。此外,酸还能去腥解腻,在口味偏浓重的宴席上,往往配有酸味菜肴。在北方菜肴中,肉类旁边也常常配有酸味的醋碟等,用来去腥解腻。酸味的种类很多,不仅有梅酸、果酸与醋酸等,就是我们桌上常备的食用醋,也由于产地、原料、制法的不同,有很大差别。在北方,一般把山西产的陈醋视为正宗,而江浙一带则把镇江产的米醋看作正宗。在中国,食醋最典型的地方是山西,许多家庭都掌握用谷物、水果酿制成醋的技术,吃饭更是每天都离不开醋。有趣的是,汉语中还用醋表达男女之间产生嫉妒时的情感体验,“吃醋”“醋坛子”都是南北通用的俗语,想必是与醋本身的酸性特质有关吧。

辣味是五味中最富刺激性、最复杂的一味。有时“辛辣”连用,而实际上辛与辣有很大的区别。辣是味觉,对舌头、咽喉、鼻腔产生强烈的刺激,而辛则不仅仅是味觉,还包括嗅觉的成分。在先秦时,“辣”字还没有出现,在辛味里就包含了辣味。辛味主要是从姜中获取,而辣味一般指辣椒、胡椒的味道。由于辣椒是外来品,中国早期的调味中并没有辣味,辣味被包含在辛味中。姜不仅能驱除异味,还能激发出鱼和肉的美味,所以烹制鱼、肉离不开姜。烹饪时用辣椒也有一定的原则,不过度追求辣的强度,以咸鲜为基础,要辣得有层次感、辣而不燥、辣中有香。此外,大蒜、葱、姜等辛辣调料还有杀菌作用,是凉拌菜肴常用的调味品。(www.daowen.com)

苦味在中国菜的烹饪时很少单独运用,却是不可或缺的。在炖肉煮肉时加上陈皮、丁香杏仁这些略带苦味的调料,可以去除腥膻气,激发出肉的香味来。中医理论还认为苦味有健胃生津的作用,有人颇好这一口味,川菜中的怪味就包括苦味。中医理论认为,苦味对人体有好处,苦味入心。当心火过旺时,应该用苦味去降火。夏天人们喜食莲子、苦瓜等,就是如此。但是,苦味在中国饮食中很少单独出现,单纯的苦味是中国人所恐惧的,就像咖啡刚刚传入中国很多人都不能接受。在我们的菜肴中,苦味常常是隐藏在其中的,虽然尝不出来,但是没有它,菜肴也会失去几分滋味。一些带有苦味的原材料,如茶叶、苦瓜等,在菜肴中加入,绝不是为了让苦味凸显,更多的是为了增加菜肴本身的美味,如龙井虾仁、苦笋肉丝、苦瓜黄鱼等,清鲜微苦,才是中国饮食所追求的。

甜味在基本味中具有缓冲作用,如咸、酸、辣、苦太重,都可用甜味中和。古时的甘味其实并不是甜味,甘是指美味,可以在口中慢慢品味,而甜味是甜酒与蜜糖的滋味。甜味是一种复杂的滋味,许多调料都能产生甜味,不同的调料有着不同的甜味,差别很大,在烹饪界一般以蔗糖的甜味为甜味的正宗。烹制其他味道的菜肴,加糖可以起到提鲜润色的作用,但放糖要适量,以不甜腻为宜。

调味,也是烹调的一种重要技艺,所谓“五味调和百味香”。关于调味的作用,据烹饪界学者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几个:矫除原料异味;无味者赋味;确定肴馔口味;增加食品香味;赋予菜肴色泽;杀菌消毒。调味的方法也变化多样,主要有基本调味、定型调味和辅助调味三种,以定型调味方法运用最多。所谓定型调味,指原料加热过程中的调味,是为了确定菜肴的口味。基本调味在加热前进行,属预加工处理的调味。辅助调味则在加热后进行,或在进食时调味。

这么说来,所谓“五味调和”中的五味,是一种概略的指称。我们所享用的菜肴,一般都是具备两种以上滋味的复合味型,而且是多变的味型。《黄帝内经》云:“五味之美,不可胜极”,《文子》则说:“五味之美,不可胜尝也”,说的都是五味调和可以给人带来美好的享受。

总之,调味是否恰到好处,除了调料品种齐全、质地优良等物质条件以外,关键在于厨师调配得是否恰到好处。对调料的使用比例、下料次序、调料时间(烹前调、烹中调、烹后调),都有严格的要求。只要做到一丝不苟,才能使菜肴美食达到预定要求的风味。

五味调和百味香,如果只是偏好某一种味道,身体免不了会弄出毛病来。咸味过多,气血淤滞,高血压要少吃盐,估计就是这道理;辣味过量,筋脉拘挛、爪甲干枯不荣;吃多了甜味食品,免不了骨骼疼痛、头发脱落;酸的东西吃多了,会使肌肉失去光泽、变粗变硬,缺少弹性:多吃苦的后果是皮肤枯槁、容颜憔悴。老子道德经》第六十章中宰相伊尹对商王说:“治大国如烹小鲜”,烹小鲜要讲究五味调和,治大国也要讲究五味调和,讲究酸甜苦辛咸能否合理搭配,能否使百姓的生活“苦尽甘来”,有了盼头,有了希望,而非因困苦生活对国君有所怨恨。

“和”是中国哲学思想的精髓,也是中国烹饪艺术所追求的最高境界。“和”具有和谐、和平与调和等多种概念。中国儒家思想中“中庸”的概念,即是对最佳平衡与和谐的不懈追求。此外,中国传统文化在感官意识方面,也是追求“和”的境界。例如在听觉方面,《周语·郑》就说:“和六律以聪耳”。在烹饪方面,最早提出这个概念的可追溯到周代。如《周礼》:“内饔,掌王及后、世子膳羞之隔烹煎和之事”,《左传·昭公二十年》:“和如羹焉。水火醯醢盐梅以烹鱼肉之以薪,宰夫和之,齐之以味,济其不及,以泄其过。君子食之,以平其心,君臣亦然。”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和”就像烹制羹汤一样,用水、火和各种佐料来烹制鱼肉,掌管膳食的人去调和,再努力去达到适口的味道。味道淡了或浓了,可随时调和,君子吃了就会感到满意,大到君臣治国,也是这个道理。所以,古人常常用“调和鼎鼐”一词来形容治国,鼎鼐就是煮肉的器皿。这里且不去管它引申的含义,起码在烹饪方面,远在两千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知道“和”的道理。“和”的概念在饮食文化上,又是对和谐与完美的追求。甘、苦、酸、辛、咸各有其味,单一的味道给人的感受并不尽善尽美,五味要经过调和,才能取长补短,相互作用,达到适口和芳香。鱼肉蔬菜也要通过适当的搭配,去其有余,补其不足,才能荤素和谐,令人回味无穷。在烹饪过程中,水、火的运用也要追求“和”的境界。例如我们今天烹调中讲究的火候,就是对不同菜肴、不同原料做到适宜的处理,既不欠火,也不过火,只追求一种最佳状态。

在烹饪艺术中,对色彩视觉的追求也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常讲“色、香、味”,“色”是第一印象,是最初的感官直觉。但是,无论哪种色泽,都要给人以美感。这种美感要因材制宜,例如新鲜蔬菜的烹调,要追求一种有光泽的翠绿。绿有多种,如同色标,可以展示二十余种不同的深浅色泽,而给人最佳感受的绿色,完全要看厨师的水平了。

一个菜肴在视觉、嗅觉和味觉三个方面达到了“色、香、味”的最佳境界,就是“和”在多方面的运用,包括了选材、刀功、调味、火候等各个方面。《尚书·顾命》曾称巧匠为“和”,厨师也可以说是巧匠,“和”的实践即是技巧,而烹调艺术本身就是这种实践过程。

“和”不仅反映在一个菜肴的烹制上,也可以延伸到一桌宴席的调配上。一桌好的宴席并不是多种美味珍馐的堆砌,而是要做到海陆杂陈,荤素得当,五味调和,浓淡有致。即使在上菜的程序上,也要做到起伏错落,主次分明,时而奇峰突兀,时而小桥流水。这不但要在原材、烹制方法方面精心安排,还要有色彩意识和美学意识,实际上,这也是对最佳平衡与和谐的追求,对于相对完美的追求。

中国人吃饭注重食物的色、香、味、形、触,缺一不可,但核心还是以味为主。国人从先秦以来就注重五味的调和,久而久之养成了追逐美味的习俗,并且在追求美味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所以说中国烹调理论的核心就是调味。而调味所追求的“和”则是中国烹调理论的灵魂。只有通过“和”,才能创造出菜肴的中和之美,才可感受到中国饮食文化中几千年积淀下来的味之神韵、味之精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