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炒菜的分类及特点:口感酥脆入味,香气四溢

炒菜的分类及特点:口感酥脆入味,香气四溢

更新时间:2025-0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炒”的方式繁多。熟炒菜的特点是略带卤汁、酥脆入味。软炒菜肴非常嫩滑,但应注意在主料下锅后,必须使主料散开,以防止主料挂糊粘连成块。煸炒菜肴的一般特点是干香、酥脆、略带麻辣。炒菜往往使多种食物原料配合在一起,在加热过程中使其味混合,从而产生一种新的味道。各种食材中所蕴含人体所需元素的搭配是炒菜时需要特别注意的,也是饮食健康、营养搭配最值得注意的一个方面。

“炒”的方式繁多。如清炒,有清炒山药;如熬炒,有熬炒鸡;如煽炒,有煽炒土豆丝;如抓炒,有抓炒里脊;如生炒,有生炒排骨;如干炒,有干炒牛河。另外还有大炒、小炒、熟炒、干炒、软炒、老炒、托炒、熘炒、爆炒等细别。具体说来,主要的有以下几种:

1.生炒。生炒又称火边炒,以不挂糊的原料为主。先将主料放入沸油锅中,炒至五、六成熟,再放入配料,配料易熟的可迟放,不易熟的与主料一齐放入,然后加入调味,迅速颠翻几下,断生即好。这种炒法,汤汁很少,清爽脆嫩。如果原料的块形较大,可在烹制时兑入少量汤汁,翻炒几下,使原料炒透,即行出锅。放汤汁时,需在原料的本身水分炒干后再放,这样才能入味。

2.熟炒。熟炒一般先将大块的原料加工成半熟或全熟(煮、烧、蒸、炸熟等),然后改刀切片、块等,放入油锅内略炒,再依次加入辅料、调味品和少许汤汁,翻炒几下即成。熟炒的原料大都不挂糊,起锅时勾成薄芡,也有用豆瓣酱、甜面酱调料烹制而不再勾芡的。熟炒菜的特点是略带卤汁、酥脆入味。

3.软炒。又称滑炒。先将主料出骨,经调味品拌脆,再用蛋清团粉上浆,放入五、六成热的温油锅中,边炒边使油温增加,炒到油约九成热时出锅,再炒配料,待配料快熟时,投入主料同炒几下,加些卤汁,勾薄芡起锅。软炒菜肴非常嫩滑,但应注意在主料下锅后,必须使主料散开,以防止主料挂糊粘连成块。

4.煸炒。又称干煸,是将不挂糊的小型原料,经调味品拌腌后,放入八成热的油锅中迅速翻炒,炒到外面焦黄时,再加配料及调味品(大多包括带有辣味的豆瓣酱、花椒粉、胡椒粉等)同炒几下,待全部卤汁被主料吸收后,即可出锅。煸炒菜肴的一般特点是干香、酥脆、略带麻辣。(www.daowen.com)

5.焦炒。将加工的小型原料腌渍过油后,根据菜肴的不同要求,或直接炸,或拍粉炸,或挂糊炸,再用芡汁调味而成菜的技法。工艺流程:选料→切配→煨味→拍粉或挂糊→炸制→炒制调味→装盘。焦炒分挂糊和不挂糊两种,但都必须炸焦炸透,调料可用清汁,也可用芡汁,但原料须充分吸收,以保持菜肴味浓韧脆,焦香。

6.水炒。将液体原料如牛奶掺入调料,辅料拌匀,或将加工成蓉泥的原料加汤水调匀,用中小火少量温油加热炒制而凝结成菜的烹调方法。或将鸡蛋调散成液体状,加入调料和辅料拌匀,不用油而用汤水炒制凝结成菜的烹调方法。工艺流程:选料→切配→挂糊→炸制→调味→装盘。原料经过挂糊油炸后表层变脆,又在炒制中吸附了芡汁的滋味,形成了外焦里嫩滋味浓郁的特色。

炒作为一种烹饪法,其加工对象也极为广泛,果类蔬菜、叶类蔬菜、块茎类蔬菜、茎类蔬菜都可用其方法制作。而其他的山珍海味、飞禽走兽,甚至是五谷杂粮,也可以用炒来进行加工,只不过是根据对象的不同,炒法有所区别而已。

炒菜往往使多种食物原料配合在一起,在加热过程中使其味混合,从而产生一种新的味道。因为炒菜的搭配更为讲究,清代童岳荐在其所著的《调鼎集》中说:“配菜之道,须所配各物融洽调和。”袁枚说得更为具体:“凡一物烹成,必需辅佐。要使清者配清,浓者配浓,柔者配柔,刚者配刚,方有和合之妙。其中可荤可素者,蘑菇、鲜笋、冬瓜是也。可荤不可素者,葱韭、菌香、新蒜是也。可素不可荤者,芹菜、百合、刀豆是也。常见人置蟹粉燕窝之中,放百合于鸡、猪之肉,毋乃唐尧与苏峻对坐,不太悻乎?亦有交互见功者,炒荤菜,用素油,炒素菜,用荤油是也。”搭配也是一门学问。各种食材中所蕴含人体所需元素的搭配是炒菜时需要特别注意的,也是饮食健康、营养搭配最值得注意的一个方面。除讲究营养价值外,还要考虑菜品的色香味以及形态、品相等多种因素。而口感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菜肴的销量和口碑。试想一盘菜看之食欲大增,闻着也是口水直流,结果一入口让人大倒胃口,估计这样的菜品只会让人大呼上当,食欲全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