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北方面食,不得不提山西。山西属于我国北方黄土高原的多山内陆省份,特点是山多川少,地势起伏较大。境内五大盆地、六大山脉、八大河流间布。各类地形起伏悬殊、犬牙参差,形成独特的自然风貌。从气候特征来看,山西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夏季温暖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春温高于秋温,秋雨多于春雨。既能种植喜热的棉花、花生、油菜,也能种植喜温的玉米、高粱、谷子,还能种植喜凉的春小麦、莜麦、胡麻、马铃薯等作物。就是这样一方水土,养育了祖祖辈辈的三晋儿女。山西因气候、土壤结构的不同,创造出千姿百态的地方风味小吃,并且每一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美食作为地方性的符号与标志,如栲栳栳、刀削面、揪片、凉粉、碗托、焖面、荞面鱼鱼、太谷饼等。
复杂多变的地形气候也造就了山西复杂多样的面食食俗。山西面食历史悠久,距今约1.3万年前的下川文化遗址中有石磨盘出土,这表明一万多年前的山西已经有碾碎谷物的食物加工方式。原始的熟制食物方法有一种为“加物于燧石之上”,或把烧红的石块投入有食物的水中,一直到水沸腾,食物煮熟为止,这就是所谓的“石烹法”。现在流行在晋南农村的“石子饼”仍然在沿用这种古老的制作方法,可以说是山西面食的鼻祖。今天在晋南方言中把面条从锅中捞出来这一过程称为“漉出”,而在唐代一些食疗菜谱中频频出现“漉出”这个词汇,更进一步可以推测山西人喜食面食的习惯在唐代以前就已经形成了。贫瘠的黄土高原山地,十年九旱的气候特征,使山西人民在适应自然、改造自然的过程中面对身体机能的需要,创造出适合自身生存发展的饮食之道。“面菜合一”就是这种创造的结果,它几乎成为山西面食的主流形式。究其原因,主要是古代因各种限制导致蔬菜品种较少。因此,在山西普通人家的食俗中,如晋北的“块垒”、晋中“拨拉子”、晋东南的“和子饭”等,都是面菜合一或汤饭合一的形式。尽管如今大棚蔬菜种植和南菜北运使得情况大为改变,但是人们固守的习俗与传统却一直延续着。
作为中国的面食大省,山西的各类面食约有400种。初步估计,其中较常见的有:煮制品70多种、蒸制品120多种、烤制品40多种、烙制品30多种、煎制品15种、焖炒类55种、汤饭类20种。除小麦粉之外,又有莜麦、荞麦、高粱、小米、红薯、马铃薯等。土豆粉、高粱面、豆面、荞面、莜面可以做成数十种面食,再加上胡麻油、花生、葵花籽、黄花菜、紫皮蒜、长山药等众多的优质调和料,使山西面食在果腹之外,更具营养均衡的特点,成为今天健康饮食观念的代表。其中仅小麦粉就可通过搓、捏、压、擦、切、抿、拌、卷、搅、剔、碾、摊、擀、拽、扯、甩、拉、削、转、盘、拖、戳、滚、拔、铲等30余种操作技法被加工,制作工具有河漏床、抿面床、拨鱼床、拨面刀、削面刀、剪刀、称盘、瓷盘、擀面杖、石板、石头子等等,经过蒸、煮、炒、炸、烩、烙、煎、烤、调、焖而呈现出饭、粥、糊、羹、团、粉、饼、饺、包、条、卷等样态。山西面点色彩丰富,口味酸、甜、咸、辣、麻、鲜不一而足。
山西面食当首推刀削面,它与抻面、拨鱼、刀拨面并称“山西四大面食”。以下将对山西面食逐一介绍。
刀削面 在煮制面食中,山西的刀削面名扬海内外,是山西人民日常喜食的面食,风味独特。刀削面全凭刀削,飞刀之下面条如流星落地,鱼跳龙门,削出的面条又细、又薄、又长。用刀削出的面叶,中厚边薄,棱锋分明,形似柳叶;入口外滑内筋,软而不黏,越嚼越香,深受面食者喜爱。作为享有盛誉的中华五大面食名品之一。即使在汇集了大江南北风味菜系的北京,山西刀削面依然占有一席之地,大街小巷仍可以看到山西刀削面馆。
刀削面是山西最有代表性的面条,堪称天下一绝,已有数百年的历史。传说元朝建立后,为防止汉人造反起义,便将家家户户的金属器物全部没收,并规定十户人家只能用一把厨刀,切菜做饭轮流使用,每次用后须交回保管。一天中午,一位老婆婆将棒子面、高粱面和成面团,让老汉取刀,结果刀被别人取走,老汉只好返回。在出门时,脚被一块薄铁皮碰了一下,他顺手捡起来揣在怀里。回家后,锅开得直响,全家人等刀切面条吃。可是刀没取回来,老汉又急得团团转,忽然想起怀里的铁皮,就取出来说:“就用这个铁皮切面吧!”老婆一看铁皮薄而软,嘟囔说:“这样软的东西怎能切面条?”老汉说切不动就“砍”,“砍”字提醒了老婆。她把面团放在一块木板上,左手端起,右手持铁片,站在开水锅边砍面,一片片面片落入锅内,煮熟后捞到碗里,浇上卤汁让老汉先吃,老汉连连称赞,以后就不再去取厨刀切面了。这样一传十,十传百,传遍了晋中大地。至今晋中的平遥、介休及吕梁汾阳、孝义等县,不论男女都会削面。后来凤阳出了朱元璋统一全国,建立明朝,这种“砍面”流传于市井小摊贩间,再经过多次改革演变成为今天的刀削面。
刀削面柔中有硬、软中有韧,浇卤,或炒或凉拌均有独特风味,若略加山西老陈醋,则食之更妙。刀削面的传统操作方法是一手托面,一手拿刀,直接削到开水锅里。刀削面行家总结的制面要诀是:“刀不离面,面不离刀,胳膊直硬手端平,手眼一条线,一棱赶一棱,平刀时扁条,弯刀是三棱。”有顺口溜称赞为:“一叶落锅一叶飘,一叶离面又出刀,银鱼落水翻白浪,柳叶乘风下树梢。”刀削面对和面的技术要求较严,水、面的比例,要求准确,一般是一斤面三两水,打成面穗,再揉成面团,然后用湿布蒙住,饧半小时后再揉,直到揉匀、揉软、揉光。如果揉面功夫不到,削时容易粘刀、断条。刀削面之妙妙在刀功。一般使用特制的弧形削刀,在操作时左手托住揉好的面团,右手持刀,手腕要灵,出力要平,用力要匀,对着汤锅,一刀赶一刀。这样削出的面叶儿,一叶连一叶,恰似流星赶月,在空中划出一道弧形白线落入汤锅,汤滚面翻,又像银鱼戏水,煞是好看。高明的厨师,每分钟能削二百刀左右,每个面叶的长度,恰好都是六寸。吃面前,能够参观厨师削面,无异于欣赏一次艺术表演。面盛好后,还要浇上各种特制的卤子,山西人也称之为“臊子”,还有卤鸡蛋、丸子、豆腐干儿、炸豆腐作为配菜,倘若再捏上几撮香菜,备一碟酸腌菜,则是地地道道的山西刀削面。
拨鱼 拨鱼是山西面食之一,又称“剔尖”。面头尖,中间粗,呈小鱼肚形状,口感柔软、筋滑、爽口。相传在唐贞观年间,李世民的叔妹世姑在山西介休的绵山诵经修行,并且时常采药为附近乡民看病。一天,世姑为一患病老妪边配药边做饭,因为自幼生在皇宫,做饭技术不高,和面时软了加面,硬了又加水,最后还是将面和得稀软。她急中生智,用一根尖头筷子试着往开水锅中拨,竟然拨成粗细均匀的一根根面条,送给那老妪吃。老妪吃得上口,就问世姑这叫什么,世姑因心慌着急误以为老妪在问自己的名字,因为此时世姑已身入空门,不愿说出真名又不愿欺骗老人,就说出乳名“八姑”来,老妪误听为“拨股”,于是就有了拨股之称。
把和好的很软的面放在盘中,一手端面盘,一手用铁制筷子或富弹性的木竹筷子一根一根往下拨入锅内。这种面柔软绵滑,易于消化,待煮好后配上荤素浇头或打卤即可食用。山西榆次剔尖较为有名,剔尖剔出的过程也是面盘转换方向的过程,熟练的厨师会右手不断剔尖,而托面盘的左手也会不断小幅度转动,所以被称为“转盘剔尖”。太原一带的剔尖因取绿色蔬菜汁和面,所剔面食又称为“翡翠剔尖”。
抻面 包括甩面、扯面、拉面。为山西四大面食之一。人们在寿诞生辰、聚友团圆时,常常要吃这种面,以示长寿和喜庆。其特点是柔软、筋韧、光滑,不同地方做法吃法少有差异,以致产生多种名称,但都属于抻面一类。
扯面是山西南部运城地区的家常面食,因全国最大的关帝庙在关羽的故乡——运城解州,所以又叫关公扯面。又因形似腰带,所以也叫“裤腰带面”。据说,在当地饺子和扯面是用来待客的。扯面因为是拉扯而成便有了牵牵连连的意思。亲戚来了,尤其是女婿上门,一般都吃扯面。男女双方谈对象,男方第一次上门,女方如果同意就吃扯面,表示愿意建立关系;如果不同意,就很随便了,对方一看就明白是什么意思了。扯面的做法是将面和好揉匀,饧10分钟后再揉。切成约每个30克的剂子并搓成圆柱形,饧10分钟后擀成2厘米宽、20厘米长的面片,刷油再饧40分钟,包上保鲜膜防止变干。饧好面后,双手各执一端,上下抖动,轻轻抻拉,扯抻动作都较快。抻,是为了拉展面片。扯,是为了撕开面片。然后再撒上干面粉使面抖散,扯出的面条才互不粘连。水沸即可下面,中间点一次水,两开过后,下锅煮滚3~5分钟后带汤捞起,调和卤料拌匀即可。根据个人的喜好,可粗可细,可厚可薄。
“一根面”,属于拉面的一种,是流行于太原的一种地方性面食。一根面,顾名思义,是从头到尾为一根长的面条。制作工艺并不复杂,但是拉抻的动作需要专业技术。制作一根面需要将面分两次抻长,第一次搓长尚且容易,搓长“一根面”条后需要自内向外盘成圈,浸放在油盆内。面条有油是为了抻拉时滑溜不粘手,基本保证拉出的面条粗细相当。第二次拉长甩入沸水锅中就需要相当功底,需左手送出面条,右手迅速拉出,甩入沸水锅中。一根面从头到尾可长达数十米,制作者可根据需要,在适当的时候掐断面条,使成一人份或多人份。水煮沸3~5分钟后捞起,加卤子等调和拌匀即可食用。
刀拨面“刀拨面”是山西一绝。拨面用的刀是特制的,长约40~60厘米,两端都有柄,刀刃是平的,成直线,不能带“鼓肚”。每把刀重2.5公斤左右,大刀两端把手形似“牛角”。拨面时,双手把握向下切,两手要用力一致,即向前拨出成千根面,达到讲究的粗细一致。拨面需连贯运刀,使面条从刀下不断被切拨跃出,刀案碰撞发出“砰砰”声,如骏马奔腾,故称为“刀拨面”。用这种刀拔出的面十分整齐,粗细一致,断面成小三棱形,条长半米有余。20世纪50年代就有厨师创下每分钟拨面199刀,面条995根,面重8.8公斤的记录。拨面条条散离,不粘连;切拨速度之快,似闪电,令围观者眼花缭乱,无不赞扬。
“刀拨面”制作方法是将白面和水按2∶1和成面团,饧10分钟后放在案板上,将面团用擀杖擀成宽度比刀口宽度稍窄的长条面皮,洒上淀粉后一层层叠起来,一般可叠6~7层,约5厘米厚。将专用小案板放在沸水锅边,将叠好的面条放在案上,双手紧握刀柄。刀身横在面片上,由远而近倒着下刀,用力一切一拨,直接拨入沸腾的锅里,煮熟后捞出,过温开水,炒食、浇卤、凉拌皆可。呈三棱形的面条,入口筋滑,美味可口。(www.daowen.com)
揪片 又称掐疙瘩,也是晋中民间传出的一种家常面。当地人讲究婚嫁时男女双方在启程前必吃此面,名谓“岁数掐疙瘩”,寓意和和美美,平平安安。结婚时的年龄为多少就吃多少片。这里的“片”是指半成品而言的,即用一小瓢面和好后擀成圆形,切开对折,然后根据岁数先切成大片,再将大片用手分别揪入沸水锅中,捞出后约半碗。
河漏面 北方面食三绝之一,其叫法多种,如河捞、疙豆、河漏子等,是北方古老的大众面食之一。在山西、陕西、山东等地均有其踪迹。制作简单,吃法多样,但制作时必须要有特制的河漏床——中间有圆洞,下方有孔,上方有与圆洞直径相差略小的可伸入洞中挤压的木柱圆形头。把和好的面投入特制的河漏床中,迫使面从下方均匀的孔内下到锅里。待面压到一定长度,用筷子从下方把面条截断,煮熟后配上各种浇头或打卤食用。
剪刀面 剪刀面和剔尖、拨鱼等一样都属于家常面食,但不同的是剪刀面没有特定专业的工具,所需仅仅为一把裁缝剪刀而已。剪刀面制作技术要求不高,成品形状相近,便于制作。制作时先将面坨揉成圆锥形,左手持面坨,右手持剪刀沿圆锥侧面剪下面条。边转动面坨边剪面,当面坨一周都被剪过后,重新揉面使其表面光滑后再剪。面条成一定数量后下沸水锅煮,初沸后加小半碗冷水,再沸后约两分钟捞起装碗。依个人口味调卤拌食。
槐花拨拉子 拨拉子是山西北部、中部一带流行的面食之一,以各种蔬菜拌干面粉制成。“拨拉”是拨拉均匀的意思。蔬菜因时选料,槐花是四月间槐树所开之花,此时常被用来做“拨拉子”的材料。先撒小麦面粉100克在案板上,将洗干净的槐花约400克沥干后倒在案板上与小麦面粉拌和。再撒100克干面粉在槐花上,以手拌和,轻轻拌匀。然后放入笼屉蒸10分钟即可。倒在碗中,卤食即可。然而槐花毕竟是少数,一般多以土豆、豆角等蔬菜代替,做法相同。
石子饼 石子饼以山西永济最为出名。将擀好的面饼放在烧热的石子堆上,再铲热石子把面饼全部掩埋,利用石子温度烤熟面饼,做法别具特色。先将小石子洗干净放置烤炉上烧到烫热的程度,再把面饼置石子堆上,随即铲热石子把面饼完全覆盖。3~5分钟后,面饼烤至两面微黄成熟,即可出炉食用。饼做好后,以饼面凹凸不平、呈黄色、有面香为佳。民间的石子饼饼面比较厚,大约有0.5厘米,所以饼面凹凸不会透到反面去,咬嚼起来面块经得起咀嚼,面香微甜,似平淡而久长。而且因为石子可以较长时间保持热量,烤熟的石子饼没有烟煤气,所以充溢着纯粹的面香。
面塑 山西面食的声誉众所周知,在国内外常会看到或听到有以山西面食为主的面食节,每到一处都会引参观者啧啧称道。山西面食作为一种文化在世界上传承和延伸,在这样的文化传承中,勤劳的山西人民用另外一种制作面食的方式——面塑,表达了他们内心的精神世界和对生活的美好愿望。面食与面塑有着难以分割的联系,面塑艺术在创新发展的过程中,或多或少会获得山西面食广告的品牌效应。山西面塑艺术通过不同形式的展览会、旅游推介会、旅游景区展示或手工艺品博览会,把面塑艺术推向市场,让大众逐渐认识山西面塑艺术。2003年,在山西国际面食节上有一个展示面塑的窗口,它以动物、植物为创作题材,充分展示面食与面塑的亲密关系,也充分体现了山西面食的悠久历史与艺术价值。
面塑——民间俗称“面人”“面羊”“花馍”等。各地叫法不一,形态各有特点。它们大都出自农村家庭妇女之手,以面粉为原料,经过揉面、造型、笼蒸、点色而成,大都造型夸张、简练、质朴,民间和地方特色鲜明,之后延续到城市,发展成为非食用、防腐、防干裂、易存放的艺术品。同时,艺人们还用他们灵巧的双手捏制出精细的、生动的、有故事情节、有文化内涵的纯观赏性的面塑艺术品。山西面塑主要为忻州面塑、霍州面塑和绛州面塑,这三个地方的面塑最有特色。
忻州面塑是流传于该地域的民间传统艺术品,它深藏于民间,扎根于民间,成为当地的工艺品之一。在忻州一带,春节期间要敬神蒸供,节前把和好的面团捏制成“佛手”、莲花、菊花、石榴、桃子、马蹄等各种形状的供物,通称为“花馍”。忻州花馍中间往往装饰以本地特产——大红枣,既美观,又营养,还具有地方特色,很受大众欢迎。当地还有一种大型供品为“枣山”。这种枣山以面卷红枣拼成等腰三角形,角顶往往塑一层如意形图案,上面再加上三至五个面塑的“小元宝”,同时还塑上一个供咬“铜钱”的“钱龙”。枣山蒸出后可以颜色点染,成为一种鲜艳的民间艺术品。
霍州面塑被当地人称为“羊羔儿馍”。古时“羊”即“祥”,寓意“吉祥”。一般年节临近时,农家妇女用家庭自磨的精粉,按当地习俗捏制小猫、小狗、小虎、玉兔、鸡、鸭、鱼、蛙、葡萄、石榴、茄子、“佛手”、“满堂红”、“巧公巧母”等面塑制品,以象征万事如意,多福多寿,富贵有余,期许万事如意。霍州面塑造型朴实,不多修饰,着色往往仅用品红点彩。
绛州一带历史上盛产小麦,每逢过节,这里家家磨面粉,捏制出千姿百态的面塑来欢度节日。由于这里的面塑注重彩色点染,花色绚丽,所以被当地人称为“花馍”。
而在山西的城乡,大部分家庭妇女都会捏制花馍,而且普遍都会捏制多种造型的花馍。由于是自做自用,尽管水平不一,却并不影响食用。这种家家户户都要进行的民间活动,造就了大批捏制花馍的能工巧匠,而且代代相传。
中国的面食文化和菜肴文化一样有着悠久的历史和高超的技艺,它不仅是中国饮食技术的重要组成,也是老祖宗留下来最珍贵的文化遗产。因此,我们要去珍惜、保存,更要去传承、创新、发扬,让更多更美味的面食产品层出不穷,名扬世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