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 锚杆水平刚度系数
C.1.1 锚杆水平刚度系数kT,应按本规程附录E的锚杆基本试验确定,当无试验资料时,可按下式计算:
式中 A——杆体截面面积;
Es——杆体弹性模量;
Ec——锚固体组合弹性模量,可按本规程第C.1.2条确定;
Ac——锚固体截面面积;
lf——锚杆自由段长度;
la——锚杆锚固段长度;
θ——锚杆水平倾角。
C.1.2 锚杆体组合弹性模量可按下式确定:
式中 Em——锚固体中注浆体弹性模量。
C.2 支撑体系水平刚度系数
C.2.1 支撑体系(含具有一定刚度的冠梁)或其与锚杆混合的支撑体系水平刚度系数kT应按支撑体系与排桩、地下连续墙的空间作用协同分析方法确定;亦可根据空间作用协同分析方法直接确定支撑体系及排桩或地下连续墙的内力与变形。
C.2.2 当基坑周边支护结构荷载相同、支撑体系采用对撑并沿具有较大刚度的腰梁或冠梁等间距布置时,水平刚度系数kT可按下式计算:
式中 kT——支撑结构水平刚度系数;
α——与支撑松弛有关的系数,取0.8~1.0;
E——支撑构件材料的弹性模量;
A——支撑构件断面面积;(www.daowen.com)
L——支撑构件的受压计算长度;
s——支撑的水平间距;
sa——根据本规程第4.2.1条确定的计算宽度。
C.3 土的水平抗力系数的比例系数m
C.3.1 开挖面以下土的水平抗力系数的比例系数m应以根据单桩水平荷载试验结果按下式计算:
式中 m——地基水平抗力系数的比例系数(MN/m4),该数值为基坑开挖面以下2(d+1)m深度内各土层的综合值;
Hcr——单桩水平临界荷载(MN),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附录E方法确定;
xcr——单桩水平临界荷载对应的位移(m);
vx——桩顶位移系数,可按本规程表C.3.1采用(先假定m,试算α);
表C.3.1 桩顶位移系数vx表
注:表中。
b0——计算宽度(m),按本规程第B.0.3条计算。
C.3.2 当无试验或缺少当地经验时,第i土层水平抗力系数的比例系数mi可按下列经验公式计算:
式中 φik——第i层土的固结不排水(快)剪内摩擦角标准值(°);
cik——第i层土的固结不排水(快)剪粘聚力标准值(kPa);
Δ——基坑底面处位移量(mm),按地区经验取值,无经验时可取10。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