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物浦之声、摇摆的60年代、伦敦卡尔纳比街、迷你裙,这些元素创造了一个与1956年国际风云当中的英国相去甚远的形象,当时英国正趁着帝国斜阳的最后余晖,试图恐吓埃及,但并未奏效。直到1945年,英国仍是世界上最大的帝国。1946年,地中海总司令、海军上将威利斯还对埃及长期局势持乐观态度,尽管已经收敛不少。然而,这支曾经举足轻重的海军正在走向末路。英国最后一艘战列舰于1960年报废。
从1947年印度和巴基斯坦的独立开始,到1964年,帝国曾经的殖民地——尤其是非洲殖民地——大多取得了独立,不过仍有小部分殖民地得以保留。1957—1964年,帝国终结的速度相当迅速。先前,人们以为印度的独立并不会影响到帝国大局,这种想法一直保持到50年代初;但在苏伊士运河事件后,政府的态度却起了相当大的变化。次年,即1957年,艾伦·亨特(Alan Hunter)在他的小说《轻轻落地》(Landed Gently)中指出,大国沙文主义与旧世界的其他方面,尤其是“撒旦的磨坊”[2](satanic mills)和社会不公平,终将走向失败。
摆脱欧洲统治并不只是大英帝国殖民地独有的现象。法国在非洲的大部分殖民地于1960年独立。大英帝国保留下来的人口最多的香港,在1997年结束了对其的殖民统治。不过英国在1982年对阿根廷的一场战争中取得了胜利。(www.daowen.com)
由于帝国在英国人身份认同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它的逐步终结便成了一个重要的断裂,尽管年轻一代并没有感受到这一点。事实上,这构成了代际之间历史记忆与想象的重大反差。有人试图以英联邦的形式提供一种不同的身份认同,但它无法与现实的其他兴趣与关切抗衡。除了伊丽莎白二世(1952年至今在位),英联邦这个概念鲜有人问津。
随着帝国的迅速瓦解,英国似乎成了一个被削弱的国家。尽管由于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拥有原子弹的国家(1952年),随后又拥有了氢弹(1957年),英国的军事实力实际上得到了补强。这一时期,英国的国防重点是保护西欧不被苏联入侵,而在冷战对抗中,英国也扮演了重要角色。英国是国际组织的积极成员,尤其是作为联合国安理会的创始成员,英国拥有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英国还是1949年创建的“北约”(北大西洋公约)创始成员,在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初陆续撤出苏伊士以东地区之后,英国部队在90年代重返了苏伊士,尽管是作为由美国主导的同盟的成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