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因特网和社交媒体网络成为消费者生活中的重要一环,数字营销即成为操控的普遍方法。大量公司意识到,如果自己在网络上的形象是讨人喜欢且让人信任的,那么客户就会乐意在他们的网站上购买商品或打发时间。因此,这些公司引入了他们在网站设计中实施的机制,并确定了一些有利于吸引客户的传统做法。公司在网站设计时常常采用吸引眼球的字体、边距、比例和行高。公司知道你阅读大写字母的速度要比小写字母慢三倍,你的眼睛会更长时停留在粗体字符和带下划线的标题上。网站上的每一处细节目的都是抓取你的注意力:小写字母代替了大写字母;用缩略图显示一段You Tube视频的预告片;使用耸人听闻的标题。想想那些与事实相去甚远的标题党:有多少次读到一个惊人标题,打开视频却发现风马牛不相及?以法国总统萨科齐的那段著名视频为例,新闻标题说他在媒体前酩酊大醉,但真相是他极速飞奔,准时赶上了新闻发布会。
下面的屏幕截图说明了网络公司经常使用的另一种操控策略,此策略受到塔克霍坦恩(Tchakhotine)关于人的内在冲动论的启发:网站基于颜色心理学设置了所谓行为召唤(CTA)按钮,配以极有说服力的引导,试图激起潜在或现有消费者的快速行动。
图3:网飞网站上的行为召唤按钮示例
心理学家和行为营销人员已经注意到该策略对客户的购买决策会产生重大影响:由于颜色具有较强的影响力,谷歌等各类公司都使用特定颜色来吸引客户并推销产品。颜色的选择根据文化意义而定。
数字营销的其他技术还包括:推动客户做出购买决定以提高客户依从度。使用该技术的组织包括特雷略(Trello)、网飞(Netflix)及微软(Microsoft)这些提供在线服务的公司。当有新软件面世时,这些公司会提供免费试用期,既可打破僵局又可树立消费者信心。客户在试用期间可确定是否需要该款产品。此策略适用于公司网站和社交媒体营销网络,在这里广告商为消费者提供在线尝试新产品的机会。这也被称为“登门槛”销售术,本书结尾处将对其进行更深入的探讨。这种策略通过向客户提供产品试用,吸引客户对公司产品产生兴趣,唯一代价是需要收集个人信息。
公司在制定策略时会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此类策略之一就是“鼓动”:即一种让人产生紧迫感和稀缺感的机制。实施起来非常简单:只给几分钟时间购买产品,在浏览器窗口的一角放置计时器进行倒数,充分利用消费者的游戏心理制造营销效果。营销人员知道,人脑在时间压力下的工作状态更好,压力会促成更快的购买行为:当你在阿联酋航空网站或涯客网上订票时,计时器会催促你必须在15分钟内完成预订,否则三张余票将售罄。易趣网(eBay)正是受益于此策略的一家公司,它在各种品牌的新品发布中都会制造紧迫感和稀缺感。经过几次购买,AI能显示完成购买的一般用时,并做出相应调整。(www.daowen.com)
由于获取最新版产品的高需求带来的压力,许多消费者已经形成了一种紧迫感。例如,无论是拥有最新《星球大战》电影的迪斯尼公司,还是最新iPhone的苹果,公司都会频繁宣布其服务或产品发布的日期;他们会指定一个全球同步发行的时间,确保发行时能售出大量产品。在这段时间内,公司就会不断地刺激消费者在脱销之前买到货物。
如今,在线广告和病毒式广告无处不在,并对产品的成功销售起着重要作用。通过数字营销和口碑营销,公司有充足机会制定策略收集消费者数据。从“冰桶挑战”到三星Note7系列的“口碑噩梦”,病毒式宣传有助于收集图片、视频、评论等信息。2019年初,各式各样的挑战纷纷出炉,从Instagram的“2018年九强照”,到电影《蒙上你的眼》(Bird Box)引发的“蒙眼挑战”,再到“10年挑战照”,脸书和Instagram充斥着此类社交资源信息。2009年以来,成千上万人(包括名人)持续发布自己的对比照片。这些挑战或许很有趣,但这类照片会被用来牟利,而你可能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把珍贵信息交了出去。
再以风行一时的应用程序Face App为例,它帮助用户修正或完全改变其相貌。用户下载该应用程序时,会授予其获取自身IP地址、照片、广告标识符和其他元数据的权限。科技公司经常使用消费者面部照片训练其面部识别的算法,该算法需要获取大量数据来提高它的相关性。
数据对于数字营销和弱AI至关重要,因为它会影响到业务决策和创新。拥有的数据越多,越容易预测用户的行为并在将来对其进行操控。如果公司要求人们放弃他们的个人数据和隐私,势必引起抵制,因此公司必须提出不同的策略来说服人们放弃自己的数据。最好的方法是说服人们以自愿泄露的方式来构建数据库。例如,用户可以自由发布带有标签的帖子。凯特·奥尼尔(Kate O'Neil)等专家指出,标签和帖子能生成可搜索到的、整齐打包的信息,这些信息可以用作人工智能和面部识别算法的训练数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