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5年,Ansoff首先提出了战略柔性的概念。此后,较多学者从企业的内部和外部环境的视角对战略柔性进行了研究。其中,一些学者从企业外部环境的视角对战略柔性进行了研究,认为战略柔性是对快速变化、不确定的环境做出反应,并采取有效方法进行应对的能力[74]。另一些学者从企业内部结构对战略柔性进行了研究,认为战略柔性是对企业资源进行重新确定、重新构造和重新配置的能力[75]。此外,学者们还依据权变理论、动态能力理论、竞争理论和资源理论等方面对战略柔性进行了研究。动态能力理论的观点认为,当企业面临高度不确定的环境时,企业应该发展自己的动态能力去整合、构建内外部资源来适应复杂的市场环境[76],该理论将战略柔性分为资源柔性和能力柔性[77][78]。
1.资源柔性
王迎军、王永贵研究发现资源柔性可以帮助企业解决在激烈变化的竞争环境中遇到的问题[79]。Matthew认为资源柔性是企业适应环境变化的缓冲器,尤其是针对不确定性非常高的技术创新行为而言,资源柔性越高,企业应对不确定性因素的能力越强。资源柔性会限制企业战略行为的选择,也会影响企业资源的利用程度[80]。
资源可供使用的用途取决于企业自身的结构和类型,对于一些特定企业而言,企业对资源的了解和认知程度决定了资源在不同用途之间的转移时间、转移成本以及难易程度。资源柔性的核心在于它能支撑企业对环境的变化做出及时准确的反应,并采取与之相适应的行动。基于以上观点,本研究认为资源柔性是企业资源内在的所有权,是把资源应用到各种替代性的战略用途过程中体现出的协调能力。(www.daowen.com)
2.能力柔性
能力柔性的本质含义是发现资源的新用途,扩展资源的使用范围;辨明哪些资源是可以使用的;如何更好地使用这些资源[81]。杨锐从供应链物流的角度,认为能力柔性可以保持对环境变化的适应性和协调性,并在协调中获得生存与发展,体现在应对变化环境的响应速度和响应范围[82]。张德举从制造企业的运营角度,认为能力柔性是指制造系统及系统元件对产品多样性和系统内外各种变化及不确定性的适应能力[83]。
能力柔性实质上体现为企业对机会的识别和把握,以及企业对环境变化做出反应的时间和成本。能力柔性更能反映企业获取新资源的能力,以及发现和使用资源的能力,也能体现出企业在快速多变的环境中如何利用资源开展创新并获取收益的能力。基于以上观点,本研究认为能力柔性是企业在应对环境变化的过程中,采用探索方式寻找和配置各种有价值的资源,以使资源发挥更大的价值的能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