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技术标准联盟的知识协同研究:5个维度揭示创新点

技术标准联盟的知识协同研究:5个维度揭示创新点

时间:2023-08-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本书将从知识协同的过程,依据知识吸收、知识转移、知识运用、知识整合和知识创新这5个维度进行研究,同时还加入了战略柔性这一中介变量,使研究更完整。

技术标准联盟的知识协同研究:5个维度揭示创新点

标准化在企业技术战略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在标准之争中,生产能力、创新能力、知识产权都是取得胜利的关键资产,但一个企业往往很难拥有全部资产,迫切需要组建标准联盟组合这些资产,以整体的力量来参与标准的竞争,而这其中,标准联盟内部个体之间的知识协同就成为联盟运行中最关键的内容之一。在此理念的指导之下,本项目的特色和创新之处主要在以下几点:

第一,国内外学者对于企业知识协同测度的相关研究大多还停留在某一项具体的知识管理活动层面,对涵盖多维度知识活动的知识协同测度尚不多见。本书将从知识协同的过程,依据知识吸收、知识转移、知识运用、知识整合和知识创新这5个维度进行研究,同时还加入了战略柔性这一中介变量,使研究更完整。

图1-1 技术路线图

第二,目前,对于企业知识协同的测度多针对单个企业内部,少数研究针对联盟环境下的企业知识协同测度。而技术标准联盟作为战略联盟的一种特殊形式,也是学者们关注的研究热点之一。本书对企业在技术标准联盟环境下的知识协同进行研究,丰富了技术标准联盟和知识协同领域的理论研究。

第三,在现有研究中,对技术标准联盟的绩效评价多从联盟创新绩效的角度进行,尚未将对技术标准联盟而言最为重要的标准实施效益作为评价对象。标准的制定和市场化是技术标准联盟存在的根本,因此,科学评价技术标准联盟的标准实施效益对于进一步规范和促进技术标准联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第四,在关于知识协同的实证研究中,多使用企业绩效或创新绩效来作为因变量,但是对于标准联盟而言,标准的实施效益更能直接体现知识协同的效果。本书基于国际标准化组织标准经济效益评价方法的理念,设计了指标来测量标准实施效益,并以此作为研究的因变量,为未来的研究提供新的方向和参考,开拓研究思路。

【注释】

[1]CARL S.Navigating the patent thicket cross licenses,patent pools,and standard-setting[R].Innovation Policy and the Economy USA:MIT Press,2001:119-150.

[2]DONG Y,XU K F.A supply chain model of vendor managed inventory[J].Transportation Research,2002,38(2):75-95.

[3]代义华,张平.技术标准联盟基本问题的评述[J].科技管理研究,2005,25(1):119-121.

[4]王德富.技术标准联盟治理问题研究[D].大连:东北财经大学,2010:31-35.

[5]李大平,曾德明,彭盾.软件业技术标准联盟治理的基本框架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06,26(7):118-119,102.

[6]张运生,张利飞.高技术产业技术标准联盟治理模式分析[J].科研管理,2007,28(6):93-97,129.

[7]韩文慧.技术标准联盟伙伴关系管理研究[D].杭州: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09:22-25.

[8]龙剑友,张琰飞.技术标准联盟——信息产业发展的新趋势[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9,30(5):110-112.

[9]孙耀吾,裴蓓.企业技术标准联盟治理综述[J].软科学,2009,22(1):65-69.

[10]王腾飞.我国技术标准联盟与企业技术创新研究[D].青岛:中国海洋大学,2011:20-28.

[11]王珊珊,王宏起,李力.技术标准联盟的专利价值评估体系与专利筛选规则[J].科技与管理,2015,17(1):1-5.

[12]史宇.技术标准联盟专利集中许可定价与收益分配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理工大学,2017:23-33.

[13]李庆满,杨皎平.集群视角下中小企业技术标准联盟的构建与治理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29(23):80-84.

[14]HEMPHILL T A.Cooperative strategy and technology standards-setting:A study of U.S.Wireless telecommunications Industry standards development[D].Washington,D C:The George Washington University,2005,23-25.

[15]吴士元.基于博弈分析的战略联盟研究[D].南京:南京理工大学,2003:23-36.

[16]陈耀,连远强.战略联盟研究的论回顾与展望[J].南京社会科学,2014,11(11):24-31.

[17]陈春晖.高技术产业技术标准联盟优势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2007:21-35.

[18]杨东奇,张春宁,徐影等.企业研发联盟伙伴选择影响因素[J].中国科技论坛,2012,5(5):116-122.

[19]孙张.研发联盟形成过程及组织模式选择研究[D].扬州:扬州大学,2008:10-13.

[20]陈春晖.高技术产业技术标准联盟优势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2007:21-35.

[21]杨东奇,张春宁,徐影等.企业研发联盟伙伴选择影响因素[J].中国科技论坛,2012,5(5):116-122.

[22]孙张.研发联盟形成过程及组织模式选择研究[D].扬州:扬州大学,2008:10-13.

[23]李校林,江张林.我国专利联盟研究述评[J].科技与法律,2012,95(1):12-16.

[24]李薇.技术标准联盟的本质:基于对R&D联盟和专利联盟的辨析[J].科研管理,2014,35(10):49-56.

[25]张琰飞.信息产业技术标准联盟伙伴选择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2006:11-16.

[26]严清清,胡建绩.技术标准联盟及其支撑理论研究[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7(1):100-104.

[27]李薇.技术标准联盟的本质:基于对R&D联盟和专利联盟的辨析[J].科研管理,2014,35(10):49-56.

[28]龙剑友,张琰飞.技术标准联盟——信息产业发展的新趋势[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9,30(5):110-112.

[29]王腾飞.我国技术标准联盟与企业技术创新研究[D].青岛:中国海洋大学,2011:20-28.

[30]王道平,邓颖,张志东,等.高技术企业技术标准联盟稳定性控制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4,31(14):75-80.

[31]KEIL T.De-facto standardization through alliances:Lessons from Blue-tooth[J].Telecommunication policy,2002,26(3):205-213.

[32]YOSHINO M,RANGAN M.Strategic alliances:an entrepreneurial approach to globalization[M].Boston: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1995,5.

[33]曾德明,方放,王道平.技术标准联盟的构建动因及模式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07,25(1):37-40.

[34]张琰飞.信息产业技术标准联盟伙伴选择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2006:11-16.

[35]王道平,韦小彦,方放.基于技术标准特征的标准研发联盟合作伙伴选择研究[J].科研管理,2015,36(1):81-89.

[36]龚艳萍,董媛.技术标准联盟生命周期中的伙伴选择[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27(16):13-16.(www.daowen.com)

[37]KARLENZIG W.Tap into the Power of Knowledge collaboration[J].Customer Interaction Solutions,2002,20(11):22-23.

[38]ANKLAM P.Knowledge management:the collaboration thread[J].Bulletin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02,28(6):8-11.

[39]TUOMI I.The Future of Knowledge Management[J].Lifelong Learning in Europe,2002,VII(2):69-79.

[40]倪颖杰,许建新,桓永兴,等.敏捷制造企业工艺信息系统中的知识协同[J].航空制造技术,2003(1):56-58.

[41]张中会,屈慧琼,万建军.论复合型高校图书馆的知识协同[J].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113-114,118.

[42]NIELSEN B B.The role of knowledge embeddedness in the creation of synergies in strategic alliances[J].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2005,58(9):1194-1204.

[43]毛克宇,杜纲.基于协同产品商务的企业协同能力及其评价模型[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165-167.

[44]叶庆祥,徐海洁.基于知识溢出的集群企业创新机理研究[J].浙江社会科学,2006(1):67-70,112.

[45]李丹.企业群知识协同要素及过程模型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09,53(14):76-79.

[46]樊治平,冯博,俞竹超.知识协同的发展及研究展望[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7(11):85-91.

[47]刘炜,徐升华.协同知识创新研究综述[J].情报杂志,2009,28(9):131-134,163.

[48]佟泽华.知识协同的内涵探析[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1,34(11):11-15.

[49]何郁冰.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理论模式[J].科学学研究,2012,30(2):165-174.

[50]崔蕊,霍明奎.产业集群知识协同创新网络构建[J].情报科学,2016,34(1):155-159,166.

[51]朱静毅.基于分层系统的隐性知识协同效应评价模型研究[D].南京:南京邮电大学,2017:31-32.

[52]王彤,赵庆龄.2007—2016年国内知识协同应用研究定量分析[J].情报科学,2017,35(4):88-92.

[53]许静静.社会资本视角下知识联盟协同知识创新的影响机理研究[D].合肥安徽大学,2018:20-26.

[54]雷宏振.知识管理——基于组织学习系统的研究[D].西安:西安交通大学,2008:33-35.吴悦,顾新.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知识协同过程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12(10):17-23.

[55]冯博.网络环境下的知识协同管理问题研究[D].沈阳:东北大学,2006:12-23.

[56]曾德明,文小科,陈强.基于知识协同的供应链企业知识存量增长机理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10,2(2):77-81.

[57]周青山.基于复杂网络的企业知识协同模型构建与仿真研究[D].杭州: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2:22-34.

[58]陈忆,何郁冰.产学研知识协同的理论模型[J].科技创新与生产力,2013(10):10-14.

[59]吴绍波,顾新.知识链组织之间合作的知识协同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2008(8):83-87.

[60]王悦.基于知识链的供应链协同知识创新模式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9(35):93-94.

[61]陈建斌,郭彦丽,徐凯波.基于资本增值的知识协同效益评价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4,35(5):35-43.

[62]储节旺,张静.企业开放式创新知识协同的作用、影响因素及保障措施研究[J].现代情报,2017,37(1):25-30.

[63]王聪颖,管晓东.基于市场导向的产业集群知识协同模式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26(10):69-71.

[65]张鹏.供应链企业间知识协同及其与供应链绩效关系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6:17-29.

[66]李朝明,刘静卜.企业协同知识创新中的知识共享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12(6):96-101,154.

[67]张哲,赵云辉.社会资本视角下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研究[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6(1):74-77.

[68]郑素丽,章威,吴晓波.基于知识的动态能力:理论与实证[J].科学学研究,2010,28(3):405-411.

[69]塔娜.供应链知识协同管理绩效评价研究[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13:16-23.

[70]杨锋,王益谊,王金玉.标准化的经济效益研究综述[J].世界标准化与质量管理,2008(12):25-29.

[71]BEUTH V.Economic benefits of standardization:summary of results[R].Berlin:DIN German institute for standardization,2006:20-23.

[72]郝德仁.标准成本制度:日本的经验与启示[J].财经科学,2007(5):68-73.

[73]宋时达.中日经济高速增长期全要素生产率比较分析[D].长春:吉林大学,2012:21-27.

[74]范洲平.标准化经济效益评价模型研究[J].标准科学,2013(8):26-29.

[75]戚彬芳,宋明顺,方兴华,等.ISO标准经济效益评估方法的实证研究[J].标准科学,2012(11):11-15.

[76]宋敏,于欣丽,卢丽丽.基于DEA方法的企业标准化效益评价[J].中国标准化,2003(10):56-58,70.

[77]王超.工程建设标准化对国民经济影响的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09:22-35.

[78]张建华.基于生产过程的农业标准实施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标准科学2012(1):22-27.

[79]李尔丁.基于比较分析法的农业标准化成果经济效益评价方法[J].标准科学,2013(4):25-29.

[80]杨皎平,李庆满,张恒俊.关系强度、知识转移和知识整合对技术标准联盟合作绩效的影响[J].标准科学,2013,5(5):44-48.

[81]周青,韩文慧,杜伟锦.技术标准联盟伙伴关系与联盟绩效的关联研究[J].科研管理,2015,32(8):1-8.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