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毛泽东张闻天长征胜利:陕北红军根据地的诞生

毛泽东张闻天长征胜利:陕北红军根据地的诞生

时间:2023-08-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自从夜渡于都河以来,中央一直想找到一个落脚点,创立新的根据地。原想在川陕甘创建根据地,现在得知陕北有一块红军的地盘,很自然的,就决定到陕北落脚了。9月28日在通渭的榜罗镇召开了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正式决定将陕北作为落脚点,到陕北去保卫与扩大苏区根据地。陕北,是红军长征的落脚点,也是新的革命征程的出发点。

毛泽东张闻天长征胜利:陕北红军根据地的诞生

大约是9月21日的上午,我们到了哈达铺。这是甘肃南部的一个小城镇。在两天之前,先头部队攻占哈达铺的时候,在当地的邮局得到了不少报纸,主要是七八月间的天津大公报》。毛泽东张闻天周恩来博古他们翻读着这些报纸,谈得眉飞色舞。原来,从这些报纸登载的消息,他们确切地知道:陕北有苏区根据地,有红军,有游击队。这真是喜从天降。

自从夜渡于都河以来,中央一直想找到一个落脚点,创立新的根据地。究竟上哪儿,谁也不明确。开头想到湖南西部,没有成功。后来想跟二、六军团会合,又遭重大挫折。黎平会议曾决定以黔北为中心建立根据地,遵义会议根据当时情况又予改变,有在川西发展的设想。在懋功与四方面军会合,跟张国焘争论,就是反对他的南下西进在川康落脚,而坚持北上向东建立根据地。原想在川陕甘创建根据地,现在得知陕北有一块红军的地盘,很自然的,就决定到陕北落脚了。

闻天在9月22日写了一篇“读报笔记”,题目是《发展着的陕甘苏维埃革命运动》。将天津《大公报》上所披露的陕北苏区根据地和红军的情况扼要摘引并作了分析。在这篇文章里,他告诉大家:一、陕北二十三县,无一县没有红军或游击队的活动,其中延安、延长、保安、安塞、安靖及靖边等五六个县是刘志丹领导的苏区根据地,刘志丹的红二十六军主力部队有三个师一万多支枪,下面还有十四个游击支队。二、徐海东的红二十五军有精兵三千,于7月中旬从甘南胜利突围,转移到了陕甘交界处活动。三、甘南之东部也有红军游击队的活动。文章得出结论:“红军与赤色游击队在陕甘两省内正在普遍的发展着。”并据此提出前进的方向和任务:“同二十五、二十六军取得配合,协同动作及汇合,并给在这个地区开展着的游击运动以帮助、组织、领导”,完成8月20日毛儿盖会议提出的“联系存在于陕甘边之苏维埃游击区域,成为一片的苏区”的任务。

文章署名洛甫,登在9月28日出版的《前进报》(中央前敌委员会与陕甘支队政治部出版)第三期上。这一期《前进报》上还同时登载了博古的文章《陕西苏维埃运动的发展与我们支队的任务》,同样提出了建立苏区根据地的任务。

9月28日在通渭的榜罗镇召开了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正式决定将陕北作为落脚点,到陕北去保卫与扩大苏区根据地。

至此,战略转移的任务就要完成,从万般艰难中走出来的中央红军面前出现了光明。辗转征战、流离颠沛近一年,眼看就要有“家”了,怎能不高兴。第二天到通渭城,开干部会,毛主席诗兴大发,讲话时即席吟诵了后来十分出名的诗篇: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www.daowen.com)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过不多久,我们就同陕北红军取得了联系。1935年10月19日傍晚,我们穿过头道川,到达吴起镇。红一方面军的长征取得了胜利。

陕北,是红军长征的落脚点,也是新的革命征程的出发点。我们从陕北出发,又经过十四年的奋斗,终于赢得了民主革命的伟大胜利,在天安门前升起了第一面五星红旗

【注释】

[1]本文最初连载于《瞭望》周刊1986年第40期至第43期。由程中原记录整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