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述四个方面,笔者以为是长征过程中以“毛洛合作”为核心的正确和坚强的中共中央领导集体的主要特点,也是对他们领导长征胜利经验的初步概括。在这里还需要特别着重指出,中央领导集体之所以能够具有这些特点,之所以能够实行正确坚强的领导,其根本原因是中央领导集体的成员,都具有长征精神。长征精神是他们的思想、精神的内核。他们和红军战士同甘共苦,一起长途跋涉,翻越雪山,穿过草地,走过千山万水,冲破敌人的围追堵截。长征精神支持和指导他们的行动,他们的行动体现了长征精神。
什么是红军的“长征精神”呢?长征精神,就是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就是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就是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就是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就是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长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人民军队革命风范的生动反映,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的集中展示,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最高体现。
毛泽东、张闻天、周恩来、朱德、任弼时、彭德怀、刘伯承、叶剑英、贺龙、王稼祥、博古等中国共产党和工农红军的领导人,他们在长征中进行的艰苦卓绝的斗争,立下的超人一等的功勋,表现的无私无畏的品格,他们的忠诚、坚定,他们的机智、勇敢,他们的才华、本领,将永远光耀中华民族的史册。
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是中国人民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财富。学习长征经验,弘扬长征精神,是广大青少年接受革命传统教育,提高思想觉悟,增强整体素质的重要一课。对于处于执政地位的中国共产党的广大党员和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来说,学习长征经验,弘扬长征精神,增强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客观规律的认识,提高执政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注释】
[1]毛泽东:《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50页。
[2]1934年7月23日中共中央书记处、中革军委发布的《关于红六军团转移到湖南创造新苏区问题给六军团及湘赣军区的训令》规定:“弼时即为中央代表,并与萧克、王震三人组织六军团的军政委员会,弼时为主席。”8月12日在桂东县以南之寨前圩召开的庆祝突围胜利的连以上干部誓师大会上,中央代表、六军团军政委员会主席任弼时正式宣布成立红六军团领导机关,萧克任军团长兼十七师师长,王震任军团政委兼十七师政委,李达任军团参谋长,张子意任军团政治部主任等。
[3]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9),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6年版,第607页。(www.daowen.com)
[4]《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50页。
[5]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陈云文集》第1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28、9页。
[6]恩格斯:《致爱·伯恩斯坦》(1882年10月20日),《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51页。
[7]恩格斯:《致奥·倍倍尔》(1882年10月28日),《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53页。
[8]《中央关于一、四方面军会合后的政治形势与任务的决议》,《中共中央文件选集》(9),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6年版,第489—490、491页。
[9]恩格斯:《致奥·倍倍尔》(1882年10月28日),《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34页。
[10]《遵义会议决议》第九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