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会泽雨碌:天下第一地缝之乡

会泽雨碌:天下第一地缝之乡

时间:2023-08-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会泽雨碌——天下第一地缝之乡》一书,是应云南省对外宣传的重点图书“云南旅游新景点·云南旅游小镇丛书”编委会之邀而完成的。曲靖市原旅游局局长王少波写道:“借此机会,我要感谢郭兴良、卞伯泽两位先生,他们不仅为会泽留下了许多颇有价值的研究著述,更是会泽旅游最积极、最虔诚的鼓与呼者,此次联袂完成《会泽雨碌——天下第一地缝之乡》一书必将成为二老人生历程的一个新高。”

会泽雨碌:天下第一地缝之乡

《会泽雨碌——天下第一地缝之乡》一书,是应云南省对外宣传的重点图书“云南旅游景点·云南旅游小镇丛书”编委会之邀而完成的。作者除笔者外,还有曲靖师范学院的郭兴良教授,我俩除翻阅资料,走访熟悉雨碌的知情人外,还对整个大地缝进行实地考查,经过半年的时间完成了本书的创作。

该书的序一、序二分别由会泽县委书记何汝利及县长陈国宝,以及曲靖市旅游局局长领衔撰写。序言中写道:“本书作者郭兴良先生是会泽人,曲靖师院教授,现为云南农业大学特聘研究员,长期从事中国文化研究;另一位作者卞伯泽先生长期致力于会泽历史文化研究,著述甚丰,由他二人操觚撰著本书,将使雨碌旅游更具文化韵味。”正文由两个主要部分8个章节组成,即“生态雨碌”及“人文雨碌”两大部分,前者由郭兴良教授撰写完成,后者由笔者撰写完成。“生态雨碌”由《美丽的生态旅游小镇——雨碌》《诱人感悟生命的大地缝》《韵味各异诸景点》《民俗文化与风物特产》4篇文章组成。正如本书责编诸芳在发表于2010年2月5日《中国新闻出版报》的撰文中所道:“作者对雨碌山水的描写不像一般的散文,倒像唐代诗人王维的山水田园诗,字里行间总是有情又有景,作者笔下的雨碌,丰满充实、清新,又深含意蕴,作者不管是白描式的勾勒,还是工笔彩绘式的铺陈,总给人以美的享受,使你仿佛喝了一杯醇美的酒,有点微微地醉了,例如,作者写情人瀑:在布满青苔的崖壁上,常有泉水泌出,枯则沿壁浸润,旺则离壁飞洒,落则似珍珠进溅,更有几处双双垂悬,形成偶瀑,一粗一细,一刚一柔,相伴相飞,一往无前,从不转向,从不斜射,亘古如一,人称‘情人瀑’,‘情人瀑’是大写意的,它昭告世人,只有坚贞如一,才是真情真爱,只有不变不斜,才能画出相爱者美丽的人生曲线。”郭兴良教授在“生态雨碌”中的确把景区中的各景点写活了,它是那样的惟妙惟肖,且赋予了那么多的人生哲理,不愧是教授手笔。

“人文雨碌”部分由笔者完成,由《风情万种牛栏江》《地名中藏着的历史文化密码》《一个旺族的生命活力》《曙光最先照耀的地方》《一条银河落人间》《风物特产》6篇文章稿组成,该部分着力于对雨碌的历史文化的发掘,大概有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第一,历史的挖掘方面,有明朝初叶明军牛皮浑脱渡牛栏,征讨东川的史实;有戴氏一族迁徏陡红梁子的记载;有建国初永煜支队攻克雨碌的记述;也有1958年“大跃进”修天花板水渠的故事。(www.daowen.com)

第二,传说故事方面,有牛栏江和马桑坝的传说,有“青峰九十九”的爱情故事,有马桑坝举人秀才咏诗渡河的逸文。

第三,地点中藏着的历史文化密码方面:本书通过研究雨碌数十处彝语命名的地名,认为“这些地名,它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它是那一时代的标志,是雨碌历史沿革的活化石,它能告诉我们大地的沧桑变迁,是古代人类活动的轨迹,是生命之歌为我们留下的音符”。如“雨碌”一名,文中写道:“意译即小龙潭的意思,小龙潭下的村庄,汩汩清泉,潺潺流水,环村而过,美得是画还是诗,谁也说不清”。另外,在雨碌地名中,很多与当时铜矿的开采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如炉房沟、小铁厂、铜厂、铜厂坡、打矿梁子等。特别是“窝子沟”一名,作者写道:“其窝子沟,是因私铸钱币而取名,在清朝,阻碍侵害清政府金融货币政策顺利实施的就是铜钱私铸。它像一毒瘤,伴随清政府货币政策200多年。在多次令行禁止的情况下,都没有偃旗息鼓,可在雨碌的地名中,还保留了这么一个私铸地名,这不能不说明,当时的雨碌乡铜矿及铅锌的开采已达到一种什么样的程度,连官方进入流通的钱币,也可斗胆一试,其铸币技术,不可不说是十分熟练了。”故本书的责任编辑诸芳写道:“在一个乡镇级的行政区划内,要做这样一次对历史、人文和地理的梳理,其中凝聚着多少辛苦和深意,非有识之士不能想见。”

因该书是介绍云南旅游小镇的丛书,故收录了周朝祥提供的数十幅照片,更使其图文并茂,韵味十足。曲靖市原旅游局局长王少波写道:“借此机会,我要感谢郭兴良、卞伯泽两位先生,他们不仅为会泽留下了许多颇有价值的研究著述,更是会泽旅游最积极、最虔诚的鼓与呼者,此次联袂完成《会泽雨碌——天下第一地缝之乡》一书必将成为二老人生历程的一个新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