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会泽文化之旅:民族文化探索

会泽文化之旅:民族文化探索

时间:2023-08-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会泽文化之旅·民族篇》与《会泽文化之旅·民俗篇》同时出版发行,两书共30多万字,均由云南美术出版社出版发行。《会泽文化之旅·民族篇》还收有三篇文章,其中一篇是介绍彝族家庙所供奉的神衹的。《会泽文化之旅·民族篇》的出版发行,为后来会泽创立“彝族祖源文化”奠定了理论和实践的基础。

会泽文化之旅:民族文化探索

清末以来,会泽犹如一颗遗落在乌蒙山的明珠,历史的风尘遮挡住了它的光芒。是一批生于斯长于斯的会泽文史工作者埋首典籍,田野调查,重绘了会泽的文化地图,擦拭了历史风尘,让这颗明珠熠熠生辉。卞伯泽就是‘会泽文化生态系统’中最具活力,身手不凡的文史工作者群中的重要一员。

上面这段话,是《会泽文化之旅·民族篇》首发式上,《云南日报》“读书栏目”编辑杨燕在《民族文化的开掘者——“会泽文化之旅”读后感》一文中的一段讲话。会泽县城自1995年被批准为历史文化名城后,随着会泽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会的成立,对会泽历史的研究逐渐形成了一个热潮。在这个过程中,笔者深感三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彝族对会泽政治、经济的影响,可以说是十分深远的。会泽三千多年的历史,就是这一民族发韧、扩大、兴旺以及衰亡的历史。故在名研会成立之初,笔者在《会泽历史文化名城研究课题》一文中,对本土文化研究方面,就提出了十个方面的内容,其中最主要的如彝族在会泽的源流、“六祖分支”地域考、夜郎国与会泽彝族,以及彝族寺庙宗教、彝族土知府等方面的研究,后经十多年的挖掘、整理、发现、补充,终于形成了研究介绍会泽主流文化之一的专著——《会泽文化之旅·民族篇》,并于2006年首次与读者见面。

《会泽文化之旅·民族篇》与《会泽文化之旅·民俗篇》同时出版发行,两书共30多万字,均由云南美术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邀请了会泽县县委书记罗志明、县长尹耀春,以及曲靖旅游局长张长英作为顾问,杨德昌先生对书籍进行了总体的策划,李永星、周朝祥等提供了照片,周珏女士为该书绘制了插图,装帧考究,图文并茂。

《会泽文化之旅·民族篇》全书由“审读意见”“前言”“序”“正文”四个部分组成,其中中共会泽县委宣传部的审读意见指出:“该书从会泽彝族历史根脉、文献资料、会泽水城汉墓考古发现、山川风物乃至若干地名遗存等方面,大胆举证,小心求证,得出‘古堂琅为夜郎国发祥的中心区域’‘会泽乐业为彝族六祖分支的祖源之地’两大结论。”会泽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尹正祥的《发展会泽文化产业的力作》一文作为本书前言,文中指出:《会泽文化之旅·民族篇》的问世,更加丰富了会泽文化体系,将对会泽文化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文中从‘文学、历史、民俗、文产’四个方面得出了从文化产业的角度看,它是发展会泽文化产业的一部力作。”曲靖师范学院郭兴良以《从这里走进夜郎国》为题写的序言中,高度赞扬了本书所提出的“夜郎国发祥地和中心区域在云南会泽”这一石破天惊的结论,最后不禁赞道:“夜郎值得自大,负载夜郎文化的名城会泽理当因此而自豪。”

《会泽文化之旅·民族篇》正文部分收录介绍彝族的文稿共7篇,介绍其他民族(苗、回、壮)的文稿3篇,另外两篇介绍的则是历史上的汉族移民及缅甸移民。

在有关会泽彝族的7篇文稿中,通过大量彝族文献典籍,如《西南彝志》《夜郎史传》《彝族指路经》《彝族源流》《赊豆榷濮》《夷僰榷濮》等,介绍了彝族先祖阿普笃慕为避洪水于会泽境内的洛尼山(今乐业镇)进行六祖分支的情况,并介绍了六祖的六个儿子向不同方向迁徙的路线,加之结合近些年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得出了“会泽为彝族‘六祖分支’之地”的科学结论,为会泽的彝族祖源文化找到了历史和现实的依据。

《现实与梦幻聚合的葬歌——彝族〈指路经〉》一文,从罗平、宣威、峨山、贵州大方、新平等地毕笃为死者所念指路的经文中,发现最后都指向滇东北会泽境内的洛尼山,进一步证实了彝族的“六祖分支”就发生在会泽这一史实。

《根生六祖地,孙衍堂琅川——会泽彝族的源和流》一文,阐述了彝族“六祖分支后”,其小儿子默部先居云南东川,后向四处扩张,其后裔德阿施于会泽的扯戛建“六祖鲁卧城”,成为夜郎国最早的中心区域。到唐朝南诏国传到阿芋德时,已由强而衰,最后结束了这一支系的统治。唐朝南诏国时,六祖的第四子糯部即穆阿卧从曲靖一带迁入东川,即历史上的禄氏一族,后来逐渐强盛,统治东川近一千多年,于清康熙三十八年献土设流后,才基本结束其统治。《根生六祖地,孙衍堂琅川——会泽彝族的源和流》一文基本廓清了会泽彝族历史发展的来龙去脉,为后来创建彝族祖源文化奠定了十分良好的基础。(www.daowen.com)

《会泽文化之旅·民族篇》还收有三篇文章,其中一篇是介绍彝族家庙所供奉的神衹的。会泽县城及城郊,位于西部的西土主寺,位于东部的东土主寺以及位于北郊山顶的青云寺,均为彝族的家庙。笔者考证后,发现这些彝族家庙历史悠久,其中供奉的为密宗大黑天神,并已进行了本土化吸收,另外,有的家庙还供奉彝族的土主观音。通过对彝族宗教神衹的考证,进一步说明会泽为彝族“祖源地”的可能。

另外,本书还有两篇文章,即《迎婚彝族斗声酣》和《悦娱祖先的葬俗》,专门介绍古代彝族的婚俗及葬俗,通过对整个娶亲程序的介绍,得出了彝族的婚俗大有原始部落抢窃婚的遗存;葬俗中的火葬,“何等洁净,何等利索,何等裨益”。

最后,本书还专章介绍了历史上会泽的苗族回族壮族迁徙和生活的情况,描绘了会泽古代多民族的大观图。

本书出版后,得到了专家及社会的广泛认可,《云南日报》“读书栏目”的编辑杨燕女士,在《民族文化的开掘者——“会泽文化之旅”读后感》一文中写道:“卞伯泽在专著中,通过对会泽彝族历史根脉、文献资料、水城汉墓考古、山川风物及至若干地名遗存等方面,大胆举证,小心求证,得出‘会泽是夜郎国发祥的中心区域’的结论。这个结论引起了有关专家的关注,也给会泽文化增添了更加丰收的内容……为了证明这一观点,卞伯泽开始查阅大量的文献典籍,如《西南彝志》《彝族史稿》《汉书》《后汉书》《夜郎史传》等,并对会泽当地地名进行一些辨识,如会泽乐业‘鲁珠’按方音实为‘六祖’之转音,应是六祖分支遗留至今的地名。据此,小心求证出彝族六祖分支在会泽的结论。”

最后杨燕女士写道:“每块土地上都有可能挖掘出黄金,但必须以农民的细心勤劳去挖掘,卞伯泽正是以农民的勤劳,在会泽这块土地上挖掘出了文化金矿,并把它奉献给了社会。”

《会泽文化之旅·民族篇》的出版发行,为后来会泽创立“彝族祖源文化”奠定了理论和实践的基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