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人奴隶”是大航海时代以来最让人敏感的词汇之一,令人不寒而栗。而有关反映黑人奴隶制的电影,对于当代黑人导演来说,是压在其胸口的一块大石,沉重而压抑。2014年奥斯卡最佳影片《为奴十二年》是一部直面美国历史上最黑暗一页的电影,根据真实事件和纪实小说改编。故事讲述了1841年住在纽约州萨拉托加的拥有自由身份的黑人所罗门,被白人欺诈绑架后卖到南方庄园,几易其主,历尽苦难,最终重获自由的故事。影片带着极其厚重的生命感和令人窒息的绝望感,真实地揭露出美国奴隶制血淋淋的真相。
导演史蒂夫·麦奎因家中长辈亲历过奴隶制,作为电影人他想把奴隶制这段历史直观地呈现出来。他说:“我一直在寻找一个呈现奴隶制的视角,后来我找到了这本书《为奴十二载》,一个自由的人,因为被绑架而被卖为奴隶。选择‘一个黑人原本是自由之身’的角度,是因为其实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是他。”选择一开始就知道主人公结局的角度来呈现奴隶制,无疑会激起观众的好奇心,观众和被欺骗的所罗门·诺瑟普一样对奴隶制感到陌生,于是,通过所罗门的眼睛去亲见奴隶制下的种种残忍细节和极致苦难,能引发观众产生共鸣并思考:当所罗门最基本的尊严被侵犯时,当所罗门的自由人身份被剥夺时,他该如何重新认知自我,他该如何在极端命运中生存。
十二年中,所罗门·诺瑟普从最初天真地自我介绍,到无可奈何地忍辱偷生,到多次伺机逃跑又作罢,到似乎自己都要相信了——自己只是一个从佐治亚州逃跑又被再次贩卖的奴隶。有人在田间劳作中猝死,葬礼上他与其他奴隶一起唱悲伤的灵歌。他和其他黑人奴隶并没有什么不同。曾经带给他荣誉和优渥生活的小提琴,现在则带给他耻辱,最终他亲手折断了它,琴身上还有他偷偷刻上的妻儿姓名。这就是一个人在极端环境下对自我认知和对生存的困惑。原本文明、体面、高贵的所罗门,在沦为只能生存而不能生活的奴隶之后,内心发出呐喊:“我不想只是生存,我想要活着。”这是所罗门获得重生之前的自我认知和对生活的渴望,也是对更高一级的生命意义的礼赞!
对所罗门来说,他的解脱是自由,而对于那些生来就未体会过自由的黑人奴隶来说,死亡就是解脱。所罗门曾经拥有自由身份,这决定了他比那些生来就是奴隶的黑人的格局要更大,观念也更新颖,也决定了他为重获自由身而奋斗的可能。因为他懂得自由的宝贵,懂得为了自由即使付出昂贵的代价也值得。
所罗门·诺瑟普既是电影《为奴十二年》中的主人公,也是《为奴十二载》这本纪实小说的作者。小说基于第一人称的细节描绘和心理斗争,令读者产生很强的代入感。在所罗门的自述中,没有恶意的诅咒,只有善良的感恩和忍耐。他甚至不做评论,只想直观地讲述自己的经历,祈盼更多的人关注处于水深火热中的同胞,为同胞做一次理性的呐喊:“我原以为自由是生而得之,而后来才知道,生活在某种制度中,它是多么的神圣。同时你得承认,困在制度之中,便再没有翻身的机会。除非制度本身崩塌。”①在小说结尾,他放下了“为奴十二载”的心理负担,让自己的灵魂清澈,从容地说:“从今往后,我只希望能够堂堂正正、安安稳稳地过平凡人的日子。如果上帝允许,在我寿终正寝的那一天,就让我在亲人们的簇拥下安然离去,而后在我父亲长眠的那座教堂墓地里,找一个属于我的永久的所在。”②所罗门希望采取这种方式与这个让他又爱又恨的世界告别,与影片节奏始终沉稳,缓缓地推进着,呈现出的平静无望、叙事结构不紧凑的感觉是一致的,也许这就是导演呈现的所罗门身为奴隶最真实的直观感受。影片中没有喧闹的嘈杂,没有过分戏剧化的浮夸,这种安静的力量,对平等主义的诉求,可能正是《为奴十二年》的魅力所在。(www.daowen.com)
所罗门在小说《为奴十二载》中这样描述他被绑架后的情景:“那是一个寂静的黑夜。我看到宾夕法尼亚大道上有些灯光,或许是有些反光,但整条街上没看到一个人影,连流浪汉也没见到。当时我产生了逃跑的念头,要不是手被铐住了,我会不顾一切地逃跑。拉德·伯恩拿着一根大木棍走在我们身后,不停地催促孩子们走快点。就这样,我们戴着手铐安安静静地穿过了华盛顿市的街区——这个宣称秉承不剥夺任何人生存权、追求自由和幸福权利理念的一国首府!!欢呼吧,‘人间天堂’哥伦比亚特区,真是讽刺!”③
黑暗无处不在,每个人都可能被绑架,只是我们未曾察觉。
注释:
①②③所罗门·诺萨普.为奴十二载[M].常非,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