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解开情感困扰,与原生家庭和解

解开情感困扰,与原生家庭和解

时间:2023-08-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但若没有这样的大人在旁,若孩子须为此冒失去母爱的危险,那他们便无法单独体会这些最自然的情感反应。不光是孤独感,与恋母情结和本能发展有关的情感也是这样。与所有这些防御机制伴随而来的是压抑原来的情境和与之相关的情感,只有在病人接受精神分析治疗后,这些情感才会显露出来。孩子被母亲自私地占有,并不意味着母亲没有给予孩子情感上的关爱,相

解开情感困扰,与原生家庭和解

自恋障碍的现象如今已是众所周知。基于个人经验,我认为这要从婴儿的适应性改变中去找原因,它导致了孩子在认识尊重、回应、理解、同情和镜映这些自恋需求的过程中经历了很多波折。

这种适应性改变带来的严重后果之一是,有些人在小时候以及成年后都无法有意识地体会自己的某些情感,例如嫉妒、羡慕、愤怒、孤独、无助和恐惧。如果他们都是活力充沛、情感丰富的人,那会更加不幸。他们在接受精神分析时,讲述的都是童年中没有任何矛盾冲突的经历,常常是一些在大自然中的历险记等。他们会意识到这样做,自己没有伤害到母亲,没有让她感到不安、削弱她的权力或者打破她的平衡。然而,引人注意的一点是,这些非常专注、清醒且敏感的孩子还记得自己四岁时在绿油油的草地上发现阳光,却在八岁时看着怀孕的母亲而不闻不问,弟弟妹妹出生后,他们也没有一丝嫉妒。甚至还有个小孩两岁时被单独留在家里,任由军队闯入家中搜查,他没有哭闹,很安静,表现得非常“勇敢”。可以说,他们已经练就了不必体会情感的本事,因为只有当大人带着这些情感去接受、理解并陪伴孩子时,他们才能体会到这些。但若没有这样的大人在旁,若孩子须为此冒失去母爱的危险,那他们便无法单独体会这些最自然的情感反应。孩子虽体会不到,但这些情感却依然保留了下来。在以后的生活中,他们会无意识地经历一些情境,在这些情境中,以前只有些苗头的情感开始苏醒,然而他们本人并不理解这些情感原始的内在关联。在接受精神分析时,分析师也参与其中和病人一起回顾他的经历,最初的那些情境与病人在精神分析中体会到的强烈的情感成功联系起来,这时病人才会明白这种内在关联。弗洛伊德在他的文章《回忆、重复与修通》[1]中也提到了这种方法。

我们以孤独感为例。当然,我指的不是成人感到寂寞而嗑药、吸毒、看电影、找朋友玩、打没必要的电话,以填补内心的“空洞”。我指的是小孩子原始的孤独感,他没有这么多转移注意力的方法,他发出的言语或动作的讯息无法被母亲捕获到。并非因为他的母亲很坏,而是母亲自己也有强烈的自恋需求,她依赖于孩子对她的某种特定的回应,这于她而言不可或缺。母亲就像一个孩子,在找寻一个可供支配的对象。尽管这看起来有些矛盾,但孩子确实是合适人选。孩子无法逃避,就像自己的母亲小时候一样,他可以被塑造成大人想要的样子。大人可以从他身上获得尊重,可以指望他体会自己的情感,可以被孩子爱慕和欣赏,在孩子身边会感到自己很强大。要是觉得烦了,甚至还能把孩子托付给一个陌生人,大人终究还是觉得自己获得了关注,因为孩子的目光总是落在他们的身上。无论一位母亲的受教育程度有多高,无论她是否知道孩子需要什么,只要当初她在她的母亲身边必须压抑所有这些需求,那么当她陪伴在自己孩子身边时,这些需求就会从她的无意识深处流露出来,并在孩子身上寻求满足。孩子也能清楚地察觉到这点,并很早就不再表露出自己的需求。

孩子长大后接受精神分析治疗时,一旦当时的孤独感涌上心头,随之而来的便是强烈的悲痛与绝望,我们能够明白他们小时候是多么煎熬。他们需要一个共情的、陪伴的环境,而这恰恰是他们所缺少的。不光是孤独感,与恋母情结和本能发展有关的情感也是这样。这些情感在过去都必须被压抑。但是认为它们根本不存在的说法,实际上是否定从精神分析中获得的实证经验。

病人在压抑诸如孤独感等幼年情感时,常会用到一些防御机制。除了简单地否认之外,还有转向反面(“我快要被身上担负的责任压得喘不过气了,别人总是需要我”)、被动承受转为主动出击(“我一旦觉得女生缺了我不行,我就会离开她们”)、转移到别人身上、把失去爱的威胁投射到内心(“我只需要乖乖地遵守规则,然后就不用承担风险了”“我感到我力不能及,但没办法,我总是要比别人多做一些”),理智化也是一种常用机制,因为它能提供可靠的保护。

与所有这些防御机制伴随而来的是压抑原来的情境和与之相关的情感,只有在病人接受精神分析治疗后,这些情感才会显露出来。

一味迎合父母的需求可能会导致孩子发展成“虚拟人格”或者温尼科特所说的“虚假自我”。这些人养成了一种态度,不仅展示出别人希望看到的一面,还与之融为一体,使得别人预料不到在他的面具背后还有多少是不为人所知的。相反,真实自体则得不到发展,也无法被区分,因为真我从未被体验过,它处于温尼科特所说的“不沟通状态”。病人常常抱怨自己感到空虚、没有意义、无家可归,这都是可以理解的,因为这种空虚感是真实的,当他们身上的活力和自发的情感被封锁住,他们的内心就会感到空洞,精神开始贫瘠,潜力被抹杀。

童年时,这些人有时会梦见自己经历了死亡。例如:

我的弟弟妹妹们站在桥上,他们往河里扔了一个盒子。我知道我已经死了,就躺在这个盒子里面,然而我听见了我的心跳,每每这时,我就会醒来。(不断重复的梦)(www.daowen.com)

这个梦体现了这位病人对于弟弟妹妹们的一种无意识的敌意,包括羡慕和嫉妒,她一直充当着无微不至的“母亲”的角色,所以借助反向形成防御机制去“扼杀”自己的情感、愿望和要求。另一个例子如下:

我看到一片绿油油的草地,上面放着一口白色的棺材。我害怕是妈妈躺在里面,但我打开盖子之后,庆幸躺着的不是妈妈,而是我自己。

如果孩子从小就能够表达出对于母亲的失望之情,也就是说,能够体会自己的生气与愤怒,那他便可以保持活力。但这会导致他失去母爱,对一个孩子来说,这等同于死亡。因此,他为了留住母爱而“扼杀”了自己的愤怒。

父母与孩子在体验和发展自己情感方面存在困难,从而导致了双方形成了一种相互的依赖。父母从孩子的虚假自我中找到了渴望已久的认可,以代替自身缺失的良好的心理结构;而无法依靠自己建立良好心理结构的孩子则先有意识,后无意识地依赖父母。因为他无法信任自己的情感,他没有通过不断摸索去体会这些情感,他不知道自己真实的需求,他的自我被陌生化了。这种情况下,他无法与父母分离,长大后也会一直依赖伴侣、团体,尤其是自己的孩子对他的认可。父母留给他的“遗产”就是父母对他的心理投射,他可以把自己的真实自体[2]深藏其中。与父母生活在同一屋檐下时的孤独感,后来便转变为自我的隔离。孩子被母亲自私地占有,并不意味着母亲没有给予孩子情感上的关爱,相反,母亲把孩子当作自己的客体[3]热爱着,但并不是以孩子真正需要的方式,而且这种爱的前提是孩子必须披着虚伪自体的外衣。这不会影响孩子的智力发育,却可能会阻碍孩子发展真实的情感。

【注释】

[1] 《回忆、重复与修通》是弗洛伊德1914年发表的一篇文章,德语名为《Erinnern,Wiederholen und Durcharbeiten》。

[2] 真实自体和虚假自体这两个概念,最早是由精神分析客体关系中间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唐纳德·温尼科特在20世纪40年代中后期分别提出的。自体这个概念很宽泛,但总的来说,我们可以将“真实自体”理解为“就是我的那个人”,能够自发地表达和呈现自己的真实状态,大体觉得内外一致、如其所是。而“虚假自体”,就像是戴着一个“真皮面具”,虽然看起来行动、功能与正常人无异,但却感觉不到自己真实的存在,就像是一个“借来的人格”。

[3] 客体(Object)是指个体的意愿、情感和行为所指向的人,分为内部客体和外部客体,内部客体是存在于我们心理结构中的客体,形成于生命早期对重要照顾者的体验,外部客体则是指现实中的客体。客体可以简单地理解为与我们建立关系的人和在关系的影响下形成的一部分心理结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