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富孩子的情感缺失和家庭和解

富孩子的情感缺失和家庭和解

时间:2023-08-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童年时,他们基本都有一个情感上缺乏安全感的母亲,她依赖于孩子的某一种行为来满足自己的自恋平衡,在她强势、权威和独裁专制的外表之下,她的这种不安全感,孩子以及周围的人很可能浑然不知。

富孩子的情感缺失和家庭和解

有时候我会思考,我们是否能够感知,我们还是孩子的时候以及后来长大成人后内心所遭受的寂寞与孤独的程度。我在此主要指的并不是与父母分开这种外在的孤独,这些自然也会产生创伤性的后果。我也不是指缺乏照料的孩子,以及那些知道自己被遗弃并伴着这一事实长大的孩子。

这个世界上存在大量患有自恋障碍的人,他们的父母争强好胜,他们生活在父母的督促之下,患上了严重的抑郁症。当这些人开始接受精神分析治疗时,都认为自己拥有幸福的、备受呵护的童年。

这些病人天赋过人、才华横溢,也常常因为自己出色的能力而备受称赞。他们从一岁起就不再使用尿布,还有许多人在一岁半到五岁间就能娴熟地帮助父母照顾自己的弟弟妹妹。依照主流的看法,这些让父母为之骄傲的人肯定有着强大坚定的自信心。然而恰恰相反,尽管他们能出色地完成一切事务,被人欣赏和嫉妒,收获着对他们来说至关重要的成就,但这些都无济于事。在这一切背后潜藏着抑郁、空虚、自我疏离以及对于他们存在的意义的无知。一旦妄自尊大的自我麻醉失去效力,一旦他们不再是第一、不再是超级明星,抑或当他们突然感到自己在他人面前的完美形象破灭了,就会时不时受到恐惧、罪恶感、羞愧感的折磨。到底是什么让这些天才患上了如此严重的自恋障碍呢?

与这些病人第一次交谈后,我们就很快了解到,他们都有善解人意的父母,至少父母中有一方如此。如果病人没能理解周围的人,他们也认为是自己的错,是自己没能表述清楚。从他们的童年回忆中可以看出,他们对于曾是孩子的自己没有任何同情,如果病人不仅拥有极佳的反省能力,而且也能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这一点会表现得尤为突出。他们对自己童年的情感世界缺乏尊重,总是想要控制和操纵它,而且只关心自己的成绩。谈到童年,他们的蔑视,甚至嘲讽都并不罕见。他们没能认真对待自己童年的命运,对此更是缺少真正的情感上的理解,追名逐利之外,他们根本不知道自己的真实需求是什么。他们把当初的遭遇深深地埋藏在心底,给自己留下了曾有个美好童年的幻想。

为了展现这些精神分析对象童年的心理情况,我想首先提出以下基本观点,这些与温尼科特等人的著作也紧密相关。

1.孩子与生俱来的需求之一是,每一次都被视为他自己、被当成他“个人行为的中心”来看待和尊重。与人的本能欲望不同的是,这种需求虽然同样合理,却是一种自恋型需求,这一需求得到满足,对于养成良好的自我感觉来说不可或缺。

2.“每一次都被视为他自己”中的“自己”指的是情感、感觉和二者的表达。在婴儿期就开始形成自己了。“婴儿和小孩内在的感觉构建了自体的核心。这些感觉是自我感觉的中心和结晶,围绕着它形成了一种自我认同感。”玛格丽·马勒(Margaret S.Mahler)[1]在她的书中写道。

3.孩子在一种尊重和容忍孩子情感的氛围中长大,面临分离时,便能够割舍与母亲的“共生关系”,形成自我意识,迈向独立自主。

4.要想为孩子营造健康适度自恋的环境,父母同样必须在这种环境中长大。

5.儿时没有在这种环境中成长的父母通常也有很强的自恋需求。他们一生都在寻找自己的父母没能够及时给予他们的东西,即一个在乎、理解并尊重他们,欣赏且听从他们的人。

6.当然,父母不一定能成功找到这样的人,因为这涉及一个已经逝去的、无法改变的阶段——也就是自我塑造的初始阶段。(www.daowen.com)

7.但是如果一个人有着未被满足的需求和被压抑的无意识需求,他就会臣服于一种强迫行为——总想要另辟蹊径来满足自己的需求。

8.满足这种需求最合适的对象就是自己的孩子。新生儿无论何种情况下都依赖着他的父母,也正因为他的生存取决于获得父母的照顾,他才会不遗余力确保自己不会失去照顾。从出生的第一天起,孩子就会竭尽所能,如同一棵幼小的向日葵,为了生存追随着太阳

写到这里,我一直在陈述已经广为人知的事实。以下的一些想法则是基于我平时对同事进行的精神分析以及我与精神分析大师的访谈总结而成。从他们身上总能发现一个于我而言非常独特的童年命运。

1.童年时,他们基本都有一个情感上缺乏安全感的母亲,她依赖于孩子的某一种行为来满足自己的自恋平衡,在她强势、权威和独裁专制的外表之下,她的这种不安全感,孩子以及周围的人很可能浑然不知。

2.相应的,孩子也有一种惊人的能力,可以从直觉上,也就是说,无意识地察觉到母亲,或者父母双方的这种需求,并给予回应,履行他被分配到的职能。

3.这一职能确保了孩子会得到“爱”,在此是指为父母所占有。孩子感到他是被需要的,这也为他带来了生存保障。

这种能力在孩子们身上得到了发展和完善,他们不仅成了母亲的“母亲”[2],也担负起了照顾兄弟姐妹的责任,并最终培养出了感知他人的需求发出的无意识信号的能力。怪不得之后他们都从事了精神分析师这一职业。没有这种经历,谁能有兴趣整天都想知道发生在别人潜意识中的事呢?这种感知能力曾经帮助了孩子生存,并令他长大后有能力从事这种特殊的职业,但是这种能力在培养和完善中也埋下了自恋障碍的根基。

【注释】

[1] 玛格丽·马勒(1897-1985),奥地利病理心理学家和精神分析师,是动力心理学流派中著名的客体关系理论的主要奠基人。

[2] 母亲的“母亲”指的是母亲的亲密知己、安慰者、出谋划策者和依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