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公共图书馆会展:文化创意产品研究

公共图书馆会展:文化创意产品研究

更新时间:2025-0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随着中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推进,中国公共图书馆开始融入世界图书馆事业的发展进程中,中外交流日益增多。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公共图书馆在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中发挥了独特的文化桥梁和纽带功能。会议发布了《成都倡议》,发布了图书馆、书店融合发展联盟宣言,并签署了图书馆、书店融合协议,成为“一带一路”倡议在文化领域实践的最新成果。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推进,中国公共图书馆开始融入世界图书馆事业的发展进程中,中外交流日益增多。伴随中国的对外开放,我国图书馆的发展也逐步与世界接轨,图书馆走向了国际舞台,参加全球性图书馆相关交流,紧跟世界图书馆的发展趋势。国家图书馆和部分省级图书馆都已经开展了图书馆界的国际性会议,并开展了一些国际主题的研讨活动,不仅为世界图书馆业务的发展添加了中国色彩,也推动了中国图书馆走向世界。从2004年至2018年,上海国际图书馆论坛已经先后举办了九届。2018年10月,以“图书馆,让社会更智慧更包容”为主题的第九届上海国际图书馆论坛在上海图书馆举行,包括国际图联主席在内的来自全球23个国家和地区的269位代表出席了论坛。“上海会议大使”制度是上海市旅游局于2006年在国内首创的会展旅游发展促进制度,上海图书馆馆长曾先后多次荣获“上海会议大使”称号。国际会议的举办为图书馆宣传和推广中国文化开辟了新途径,中国文化在世界舞台大放异彩。图书馆和旅游产业结合的会展旅游发展促进方式也是双方合作的新方式,在旅游中促进了文化的宣传,也增加了旅游的趣味性和知识性,增加了游客的旅游收获

2013年6月,广州图书馆借新馆全面开放之际举办了“大都市的公共图书馆事业国际学术研讨会”,与广州结为友好城市的全球各城市图书馆,如德国法兰克福、韩国光州广域、美国洛杉矶、法国里昂、加拿大温哥华、芬兰坦佩雷、南非德班、英国伯明翰等图书馆馆长出席了论坛。2016年11月,广州图书馆又与广州市图书馆学会、中山大学图书馆等联合主办了“创客空间:图书馆里的创造力——人人参与的创客空间”国际学术研讨会,来自中国、美国、英国、丹麦、加拿大、新加坡等国家和香港地区的600多名嘉宾出席了论坛。这类国际会议的成功举办也展现了中国图书馆发展的实力,并通过会议交流平台更好地推广了中国文化,同时在会议交流中学习了国外图书馆先进的文化宣传方式和管理方法。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公共图书馆在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中发挥了独特的文化桥梁和纽带功能。

2018年5月,由中国国家图书馆等主办的“丝绸之路国际图书馆联盟成立暨‘阅读·城市·文化’图书馆、书店融合发展学术研讨会”在四川省图书馆举办,20多个国家的联盟成员馆馆长和文化官员,以及来自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法国、德国、波兰等国家的图书馆界代表和驻华使节以及国内专家学者共计300余人出席了研讨会,可谓盛况空前。会议发布了《成都倡议》,发布了图书馆、书店融合发展联盟宣言,并签署了图书馆、书店融合协议,成为“一带一路”倡议在文化领域实践的最新成果。

无独有偶,继2012年11月举办的以图书馆服务与社会教育为主题的国际学术研讨会之后,杭州图书馆于2018年10月又举办了首届中国—中东欧国家图书馆联盟馆长论坛,来自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国际图联、中东欧16国图书馆馆长和代表、中国大部分省市公共图书馆的馆长等共160余人出席了论坛。论坛通过了《中国—中东欧国家图书馆联盟成立宣言》和《中国—中东欧国家图书馆联盟2019—2020年行动计划》,联盟秘书处设在了杭州图书馆。联盟秘书处作为执行机构将积极发挥好联络、沟通、协调等作用,持续为“16+1合作”和中欧关系发展注入生机与活力,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带去公共图书馆的文化助推力。(www.daowen.com)

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为图书馆走向国际化发展提供了制度环境。在经济发展的推动下,人们的文化需求也出现了多元化和国际化趋势,因此图书馆的业务发展也呈现出国际化趋势。1997年7月,“上海图书馆古文献精品展”在香港中环大会堂展览厅隆重展出,为香港人民了解祖国的传统文化提供了渠道和平台。展览引起了良好的反响,香港著名学者饶宗颐在看了展览后说:“香港还有一个文化回归的问题。”许多省级图书馆也开始了走出去的道路,在国外举办了各种中华民族特色的文化展览,为传播中华文化开辟道路。

天津市滨海新区图书馆是中国图书馆建设中的一个先进代表。它建筑面积3.3万平方米,每天开馆11小时,全年无闭馆日。服务时间明显长于其他图书馆,满足了人民群众对文化的渴求。该馆自2017年10月1日对外开放以来,不断探索新业务模式,不仅在传统服务项目中提高服务质量,还开辟了文旅融合发展模式,成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图书馆之一。自开馆以来,每天的访问人次和借阅人次都居于全国前列。天津市滨海新区图书馆凭借世界领先的多媒体技术应用和先进的图书馆系统吸引了诸多国外图书馆的注意,许多国外图书馆慕名来进行参观和学习。并且图书馆与媒体机构和单位进行了合作,创造出了许多优秀的现代文创作品。2018年8月的美国《时代周刊》对天津滨海图书馆做了如下介绍:“任何哀叹公共图书馆衰落的人都应该来中国天津看看,在这儿有一座崭新的文学金字塔,看起来就像科幻电影里的场景,布满了质朴的白色内饰和从地板到天花板层层叠叠的书架。总的来说,它的容量超过135万本书——尽管有一些浮雕铝板模仿了真实的书卷,但有人批评这个令人惊叹的空间‘与其说是书,不如说是小说’。尽管如此,滨海图书馆仍然是中国最热门的新景点之一。”在《时代周刊》列举的100个全球最美地方的照片中,天津滨海图书馆排列首位。美国《财富》杂志于2017年11月也对天津滨海图书馆进行了介绍,认为天津滨海图书馆以一个球形中庭和从地板连接到天花板的书架为特色,成为一个书迷的终极幻想。该图书馆由荷兰建筑公司MVRDV与天津城市规划设计院(TUPDI)合作,是一个五层的空间,从外部看起来像一个三维的眼睛。《印度时报》也将天津滨海图书馆列为爱旅行书迷的首选,认为天津滨海图书馆像一个书的宇宙,别名“眼睛”。

世界媒体惊叹于天津滨海新区图书馆的内外设计。建筑外观“滨海之眼”,体现了“观乎人文,化成天下”的图书馆使命;建筑内中庭的超大共享空间由“眼球”和“书山”构成,眼球寓意“推动滨海发展的能量球”,而34级白色波浪形台阶和虚实相间的书架则意味“书山有路勤为径”和“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种设计为读者带来了极大的方便,节约了阅读时间和成本。图书馆的空间设计和图书馆系统融为一体,读者可以非常方便地获得图书馆的文化资源。从有形的文献到无形的数字资源,处处都体现着现代化先进的图书馆管理技术的应用。因此,凭借精妙的外观设计和内在的技术运用,天津市滨海新区图书馆成为人们的图书馆景点,自身已经形成了品牌效应,成为各大图书馆争相学习的对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